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网

繁体

父母常说这4个字,决定孩子一生的成就

2022-01-07

关注

每一对父母最大的心愿,都是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一个优秀的孩子,让孩子快乐健康地成长,但与此同时,教育孩子也是父母们最费心,最头疼的一件事。

有人不惜花几个月的工资,就只为给孩子报一个贵族幼儿园。

有人为了让孩子比得过“别人家的孩子”,一周末给孩子报5、6个兴趣班。

有人绞尽脑汁,只是为了孩子抢一个重点学校附近的学区房。

其实,教育孩子最简单的方法,全藏在父母的一言一行中。


01



我曾听过这样一个故事,20世纪七十年代,美国有个叫爱德华的牙科医生,他有一个从小就喜欢钻研各种稀奇古怪事情的儿子,名叫马克。

当时电影《星球大战》正在热映,小马克看了电影后,被里面酷炫的科幻效果深深吸引,就跟父亲说自己想拍电影。

家里人听到的第一时间都觉得马克的想法真是天方夜谭。可父亲爱德华听到后却第一时间对马克说“我们试试!”

说干就干,爱德华不惜重金为儿子买来了一台手持摄像机。

可机器太重了,幼小的马克根本扛不动,工作很忙的爱德华就努力抽出时间,主动承担起扛机器的重任,和马克合作拍了他人生第一步影片。

按照故事正常的发展,马克可能会成为一个编剧或者电影导演,可是马克的兴趣很快就转移到电脑上面了,他喜欢上了网络游戏。

爱德华不但没有阻止儿子玩游戏,甚至还给他买了一台电脑,妻子说,你疯了,你应该帮助孩子理清人生正确的方向才对。

可爱德华却笑着说:“我不会给孩子设计未来,我只会帮助他们做他们喜欢的一切。”

马克的游戏玩得很好,当他玩遍了当时市面上的所有游戏之后,产生了想要自己设计一款游戏的冲动,也是从那时起,他开始学习编程。

在那个互联网刚刚兴起的时代,10岁孩子想学编程,简直就是天方夜谭。然而对于儿子的新奇想法,爱德华再次回应说:“那我们试试吧!

要知道,爱德华对编程根本一窍不通。然而在他的教育理念是,只要孩子感兴趣,愿意尝试的事情,他都会无条件地支持。

后来儿子考上了哈佛大学,在父亲鼓励精神的影响下,大学期间他创建了一个社交网站,专业人士评估这个网站价值2000万美元。

这个社交网站就是众人皆知的Facebook,而这个敢于尝试新事物的孩子,就是Facebook 的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

父亲从小鼓励马克的“我们试试”这4个字就像一剂神奇的养料,滋养着马克茁壮成长,也将一个调皮的孩子滋养成为一位成功的社交软件创始人。


徐小平说:

“人生就是永不停息的探索,要让孩子在不断探索中寻找自己的天性。

父母要尊重并呵护这种天性,才能培养出一个优秀的孩子。”


父母不压抑孩子的天性,经常对孩子说“我们试试”,并鼓励孩子去尝试新鲜事物。

在这样家庭长大的孩子,天性没有被压抑,创造力得到了巨大的提升,而这也终将会影响他一生。

父母一定要尊重并呵护这种天性,才能更好地培养出一个优秀的孩子。


02



最近看了一个西班牙的获奖短片《Alike》,它一直被很多老师奉为教育孩子的经典。

动画的内容是这样的:

这个城市像一台没有感情的运转机器,而城市中的每个人就像一个严丝合缝的精美零件,按部就班地在这个毫无色彩的机器中日复一日地运转。

而父亲Copy便是其中的一员,今天是儿子Paste第一天上学,他牵着父亲的手蹦蹦跳跳地走在上学路上,突然被路边树下的小提琴演奏吸引,兴奋地开始模仿起来。而爸爸却不为所动,递过来了书包,提醒他:“这不是你该做的,赶快去学校报道才是你现在该做的。”

Paste依依不舍地到了学校,他想起刚才看到的小提琴演奏家在树下陶醉地弹琴,便兴奋地把这一幕画在了纸上。

尽管他很有绘画天赋,把这一幕画的栩栩如生,可当他拿给父亲看时,父亲却把它丢在了一边,只是催促他好好学习。

儿子喜欢画画,却不被老师和父亲喜欢,他对路边拉着小提琴的演奏家充满好奇,却被父亲一次次无情拉走,送往毫无个性的“工厂学校”中。

慢慢地,儿子变得越来越没有生趣,整个人完全失去了往日的色彩。

我们常说:艺术源于现实。短片中的爸爸其实就是我们生活中很多父母的影子。

他们不尊重孩子的想法,总是喜欢否定孩子的爱好,完全看不到孩子的天赋在哪里。

孩子想看漫画书,觉得孩子在浪费时间;

孩子想学骑马射箭,觉得孩子完全是在瞎折腾;

孩子想帮忙做家务,还觉得孩子是在想方设法逃避学习。


03



上周末,我带着女儿去她同学甜甜家做客,总共待了一个多小时,耳朵里充斥着甜甜妈数落甜甜的声音。

甜甜,不要再乱画了,你画的都是啥呀,又不能成画家。

甜甜,不用你摘菜,别在这添乱。

甜甜,你从小就肢体不协调,想学跳舞这件事,还是算了吧,你也成不了舞蹈家;

一直到吃饭,我都没看到甜甜笑过一回。临走前,原本想安慰甜甜几句,反倒被她说的一句“阿姨,我是不是真的很没用啊”呛得说不出话来。


卡耐基《人性的弱点》一书中写道:

“培养自信的方法,就是获得一次次成功的体验。”


孩子的很多天赋的实现得益于父母积极正向的引导,如果第一次尝试就被打压,那他一生都会活在自卑之下,自然不会有大出息了。

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孩子可能不记得你说了什么,但始终记得你说的话对他产生了什么影响。


白岩松曾说:

“如果成长永远是一个模式,顺理成章、洁白无瑕、阳光灿烂,那不是成长。成长应该是立体的、真实的,不断犯错误的。”


如果孩子突然有新奇的想法,有求知的意愿,父母最该做的,就是在合理的范围内,鼓励他:“我们试试”。

那些尝试,那些经历,那些风景,全都会融入孩子的骨子里,成就孩子一生的高度,照亮他一生的路。

一个孩子的成长并不需要家长为他刻意设计,更不需要虎爸或者虎妈,对孩子正确引导,鼓励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这就是最好的教育。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快速匹配适合您孩子的学校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

立即匹配

家长关注

为你推荐

预约看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