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网

繁体

青春期亲子沟通的最大“拦路虎”,反而是家长经常说的这句话……

2022-08-22发布于北京

关注

您是否也遇到了这样的问题?


当孩子进入青春,身心都会发生巨大变化。仿佛一夕之间,他们就变成了“陌生人”:

但凡一言不合,孩子不是一言不发,就是暴跳如雷。如何才能和青春期的孩子进行有效沟通呢?

青春期的孩子很难沟通,一直是家长焦虑和关注的话题。

对家长的话不耐烦、和父母话不投机半句多、孩子只会以“嗯嗯嗯”应答……这是家长们经常提起与孩子交流时,总遇到的困惑。

很多时候,父母与孩子间的谈话通常演变为关于学习、朋友、辅导班的争斗,有时像静坐,有时像谈判,有时像吵架,有时像哄骗,家长在青春期的孩子面前一筹莫展,无所适从。


孩子这些表现,并不是青少年做出的选择,而是基于人类的发展和本能。青少年时代的标志是追求同一性以及心理意义上的独立包括:

故意做与父母相反的事;
质疑规则和期望;
抵制或断然拒绝父母的建议;
明显的减少沟通。

对于父母来说,这往往是一个很难把握的变化,因为他们的孩子已经习惯了几乎所有事情都依赖他们。有了这样的依赖,父母和孩子之间通常会有公开的交流和对话。

父母几乎知道孩子生活中发生的一切:他们的朋友是谁,学校的表现,爱好,兴趣,梦想等等,但是到了青少年时期,这一切结束了。


 几乎所有的家长

会遇到这样的“梗”


孩子咿呀学语的第一句话是父母教的;小的时候,孩子总喜欢缠着父母问这问那;

为什么越长大却越和父母无话可说了呢?

让我们来看一个典型的场景:你想和你十几岁的儿子谈谈他“不负责任”的行为(玩了太多的游戏,没有做家庭作业,对同学恶作剧......)

你问他,“我们能谈谈吗?”

他睁大眼睛,沉重地叹了口气,说:“你又来了。”

当你以“你需要更负责任”开始时,他坐在那里,低头垂眉,漫不经心,一副最能形容为“随便什么”的表情。

一看到他的反应,你就失去了冷静,大声喊道:“你知道我是为你好吗?"
他回答说:“你只是看不惯我!”

很快,这场谈话以喧闹的吵架和房门“砰”的声音结束。


你不要以为这只有你才会碰到的场景,会怪自己口拙嘴笨,肚里无货。其实,这种的场景也会发生在“句句珠玑、侃侃而谈”或者“满腹经纶、才高八斗”的家长身上。

大家都熟悉的相声演员于谦,可谓是出口成章,口齿伶俐,却在儿子面前翻了车。在一次综艺节目被问到:“你最怕儿子和你说什么?”

于谦说:“我最怕他什么也不说。”

于谦还透露,自己每次问儿子“学校生活怎么样”?

儿子的回答永远是“挺好的”、“就那样”,剩下的再没其他话可说了。

同样的,有位知名的主编公开发表的一封信中,也描述了父女间的一段”尬聊”:

在考试前夕,他的女儿依旧在漫不经心地玩手机。他本想和女儿好好沟通,女儿却总用“外交辞令”回复,结果交流不欢而散。


 是什么导致

父母与青少年间的沟通问题?


知乎上有个话题:青春期,你最受不了父母什么?

有网友整整罗列了8条“罪状”:只谈学习、唠叨、说教、否定、情绪失控、窥探隐私、不信任自己、不关心我真实的想法。

这就是为什么青春期孩子不愿意和说话的原因,在日常相处中父母关上了与孩子沟通交流的大门。


从青少年的角度来看,导致沟通问题的原因是他们的父母倾向于解决问题,而不仅仅是倾听。

青春期正是青少年混乱的时刻,变化正在发生,包括身体、思想、心理等等。除了荷尔蒙的分泌和迅速成熟的身体之外,青少年的大脑正在经历剧烈的、革命性的变化。

所有这些都促使青少年变得更加独立,鼓励他们寻求自己的身份,与同龄人而不是与家庭融为一体。

家长时刻和孩子在一起,发现不了他们每天身体和心理微小的变化,恰恰这些变化是导致沟通摩擦的导火线。

正是迟钝的反应和惯性的思维,导致父母与孩子间交流和沟通受阻,甚至频频擦出“火花”。


当孩子们还小的时候,家长作为权威很容易沟通,家长是保护他们并教导他们如何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的照顾者,是无所不能的依靠者。

但是青春期标志着关系发生变化的开始。

此刻,你的孩子想要独立和平等,当我们依然像对待小孩子一样和青少年交流时,他们可能会说:“你真是个控制狂!”或者,他们可能完全不跟我们说话了。

不要将孩子渴望独立误解为叛逆。青少年开始丢弃父母是无所不能的这一种天真想法,他们更认同同伴。对他们而言,同辈和其他成年人对他的评价,以及自我评价和自尊同样重要,有时甚至更重要。

与此同时,青少年更想要自己做决定自己选择朋友,自己安排活动,坚持自己的想法,追求自己的梦想。


我们都忘了自己当孩子是什么感觉了。我认识的两个事业有成的父母,他们总是试图让他们的孩子更有条理,停止拖延,并按照家长的规划前行。

受够了父母的无休无止的“有益的建议”,其中一个男孩说:

“对45岁的大人来说,做得很好…,我才15岁!"

成人在育儿时,之所以经常找不到合适的方法,使教育变成一种破坏性的行为,有两个根本原因:一是不信任孩子,而是太相信自己。

我们的青少年却是敏感的,他们的大脑高度警觉,总会注意到微妙的肢体语言和语调的变化,他们往往会误解含义。

有个家长对她的女儿说,也许有点担心:

“谁和你一起去听音乐会?”

她女儿回答说:“你为什么不相信我呢?”

她察觉到她母亲的语气里有什么东西,她突然得出了最坏的结论。


儿童是生活在当下的。大量的研究告诉我们,青少年在执行功能方面尚未成熟,这就解释了冲动、无序、情绪失调、冒险等问题的发生。

他们的前额叶皮层,大脑中与计划和安排有关的部分,在青春期还在发育之中。此刻的青少年通常受情绪支配,推动青春期并导致其生理变化的荷尔蒙也会影响青少年的思维和感受,影响判断、决策和情绪。

面对青春期的孩子
父母能做些什么?


首先,我们要意识到冲突是不可避免的。父母和孩子生活在一起,由于观点的差异,出现争论和冲突是在所难免的。

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叫“自我意识”,用通俗的话讲就是“我和你们是不一样的。”

自我意识出现的标志大概是3岁左右。假设一个孩子的小名叫强强,学会说话后,他会这样表达自己的需要:“强强要喝水”。当他开始说“我要喝水”的时候,这个所谓的自我意识就出现了,也就是和父母的冲突就开始了。

孩子开始努力地发表自己对于世界的看法,努力地证明“我和你们是不一样的”,这种意识到了青春期会更加强烈。

从某种程度上讲,父母从孩子3岁开始其实已经和他斗智斗勇了,青春期不过是面对一个身体和心理日益强大的孩子,也就是父母的沟通对象在变强大。

若父母在孩子青春期之前总是采用压制型或命令型的沟通方式,即“父母说话孩子就得老实地听,不要和家长说‘不’!”若是这样的话,青春期时的亲子冲突就会更加突出。


当孩子和父母的观点不一致的时候,父母其实应该高兴。正所谓“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孩子终于可以有自己的观点和认识,不再苟同他人,这是他开始成熟的象征。

青春期的孩子一定要做自己,一定要发出自己的声音,这些讯息表明孩子已经开始越来越成长了。   

孩子是人,不是神。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如果家长能宽容孩子,他就学会了宽容自己和他人。

孩子是人,不是机器。人是在感受中生存的。他的感受是自己独有的,是需要被理解的。我们总觉得孩子不努力,其实他已经感觉很努力了。

有一句话讲得好:“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所以父母如果能够理解孩子的感受,沟通就会有效。孩子是人,人是会变的。变化的动力来源于父母的眼睛,如果您认为孩子会越来越好,他就会越来越好;反之亦然。

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讲,冲突是孩子为了让你更懂他。懂了,冲突也就消失了,沟通也就通畅了。

家长首先要做的就是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让自己平静放松下来,不要因为气急败坏而说一些过激的话。此时应不动声色地,继续默默地关照孩子,看到孩子不愿意说,就真诚地说:“嗯,我看到你现在并不想说,没有关系的,任何时候你想说的时候,我都愿意听。”


少讲道理,促进表达。青春期的孩子,他们已经懂得很多道理,很多时候说的话比较偏颇,只是在表达和宣泄情绪。如果父母一听孩子某个偏颇的言论,就开始板着脸,跟他争论或者直接教育他,这样很快就“把天儿聊死了”。家长可以尝试带着不评判的态度去沟通,可能效果会很不一样。

共同协商,达成共赢。当父母和孩子彼此的要求面临冲突时,双方都想赢,这是常见的亲子之间的权利争夺。如果父母总是赢,孩子会怨恨或者是将来在社会竞争中他不敢赢;如果孩子总是赢,孩子就学会了利用发脾气或威胁来控制父母,发展出诸多不良行为。所以这个时候可以采用协商共赢的方法。

青春期是一个特殊的成长阶段,亲子关系如果处理不好,孩子会出现:和同学学抽烟,打群架,说谎,逃学一系列叛逆行为,亲子之间无法建立良好的互动模式,家庭里气氛紧张,整天剑拔弩张的。
在家庭生活当中,在教育孩子的过程当中,家长要和孩子积极的互动,建立一个良好的亲子关系。

父母做好青春期的守望者,擅长有效沟通,才能赢得孩子的心。


面对孩子的青春期叛逆,如果你还觉头疼无助,还在用武力镇压、非打即骂,建议您听听曹老师的《亲子互动的正确打开方式》。

让你轻松掌握和青春期孩子沟通的秘诀,打破亲子关系僵局的法门,打开孩子的心门。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快速匹配适合您孩子的学校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

立即匹配

家长关注

为你推荐

预约看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