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网

繁体

袁咏仪自爆儿子想换妈妈:“硬核育儿法”究竟是对是错?

2022-05-25

关注

最近袁咏仪和张智霖的儿子魔童去澳门旅游,发照片同时配文“中国澳门”,被网友戏称求生欲满满。



还记得之前魔童在社交平台上被问在不在中国时,他回答不在,背景照片却被网友一眼认出是香港。


一语激起千层浪,网友纷纷质疑魔童是“港独”分子。


直到袁咏仪亲自出来澄清道歉、表明立场,还一再保证会好好教育儿子,风波才逐渐平息。


现在看来,求生欲超强的魔童显然已经被妈妈好好教育过一番。


不过说回教育,在成为好妈妈这件事上,袁咏仪算是走了不少弯路。



一次在综艺节目上,她回忆起曾经有段时间,孩子十分抵触和她说话,手机还设置了密码。


最严重的时候,甚至还当着她的面和爸爸诉苦说:我想换个妈妈!


明明是深爱孩子的妈妈。为何孩子如此讨厌她?


01


强势虎妈成长记


问题的根源,在于袁咏仪最初的育儿方法太过强势

这与她的性格有关。

出生于警察世家的她,自小就生活在警察大院,上头还有个护着她的哥哥。

有家人庇护,袁咏仪从来都是天不怕地不怕。


上学时要是有同学欺负她,分分钟回家搬救兵。

哥哥一听完,立马就把欺负袁咏仪的同学堵在门口一顿教训,在一旁的袁咏仪觉得不解气,还会再添上两巴掌。

闹到最后,谁欺负谁已经不好说。

她的出道经历也着实顺利。

跑去参加香港小姐,别人谨小慎微,生怕说错话后惹得评委不高兴,只有她大胆张扬地站上舞台,碰上刁钻的问题也不回避,还分分钟怼得主持人哑口无言。


又加上长得靓,“香港小姐”的冠军就这么顺利拿下;才入行,就斩获金像奖最佳新人。


实力没人质疑,就是脾气太大,哪怕是对着导演尔冬升和王晶也敢破口大骂。

后来吴君如直接当她面说:第一次见你,你没大没小,说话大声,真想扇你耳光。

“恃宠而骄”这个词,用来概括当年的袁咏仪一点不过。有人喜欢她直来直去心思单纯,就有人痛恨她脾气火爆不通人情。


袁咏仪的性格好坏我们暂且不评判,但显然,初次带娃的她为此吃了很多亏。

02


父母越控制,孩子越叛逆


在袁咏仪看来,男生必须要严加管教,才不容易走错路。

她经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就是“不可以!”

孩子凑太近看电视,“不可以!”(损害视力)
孩子趴地板上玩,“不可以!”(不卫生)
孩子近距离观察仙人掌,“不可以”(太危险)

儿子出生6个月,袁咏仪便请了专门的家教,每天花55分钟给儿子讲故事和听音乐。


丈夫张智霖说:半岁的孩子就‘上学’太夸张了。

袁咏仪却坚持:半岁的孩子也是人,我希望把他培养成一个优秀的男人,你不要管!

等孩子稍大一点,她便安排了满满当当的课程表,从周一到周五都有不同的课要上。

有时候孩子跟袁咏仪耍赖皮,又是闹着不吃饭,又是哭着打滚不起来,但这套对袁咏仪统统没用。

她想的很简单:孩子不吃饭那就不吃,饿了就知道吃了;

摔倒了就自己爬起来,越心疼越爬起不来;

哭天抢地就不管他,直言“没有小朋友是哭死的吧。”


只是袁咏仪很快发现,越是“虎妈式”管教,孩子离她就越远。

有次儿子晚上做噩梦,她本能地过去抱住儿子安慰,可没想到当孩子看到是她的那一刻,立马把她推开了,因为孩子想要抱的人是爸爸。

被儿子推开后,袁咏仪哭了。


一开始袁咏仪以为是孩子“叛逆期”到了,并未太在意。

直到学校老师反映,孩子在学校易躁易怒,上课无法专心听课不算,还影响其他同学,建议她带孩子去看心理医生。


照做后,她在一旁焦灼地等待结果,却被心理医生告知孩子没有任何问题,有问题的反倒是自己。

面对这样的真相,袁咏仪一时错愕。

明明她比谁都要爱儿子,比谁都盼着儿子好,为何会适得其反?

03


没有生来逆反的孩子,只有不懂倾听的父母


其实作为妈妈,袁咏仪出发点是好的。

但是长此以往,如此“硬核教育”的背后却是以自我为中心,不倾听孩子想法,忽视孩子感受。


作家伏尔泰曾说过:耳朵是通往心灵的路。



“倾听”两个字看似简单,但生活中很多父母,往往容易忽略孩子说的话。

面对孩子,父母总有一种错觉:这么小的孩子懂什么。

于是就容易打着“为你好”的旗号,不断去干预甚至操纵孩子的人生。


如果在这个过程中遭到了孩子的反抗,很多爸妈便会摆出家长的威严,直接命令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做。

殊不知,这样一来只会直接斩断了我们通往孩子心灵的路。

时间长了,孩子要么会变得怯懦不敢表达,要么会变得叛逆不服管教。

有时候,对于孩子而言,倾听远好过说教;尊重远好过对立。

看完心理医生后的袁咏仪,开始检讨并改变自己的育儿方式。


做事情前,袁咏仪都要先问儿子喜不喜欢,并认真听儿子做每个决定的原因。

儿子不愿意上那么多兴趣班,她就让孩子选一样最喜欢的,最终孩子选了打鼓,并一直坚持到了今天。

儿子做错事后,她也会先听儿子解释,再给他分析对错。

儿子向自己分享琐事,她不会再急躁打断,而是认真耐心听完。

渐渐的,儿子竟会与她分享一些情窦初开的小秘密,还希望妈妈帮忙“支招”。

原来,当你全身心接纳孩子、倾听孩子,孩子也会无条件信任你、亲近你。


即使孩子真的说得不对,我们父母也可以通过倾听,知道孩子心里是怎么想的,从而更好地去进行引导。

学会去倾听,就已经走在了成功育儿的路上。

04


张弛有度,既不放手也不撒手


即便知道尊重好过管制,许多父母也会困惑:尊重过了头,岂不是又成了放纵?

其实,真正好的家庭教育正是在于“张弛有度”。

倾听与尊重,并不代表不重礼仪,不立规矩。


聪明的宝妈,往往都很懂得在小事上一笑而过,在关键问题上坚定立场。

就像是袁咏仪在调整了育儿方式后,一直以张弛有度为原则。

“张”体现在生活习惯、品德培养上。

公共场合不大喊大叫,出去吃饭时遵守餐桌礼仪,在家里要讲究卫生。

“弛”表现在降低对孩子的高要求高期待,不再对孩子的学习苛刻要求,而是把健康成长放在第一位。


适度放手给予孩子选择权,但也要让他明白选择的背后也意味着坚持,意味着责任。

有次,儿子想让袁咏仪送一只小狗给他当生日礼物。

袁咏仪没有立刻答应,而是先带儿子去宠物店体验了照料小狗的过程,包括清理粪便。

当孩子耐心地照料完一天小狗,第二天仍然不怕脏不怕累要去宠物店时,袁咏仪才终于同意了养小狗这件事。

可以发现,袁咏仪在这个过程中担任的并非是控制者的角色,而是一名观察者、引导者。

一边观察孩子是不是三分钟热度,一边培养他的责任感。


这样的教育方式既不失规矩又不乏尊重,自然能得到孩子的认可。

如同纪伯伦说的: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

爱孩子,定是每位父母的本能;但爱对孩子,却是一门需要修炼的功课。

从今天起,试试像袁咏仪一样放弃“控制”教育。当我们给予孩子适度的自由,孩子定会在健康成长的环境里,还我们一片感恩的天地。

作者:维尼硕,西北大学创意写作专业研究生,想用文字传递态度、感受生活。

文中所用图片等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因无法一一和版权所有人联系,如无意中侵犯了版权所有人的知识产权,请及时通知我们,以便我们迅速采取适当措施。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快速匹配适合您孩子的学校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

立即匹配

家长关注

为你推荐

预约看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