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网

繁体

三年级以后,母亲的教育影响力急剧下降?10年后有优势的孩子都......

2021-09-07

关注


如果妈妈需要离家一个月,你放心把孩子交给爸爸带吗?

你会不会担心他们吵架,冷战,谁也不搭理谁?

你会不会担心爸爸把这一切都弄得一团糟?

在我身边,就发生了这样的一件事情。

这位爸爸小时候父母对他的学习要求很严格,他内心也积累了很多的委屈。

成为爸爸以后,很长一段时间里,他也是这样要求自己女儿的。但有一天,看到女儿被批评得泪眼汪汪,想说话又不敢说出来的样子,他忽然想到了自己小时候的感受。

于是,他有意识地通过学习和实践,让自己从原生家庭的影响中走了出来。

恰逢妻子要外出学习一个月,需要爸爸单独陪伴女儿。

于是,除了陪伴女儿复盘课本中的学习内容之外,

爸爸还带着女儿到深山奔跑,去溪流中戏水,和女儿一起喂小鸡小鸭。

他带着女儿一起在厨房里做属于两个人的烛光晚餐,录下视频给妈妈看。

在舞蹈课后陪同女儿在房间里翩翩起舞,一起合奏奥尔夫音乐。

他骑着山地车带着女儿,和车友们一起在乡村的林间穿梭,累了女儿就给爸爸捶捶背,唱首歌……

在父亲的陪伴下,孩子看到了一个新鲜的、充满活力与想象力的世界,这是在课本上和培训班里都看不到的世界。
回来后,看到变得更加鲜活明艳的女儿,妈妈不禁感叹:原来爸爸带孩子比自己做得优秀多了。
作为旁观者,看到他们一家被这种全新的家庭模式所带来的和谐、温情和感动互相滋养着,我心里也更加肯定了: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爸爸,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长的格局和见识。

01

教育中爸爸的作用


我们知道,在家庭中,妈妈、爸爸、孩子之间是合作关系。
就在妈妈不断抱怨,爸爸不再参与的时候,团队中另外一个合作者“孩子”,又是什么情况呢?
第一组数据来自美国父道组织的调查:
美国70%的少年犯出自单亲家庭,
60%的强奸犯、72%的少年凶杀犯、70%的长期服役犯人来自无父家庭,
90%的无家可归和离家出走的孩子来自无父家庭,
戒毒中心有75%的青少年来自无父家庭,
80%强奸犯的动机来源于无父家庭转移的愤怒。
第二组数据来自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在2008年父亲节讲演时他引用了这样一组统计数据:
生活中没有父亲的孩子将来陷入贫困或犯罪的可能性比一般孩子高出5倍,
他们将来弃学的可能性比普通孩子高出9倍,
将来被关进监狱的可能性高出20倍。
他们更有可能出现行为问题,更有可能离家出走,或者在未成年时就当上父母。
第三组数据来自中国,北京军区总医院青少年成长基地在近些年的研究中发现:
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行为问题和成瘾性的人格特点,其首要责任在父亲。
该基地对所收治的网络成瘾病例的统计发现:
排名第一的伤害是父爱缺失,占87%。
我们从中可以看到,父亲的缺位,对儿童发展健全的人格及良好的行为规范,具有极其不利的影响。
父亲角色在孩子人格发展中的作用在于:
能提高孩子在社会中的抗衡能力,
是孩子智力发展的特殊催化剂,
能缓解母子之间的关系。
0-6岁,爸爸的参与能让孩子感受到巨大的安全感;
6~12岁,爸爸能够帮助孩子有更多思考的多样性与空间。
有了前两个年龄段的基础,到了青春期、爸爸就能够连接更广大的世界。
孩子比妈妈想象的更需要爸爸!

02

父亲的缺位,影响在十年后


在家庭中,如果团队合作无法形成,每个人在团队中无法找到自己的位置,归属感也就无法发挥作用,每个角色(爸爸、妈妈、孩子)都会有所损失。
而在不同的时期,这个团队发挥的作用各自不同。比如:孩子最初是被照顾者,成年后却转变成为照顾父母的角色。
教育部曾经组织“家庭教育课题”,对幼儿园、小学、初中学生父母影响力进行过大样本量的调査,发现了很值得思考的现象:
从孩子5岁起,到他上小学三年级,孩子愿意听母亲教育的比例高于父亲很多,在三年级时达到了高峰。
三年级以后,母亲的教育影响力急剧下降。
到了初中二年级,孩子愿意听父亲教育的比例已经超过了母亲。
如果画出坐标图来,母亲的教育影响力是一条抛物线,父亲的教育影响力是一条缓缓上升的斜线。
我们说,教育的作用是缓慢的,可能延续到几年,十几年,几十年以后。
如果在小时候孩子期待父亲的亲近,想跟爸爸建立联结的时候,爸爸视若不见或者束手无策,那么到了青春期,妈妈已经无能为力,孩子们开始渴求爸爸力量的时候,爸爸就没有机会了。
在我的职业经历中,最让我难过的就是青春期家庭中的痛苦。
当妈妈不再管得了孩子,就会让爸爸回来管。
但这个时候的孩子和常年不接触的爸爸之间早已有了间隙,爸爸突然觉得此时的孩子站起来比他高,力气比他大,他也“管”不动了。此时,无奈痛苦之情简直难以言表。
所以,我们花费那么多的心思在孩子身上,为什么不花点心思研究一下?
身为妈妈,我们也许可以否定爸爸们的行为方式,但是我们一定不能否认他们对孩子的爱,同样,别人也不能否认我们的爱。

03

鼓励爸爸回归的方法


家庭需要鼓励爸爸的回归。
但是如何鼓励呢?简单来说,妈妈需要对爸爸表达期待和克制。
或许爸爸有自己独特的带孩子的方法,他们需要的只是鼓励和支持,还有一份信任。
有这样的一个案例:
8岁的女儿正上二年级,爸爸对孩子的作业要求比较严格,经常催促批评孩子,女儿偶尔也会反抗,甚至抓狂。
有一天晚上,妈妈回家,带领大家一起做家庭游戏,女儿说什么也不愿意和爸爸互动,嘴上一直说“我不要”。
妈妈劝女儿说:可能爸爸的某些行为让你觉得难过,但是爸爸也是担心你的学业,是出于对你的爱。
女儿直接反对说,他才不爱我呢!
作为妈妈很苦恼,不知道如何调解父女矛盾。
在这个案例中,虽然妈妈的主要诉求是调节父女矛盾,但我还是建议爸爸能够自己学习一下家庭教育的课程。
因为爸爸已经是个三四十岁的成年人了,他身上带着很多旧的习惯和人格特点,另外,他的原生家庭在他身上也留下了深刻的影响。
一系列因素叠加下来,想用外力来改变爸爸很难,尤其是作为妈妈自己,想去改变爸爸,这个力量太弱。
我们可以想办法,找机会,让父亲来听听课。
如果孩子马上面临青春期,我们可以跟他说:
你看孩子都要进入青春期啦!这个阶段的孩子情绪起伏特别大,很容易冲动。网上说的跳楼、跳河的孩子,大多都是这么大的孩子。
不怕一万只怕万一,你也快来听听这个课程吧!
如果爸爸特别关注孩子的学习,可以这样跟他说:
你看我们那时候都是一帮人在一起学习,那学习劲头可足了,同伴的力量多大啊!
现在的孩子为什么在家学不进去?可能就是缺一个学习伙伴,咱们也跟着一起学习,带动起家庭的学习氛围,孩子也就不用监督了。
哪怕爸爸不想坚持学习,那么跟着我们看几次视频,听几次线上直播/讲座,也能接触一些科学的育儿理念,掌握一点新方法。
有了这些渗透,爸爸才会有反思的可能性,他的固有思维才可能被撬动。
而把猪队友转换成得力的合作伙伴的妈妈,在收获一名得力助手、减轻自身负担的同时,还做好了家庭成员的联结,为孩子的成长打下了基础。
当父母对于自身成长的思考升级了,多维度的教育理念就出现了,随着这种理念的推进,家庭成员之间就会彼此尊重信任,达成合作。
这才是孩子最好的避风港,保护伞。

文|黄杏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快速匹配适合您孩子的学校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

立即匹配

家长关注

为你推荐

预约看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