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网

繁体

看完18岁流水线上的残酷一幕,终于明白,为什么要努力读书

2022-07-15

关注

好好学习是大部分人在学生时代最常听到的一句话,知识之所以能改变命运,是因为它可以让我们的人生有更多的选择权。

很多人将教育与金钱直接挂钩,当他们发现一些高学历者毕业之后依旧要顶着巨大压力为生活而奔波时,他们便会觉得知识未必能带来财富,还不如年纪轻轻直接出来挣钱工作,反正条条大路通罗马。

只是在没有知识帮助下的成功,真的有这些读书无用论者想象得容易吗?

青少年们很容易在道理说教中变得麻木,而纪录片《18岁的流水线》以客观的视角揭示了无数底层打工人的真实情况,镜头没有过多的渲染,却赤裸裸地展现了流水线上的残酷与现实:你荒废的时光,总会毁掉你的人生。

昼夜颠倒的工作,机器人一般的生活,原本应该容光焕发、精神饱满的少年,逐渐被流水线磨平了棱角,眼里也流露出对未来的迷茫与现实的苦涩。
这里聚集了形形色色的低学历青年,有人是因为不想读书,只想早早赚钱;有人是因为没有其他工作,离开工厂之后,生活更是一片昏暗;有人是因为家庭穷困,无奈早早背起身上的担子。
无论是哪种原因,这个昏暗拥挤的小房间,让很多人的人生都失去了翅膀。有工人认为,工厂的流水线就像是一个牢笼,自己逃不掉,也不能逃掉。五彩缤纷的18岁,苦也是真的苦。

很多孩子进入青春期,因为课业压力增大,自我意识觉醒,很容易陷入厌学情绪中。

但打、骂、吼不仅不奏效,还会让孩子更加逆反,亲子关系岌岌可危。

李玫瑾教授说:“厌学的孩子,重要原因在于他对未来迷茫,不知道学习能干什么。”

不好好学习的孩子,通常是没有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当他触碰到现实的残酷之后,才会后悔今天的选择。

那些不好好学习的孩子
后来都怎么样了?

纪录片《打工》中,就记录了几个打工近10年的年轻人现状。

他们每个月领到工资,吃吃饭、交交房租,就所剩无几,在本该成家立业的年纪连女朋友都找不到。

因为大家都知道“打工仔”既没有钱,也没有一技之长。

另一部纪录片《18岁的流水线》里,也有太多不喜欢学习却被现实打脸的孩子。

本以为读书无聊,进了流水线才知道打工不仅无聊,还有累、苦、乃至危险。

工作环境是灰暗的厂房,每天工作12个小时,单调、乏味,也不能迟到、旷工,否则会被重罚。

还有安全隐患,一不小心就戳伤、烫伤。

可为了谋生,就算流血,也要坚持工作,否则请假也会被扣钱。

吃的都是没有油水的素菜,睡得也很简陋。

干着最累的活儿,吃着最差的饭菜,日复一日,没完没了。

一个刚辍学不久的女孩牢骚满腹:“过完年就不想在这里了,这里不好玩。”

大多数进厂打工的年轻人,回首往事时都说:

“那时候小,不懂事,觉得学校读书限制自己,没有自由。”

如果再给他们一次机会选择的话,无论如何也要读下去。

更多流水线工人则表示:“没学历只能卖力气,这种苦,读书的人、还没出社会的孩子,是体会不到的。”


真正体验过流水线上的辛苦,才知道读书是最幸福的事。

如果你的孩子实在不愿意努力学习,那就送他们去东莞的流水线体验一下吧!

当他体验过除了吃体力的苦却再也没有退路时,或许他才会真正明白:好好学习,才是唯一的出路。


体验过流水线的辛苦

才知道读书的幸福

 

1997年出生的杨玉金是个挺漂亮的女孩,脸上总是挂着甜甜的笑,害羞地躲避镜头。
 
其实内心万般苦。
 
她负责做焊接。原本细腻白嫩的手总是被乱跳的焊点烫伤,变成与年龄不相符的苍老粗糙的样子。
 
她是个孝顺的姑娘,还贴心地给家里邮了礼物。日复一日地枯燥工作,想给家里盖个房。


原本打算春节回老家换个轻松点的工作,离父母也更近。
 
可被问具体如何打算时,她侧身望向窗外,静静地思考着,最后难以抑制地泪如雨下。


或许,是自己无论如何努力,也攒不到盖房子钱的无奈; 
或许,是思念父母,却也不能陪在双亲身边尽孝的无助; 
或许,是想换份体面点的工作,捡回自己“女孩”身份,却也无能为力的迷茫。
 
她美好的青春没有努力读书,被迫消磨在粗粝的流水线,有期待却无力改变现状,一颗心被磨得渐渐冷却。
 
这份迷惘感,与她同岁的申才金也懂。
 
他想离开工厂,做更赚钱的工作,当个老板。
 
不足10平米的出租房,阴暗潮湿,摆了张硬板床,连个床垫也没有,上面堆着凌乱的被子和脏兮兮的杂物。


他掏出一台迷你无人机。飞机盘旋着上升,却“啪”的一声撞到天花板,残酷地直线坠落摔在地上。
 
仿佛揭示了他人生的宿命:想走挣不脱,想逃逃不掉。
 
闲暇之余,他在读一本讲述逆袭故事的《完美世界》,但他的“英雄梦”不是靠空想就能实现的。
 
“那时候小,不懂事,觉得在学校读书,没有自由。”
 
可真正体验过流水线上的辛苦,就会懂得,读书才是最幸福的事。
 
比起想改变却无力挣扎的喘息,另一种人则沉醉在简单粗暴的“及时行乐”中,浑浑噩噩,堕落得更为彻底。
 
来自四川的毕子依林,觉得读书太苦,十四五岁就来到了工厂。年少的面庞流露出嬉皮笑脸的油腻,他觉得流水线的工作太“好耍”了。


赚了钱就去KTV,打扑克,挑了女朋友就去开一间20块钱的房。玩得没钱了,就再去工作。工作一两个月,再出来耍,如此循环往复。
 
他没有想到的是,当青春消耗殆尽,这份没有个人成长曲线的工作,留给他的只剩下“淘汰”二字。
 
贫穷不是最可怕的。
 
不读书给人生带来的无奈、无助,丧失精神追求、沉迷低级趣味的麻木而不自知,才最让人绝望。
 
谁年轻时没有云游四海、潇洒一生的美好夙愿,可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就要在读书上花多少功夫。
 
不读书的人生,就像一份只能影印黑白的打印机,在琐碎枯燥中消耗,日复一日,一眼望到头,就连停下来休息,都是一种奢侈。
 
选择读书,其实也是为了未来能够多许多选择。


读书与不读书

差的是整个人生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不爱学习的孩子,也不是一天就养成的。
正如美国思想家艾默生所说:
“孩子最终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主要取决于他从第一个教育者那里所接受的爱、陪伴和榜样示范。”
所有的教育都是潜移默化的。
不爱学习的孩子,要么不知道学习的重要,要么没体验过生活的苦,要么本身就生长在一个没有学习氛围的家庭。
所以,为人父母,千万不要把学习当作孩子一个人的事。
而是教会他明白读书的重要、在对比中体验学习的幸福,以及跟着父母学习的快乐。

 

曾经有名腾讯员工记录了自己一天的生活: 

早上去食堂吃美味营养的早餐; 

中午可以在公司的活动区域运动,有超大环形跑道、健身房,甚至还有攀岩墙;

班车接送、体检、家庭旅游、商品团购,各种福利简直让人花了眼;
更有和各路“牛人大神”学习切磋“武艺”的机会,保证每天工作都收获满满。

↑腾讯空中员工健身房里的攀岩墙
 
而不低于40万的年薪,更是让应届生们争得头破血流,抢红了眼。
 
所有这些优渥的待遇,全是当初“头悬梁锥刺股”,没日没夜拼命读书换来的。
 
好好读书的孩子,能接到大公司抛来的橄榄枝,没学历的打工人,递出去的简历随手成了别人的草稿纸。
 
有句话说得好:“读书与不读书的人,就像是同一个瓶子里的水和油,终将被这个社会分层,过上截然不同的人生。”
 
只有学历,才是步入社会最有利的筹码。
 
“每一本书都像一扇任意门,你想去哪里,都由你自己决定。”
 
努力读书,是为了将来有选择的能力,而不是让流水线的工作消磨自己。
 
孩子,为什么要你读书,我想,这或许是最好的答案。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快速匹配适合您孩子的学校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

立即匹配

家长关注

为你推荐

预约看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