国际教育网

繁体

家有2~7岁的孩子注意:“趋同”或是“怪异”,都是社交“价值感”在驱动

2021-09-02

关注

 咨询室 VOL. 20


上一周,陈曦老师帮助嘉佳认识到大宝情绪与破坏性行为的出现是源于同胞竞争。


因为弟弟出生后,爸爸妈妈对她关注的减少,导致她通过不听话、顶撞、攻击行为等发泄不满情绪,并以此争取妈妈的关注和独处时间。


前情回顾



咨询结束后,嘉佳晚上哄睡时与大宝进行了深入交流,验证了大宝确实对于弟弟出现后带来的家庭变化觉得不满,因为妈妈陪伴时间的减少,更觉得妈妈爱弟弟不爱自己。


交流中嘉佳也表达和强调了对大宝的爱,之后第二天在户外玩,遇到熟人问大宝“妈妈更喜欢你还是弟弟”,大宝回答“妈妈喜欢弟弟”。


嘉佳听到后觉得前一天晚上的交流没有任何效果,感到又心酸又失望。


陈曦老师肯定了嘉佳的做法,同时也指出一次的交流在大宝的心里还无法建立“妈妈爱我”的链接,孩子的状态需要经常多次这样的交流才能慢慢修复。


只要妈妈能经常关注到大宝的“占有欲”需求,那么大宝就能慢慢改变对妈妈和弟弟的想法。


这次咨询,嘉佳反映她很头痛的另外一点,是大宝在社交上问题很多。


比如:


小朋友主动和大宝说“我来帮你推秋千吧”,大宝会很不开心的拒绝对方并表示“我自己会,我自己可以玩”;


大宝想和小朋友一起玩的时候,会常用一些奇怪的行为来引起小朋友的注意,让小朋友先来和她说话;


大宝在其他陌生小朋友在吃零食时会盯着人家吃,直到人家家长也给她吃为止,有时还会去捡掉地上的零食吃……


孩子的这些“不礼貌”表现让嘉佳觉得又难为情又困扰,不知道该如何处理。


其实类似的表现很多学龄前的小朋友也有,那么这真的是孩子的社交出现了问题,还是爸爸妈妈们杞人忧天呢?


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孩子的社交问题。


01

给孩子界限与尊重,

孩子才能真正发展自己的社交力


在成人的世界里,谦和有礼是社交的基本原则,哪怕内心强烈拒绝,也很少会做出直截了当的拒绝。


在学龄前孩子的世界里,他们更“自我中心”。


发展心理学指出:2-7岁的孩子,自我意识蓬勃发展,他们更关注自我,在判断和行为中会受自己的需要与情感的强烈影响,并很难从他人角度去理解。


所以这一阶段的孩子常常会遵从本心去表达自己的要求和想法。这在我们看来,就常常成了不礼貌、低情商、有问题的表现。


以嘉佳的孩子为例,她更希望自主完成“荡秋千”的活动。


所以当其他小朋友想帮她推秋千时,她采取了直接拒绝的方式,并且因为“被打断”了独立完成的过程,所以孩子不开心,因而口气上也不是很好。


这其实与社交问题无关。


这时候,大人如果对“她能自己荡秋千”给予肯定和鼓励,会更有利于大宝建立自信。


同时我们也可以引导孩子换位思考,让孩子明白小朋友想帮她推秋千,并不是怀疑她不会玩秋千,而是想和她一起玩。


另外,我们可以适当地“演示”,教会孩子一些拒绝的语言和方式,用合适的方式告诉对方小朋友大宝不希望被推的原因。


这样,孩子在被接纳的同时也会潜移默化的“学习”如何更好的拒绝别人,并逐步完成“去自我中心化”的过程。


拒绝,也是社交中的一种重要能力。它不仅需要勇气,也需要技巧。


在孩子初入社会尝试社交的时候,尊重和接纳孩子的需求,让孩子懂得界限敢于拒绝,同时也教会孩子拒绝的合理方式,孩子才能在社交中既尊重自己也不得罪他人。


02

“趋同”或“怪异”,

都是社交“价值感”在驱动


“价值感”是社交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它会驱动孩子做出种种行为。基本上,这些行为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趋同,另一类就是怪异。


在嘉佳女儿这个年龄,也就是四五岁的时候,在同龄孩子间常常会需要通过和别人一样来获得“价值感”。比如别人小孩在吃零食我也想要,别人小孩拿的玩具我也想有。


因为女儿爱吃零食,所以嘉佳做了硬性规定,只能在家里每天晚上固定时间里可以吃,其他时间不能吃。因此孩子在外面才会出现盯着人家吃零食直到人家家长给她吃为止。


孩子“贪吃”、“嘴馋”的背后,其实更重要的是“价值感”的需求。


所以嘉佳可以对吃零食的设置放灵活些,在家不一定吃零食,出门倒是可以带点零食,需要了就拿出来,这样就可以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减少不合理行为的发生。


另外嘉佳反应女儿用“奇怪”的方式吸引小朋友,孩子“求关注”的背后,其实也是“价值感”需求的表现。


陈曦老师通过具体化询问让嘉佳对“奇怪”的具体行为进行了描述。我们发现嘉佳女儿其实是社交方式很丰富的孩子,并且也很有尝试新方式的勇气,这是很很值得肯定的。


当然嘉佳对于女儿“奇怪方式”在家也有同样的表现的反馈,陈曦老师建议家长不要去批评或指责,当孩子在家有“奇怪”表现时不去过于关注,就可以慢慢淡化孩子的行为。


研究发现:平时得到足够尊重和接纳的孩子,往往会更有自信,在社交中,因为对“价值感”的确证,也往往会更自主,也就不太会需要通过“趋同”或者“奇特”的行为来获得“价值感”。


当孩子出现“问题”,我们更需要的不是关注他们的具体行为,而是要去了解他们行为背后的心理需求,满足这些需求,你就会发现,问题会迎刃而解。


如果你也希望孩子的行为问题得到更专业的解读和分析,进而去根源上解决问题,可以点击下方了解更多。



让专业咨询帮你抽丝剥茧,指点迷津,让我们一起成长,一起改变,一起成为更好的父母。

文|遇之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快速匹配适合您孩子的学校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

立即匹配

家长关注

为你推荐

预约看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