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网

繁体

99%的孩子成长路上缺失的教育:别忌讳,与孩子谈谈它吧

2022-08-10发布于北京

关注
最近“唐山某男子驾车撞倒女友后将其碾压致死”的视频刷爆朋友圈。

驾驶员张某某先是驾车将女子撞倒在地并碾压过去,后续路人将女子抬到一边,该男子继续开车追过去碾压,中途甚至将别的车辆撞开,来回转圈碾压。

现场水泥地上一圈圈明显的车轮印,无不在昭示着行凶者的滔天罪行。

不仅仅是这个案件,我们从之前的一系列事件中也可以看出,现代一些年轻人对于生命连最起码的尊重都没有,在他们眼里生命似乎是最不值得珍惜的事情

不仅仅是杀人,自杀也是如此。几年前,曾有多起因为父母说一句就跳楼的中学生事件。

我们也因此反思,中国目前的青少年教育中,关于“生命”的教育是不是真的欠缺?作为父母,在对孩子的教育中,有没有关注“生命教育”呢?

有苦难诉
部分孩子“负重跑”

在教育焦虑的现实浪潮中,不少孩子被迫加入教育“军备竞赛”,被升学重任和心理困扰“压弯了腰”,少数孩子甚至出现极端情况。

《2020大众心理健康洞察报告》显示,
37.23%的受访青少年表示压力程度在中等以上,22.85%的青少年称有过抑郁的情绪感受。

近几年,存在自伤自残等行为、需要求助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青少年人数逐年上升,情况不容乐观。


如果您稍加留意就会发现:最近这几年,青少年身心压力增大的现实状况突增,这也暴露出生命教育缺失的社会短板。

攻击型性格
与家庭密不可分

根据美国国家精神健康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的研究,青少年自杀的诱因常常是“失望、失败、被拒绝等,如和女朋友分手、考试成绩不理想或者家庭纠纷”……

背后真正的原因,则可能与精神疾患、家庭压力、环境风险或情境危机有关。

除了精神疾患以外,其他的主要与家庭教育和青少年的自我有关系。

心理学家Diana Baumrind博士及美国几位心理学家概括了四种父母教养形式,这四种教育方法对孩子成长将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1 独裁
2 权威
3 纵容
4 忽略

中国父母的教育偏向独裁型,有些孩子会感觉自己没在父母那里得到足够的温情和支持,往往会出现这样一种状况:

孩子在学业上会有超群的表现,同时出现交际困难,容易低落,习惯性缄默的情况,最后导致变得具有攻击性。

“假如你相信无人需要你,无人会帮助你,你就会放弃任何期望。再者,若朋友鄙视你的个人、外表及音乐,而你又缺乏金钱,生活空虚和得到毒品的供应,你就有一条自杀的方程式。”美国心理学家Kohl曾经说道。


抑郁循环图(来自《青少年自杀:认识、预防及危机处理》)

在有自杀意愿的青少年身上,往往体现了这些下面特质:

解决问题的能力薄弱
在美国,Rotheram等人比较了77位企图自杀的少女,39位精神困扰者和23位没有受困扰者在解决问题上的能力,结果表明企图自杀的女孩在面对困难时,表现出薄弱的解决疑难的能力,为了停止痛苦,他们选择自杀。

无助、无望、孤独
在观看电影或者是通过他人的经历,青少年容易被传染上无助情绪。无助感会让孩子们感觉:无论自己做什么事情将永远无法成功


情绪抑郁,无法表达情感
在香港,学者Chan使用BDI(贝克抑郁量表)来度量青少年的忧郁,发现64%青少年可被视为忧郁,而9%则有严重忧郁。

生命教育对于青少年来说不可或缺,但目前在许多地方还没有引起家长和教育界的足够重视。

生命教育不仅与孩子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树立密切相关,也包含着如何理解生命过程、如何处理与周围事物环境之间的关系、如何悦纳自我等重要课题,是一门系统的学问。但很多学校、家长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忽略了这一门很重要的课程。

在孩子眼里
死亡意味着什么?

在孩子的眼里,生的另一端究竟是什么?根据一些选择自杀的孩子留下的遗书, 不难看出,他们都流露出对于死亡的向往:

“死亡是一个通道,通到没有一个烦恼的世界”
“一个没有疼痛的世界”……

这些感受,当然是片面而虚幻的。

这是一款名为“Jump”的跳楼游戏,曾引起社会恐慌,有学校认为它会误导孩子进行死亡游戏。游戏的说明写着:“还对生活失去希望吗?甚至绝望得想要跳楼吗?你可以在游戏里尝试各种跳楼、跳崖的方式,以各种悲壮的跳楼姿势获得更高的分数……”


在一场“追问生命尊严”的专题圆桌会上,白岩松提到,“中国人讨论死亡的时候简直就是小学生,因为中国从来没有真正的死亡教育”。

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死亡教育是一门正式学科。

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死亡教育探讨人们之间的人际关系以及人与这世界之间的关系;死亡教育帮助人们深入思考这些问题,增进人们生命及人际关系的品质”

到七十年代,美国已有六百所大学、一千五百所中小学提供死亡教育课程


据一位陪同孩子参与过一堂美国死亡教育课的家长回忆,当时,老师带着孩子们来到郊区的一家殡仪馆。在小广场上,静置一口黑漆漆的棺材。

体验课老师由一位牧师担任,他将邀请孩子躺进棺材,感受离开这个世界的过程。在棺材里的孩子,会听到耳边奏起哀乐。最终,孩子将在仿制的墓碑上写下墓志铭……

中国学校的死亡教育还比较多地停留在形式层面

那么应该如何让青少年、甚至是自己,养成一种更为成熟的死亡观呢?美国精神心理学家Stevenson谈到,

“中国人回避讨论死亡,令青少年的自杀问题不被正视,也令政府没有足够资源来推动防止自杀的工作。青少年的成熟不在于他们有否遇到丧失或悲伤,而是他们是否有能力成功地应付丧失和悲伤。”

生命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石

生命教育是当代青少年亟需补上的必修课。


相关数据显示,全世界青少年健康心理疾病发病率在20%左右,我国低于此,但也在逐年增加。另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和共青团中央国际联络部2018年发布的《中国青年发展报告》,我国17岁以下儿童青少年中,约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


很多存在心理问题的青少年对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漠视,导致冲动轻生、校园欺凌等事件屡屡发生,还有学生中物质主义、消费主义之风盛行,这些都在生命教育的范畴之内。有教育学者这样评价目前的生命教育问题。


而生命教育只从学校抓起远远不够,全社会都必须把珍爱生命、保护生命当作应尽的责任,家庭教育、社会环境都要承担生命教育的职责。


从最根本的意义来说,生命教育乃是一种全人教育,它涵盖了人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和这一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各个方面,既关乎人的生存与生活,也关乎人的成长与发展,更关乎人的本性与价值。生命教育的核心目标在于,通过生命管理,让每一个人都成为"我自己",都能最终实现"我之为我"的生命价值,即把生命中的爱和亮点全部展现出来,为社会、为人间焕发出自己独有的美丽光彩。


1、生命教育首先需要珍视生命


近些年,“内卷化”越来越严重,这导致更多家长早已忽略人性最本质的生存意义,而更多地追求社会人生精神意义方面的价值。这就导致了青少年过于极端的内化思想,“如果学习不好这个生命就没有意义”,这也是跳楼等自杀行为出现的直接原因。


2、家长对于游戏内容应做正确引导


现在很多孩子为什么认为杀人、暴力是正常不过的事情,曾经我们有这样一个案例,孩子上小学,有一天不想上学,就从学校1.5米高的墙上跳下,导致骨折,我们问孩子为什么要这样做的时候,他说:“游戏里主角从多高的墙上跳下来都没事!”从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知道,孩子的模仿能力强,但缺少思辨能力,所以父母必须做好引导,告诉孩子游戏与现实的差距。


3、家长需避免错误的心理暗示


现在很多家长有句口头禅就是:“你去死呀!”,“这次考不好你就去死吧!”常常挂在嘴边的这些话,让孩子逆反心理更加严重,随时作出意想不到的冲动行为,所以从父母那里就要对生命产生敬畏之心,言传身教。


泰戈尔曾说:
“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向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既包括内体生命,也包括精神生命”。

无论是哪种教育,都要建立在生命教育之上,人要学习健康的人生态度,保障身体健康。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也要自己先拥有积极正向的生命信念,为孩子树立榜样 。


只有对生命保持敬畏、尊重、积极的态度,才能耳濡目染地让孩子形成积极的生命态度。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快速匹配适合您孩子的学校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

立即匹配

家长关注

为你推荐

预约看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