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网

繁体

《消失的孩子》“天才废柴”魏晨,亲手把父亲砌进墙里……

2022-09-21发布于北京

关注

最近在热播的悬疑剧《消失的小孩》中,由魏晨饰演的袁午,被网友们称为“年度废物”。


他身上的标签有点复杂,成长经历堪称一部《天才废物演变史》

他是“别人家的孩子”,高考数学考了满分;
他是社恐,被迫切断社交,大学与同学格格不入;
他是赌徒,混迹于赌场,妻子离去,父亲卖房替他还债;
他是职场“菜鸟”,因神经官能症被公司辞退;
他是藏尸犯,为了领养老金,把猝死的父亲砌在墙里……



从数学天才到“社会废柴”,再到藏尸犯人,袁午一步步坠入无底深渊,这背后都与他父母的教育紧密相连。

他们一家三口彼此控制,像被一张网牢牢地固定在一起,越挣扎,捆得越结实。

“爸妈走了,我彻底成了废物”


袁午从小成绩出色,父母对他非常疼爱,尤其母亲,除了学习,几乎包办了他所有的事情。

母亲认为只要孩子学习好,其他就没必要发展了,于是她禁止儿子与外界有过多的接触,诸如社交、运动,这些都是浪费时间的事情。


上大学前,袁午一直都没有社交,与同学格格不入,让他很不自在。

他不懂得与人如何交往,母亲就帮他分析各个同学的心理特征,该亲近谁,该远离谁,都为他做了决定。

大学毕业后,母亲还是无孔不入,通过操控相亲,让儿子娶了自己看中的女孩。

母亲的所有注意力都没有离开过儿子,她经常说“我要是走了,你可怎么办”。

在母亲的控制下,袁午渐渐变得没有主见,他听任所有安排,习惯了在母亲的指令下生活。


当母亲去世后,袁午的世界也跟着崩塌了。

赌博,是袁午唯一的一次叛逆。他完全享受到了自我掌控的感觉,无法自拔以至成了瘾,最后输得倾家荡产,妻子离他而去。

没有了母亲,他与父亲相依为命。因为社交能力受限,无法与人正常交流,又患上“神经官能症”,被公司辞退了,依靠父亲微薄的退休金勉强度日。

(神经官能症又名神经症,又称神经官能症或精神神经症。是一组精神障碍的总称,包括神经衰弱、强迫症、焦虚症、恐怖症、躯体形式障碍等等。)


有一天,父亲因为酗酒在睡梦中猝死。袁午彻底崩溃了。

他不敢报警,一旦申报父亲死亡,就拿不到养老金了,那他就无法生活下去了。

他绝望中想到了一个办法:把父亲尸体藏在空的墙体里。这样就没有人知道父亲死了,他可以啃噬着父亲的养老金苟且过活。

自始至终,袁午就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依附着父母生存,即使成年,他仍然是一个婴儿,无时无刻都需要“奶水”的供养。

当孩子没有了“心理断乳期”


心理学上有个词叫“心理断乳”,指的是:孩子在成长发育过程中,摆脱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监护,形成独立人格的过程。

父母与孩子顺利完成分离,是孩子走向独立的第一步。

儿童精神分析师玛格丽特·马勒说:“6个月前婴儿期的母婴关系称为正常共生期,之后的都是病态的。”

孩子从6个月到3岁,已经有了基本的自我意识,他们开始为自己的独立而努力,一些看似叛逆的行为都是在为自己争取权利。

很多孩子无法完成与父母的分离,是因为父母对其溺爱,包办,以及过多的控制与打压,让孩子失去了自主抉择的能力,独立性极弱。

当孩子5岁时,他本可以自己系鞋带,你帮他系了;

当孩子8岁时,他本可以自己整理房间,你替他做了;

当孩子13岁时,他可以自己选朋友,你嫌他不成熟;

当孩子18岁时,他可以自己选大学,你强制他选了不喜欢的;

当孩子毕业找工作,他屡屡碰壁、逃避现实宅在家,而你嫌他没能力、没主见……


孩子有能力完成的事情,父母包办。孩子长大后没有能力完成的事情,父母逼着去完成。孩子的独立性就是在一次次的“自我否定”中丧失的。

动画片《脐带》,就把母子共生、无法分离的痛楚与残忍,诠释得淋漓尽致。孩子出生后,妈妈拒绝把脐带剪掉。当孩子用剪刀去触碰插座,摆弄家里的花瓶,往墙上乱写乱画时,妈妈就用脐带一把把他拽回。

孩子无法正常上学,妈妈就在家里教。当孩子看着窗外的同龄人嬉闹玩耍时,羡慕极了,但眼神里更多的是失落。

后来孩子有了喜欢的女孩,想要拥有自己的人生,想剪短脐带。但妈妈接受不了孩子的“背叛”,当场晕倒。

孩子再也不忍心看妈妈伤心,放弃了反抗。当妈妈去世,脐带终于被剪断了,本该重获新生的孩子却茫然失措,他根本就不知道该如何独立生存。

拒绝分离的爱不是真爱,只是一种扭曲的病态的依赖关系。

学会与子女分离

是每个家长的必修课


父母给孩子高品质的亲密关系,才能让孩子有能力和父母顺利地分离。

父母信任、尊重孩子,给他宽松自由的环境发展自我的独立性,这样孩子拥有了足够的安全感和掌控感,他才能在分离时相信自己可以适应一切不确定,并以最大的热情拥抱未来的变化。

而青春期这一阶段尤为重要,是孩子自我意识发展的高峰期,首先父母要敢于放手让孩子做自己,他才能变成一个独立的成人。

著名漫画家蔡志忠,在青春期时,父母就帮他完成了华丽转变。

小时候,蔡志忠非常爱玩,对画画有极大的天赋和兴趣, 母亲从来不会责骂、干涉,而是给他自由和宽容。所以,蔡志忠从小就养成了大胆洒脱、无拘无束的行事风格。

在初二那年,志忠收到了台北一家漫画公司的邀请,想去那里工作。父母没有因为儿子年纪小而阻拦,而是说“既然你想好了,那么你就勇往无前地去干好了”。

15岁的志忠,就这样就开启了漫画职业生涯。有了父母的放手与支持,他把热爱做到了极致,最终获得“金漫奖”终身成就奖。

正因为蔡志忠的父母选择让他自由地做自己,他才把上一辈的教育理念传承下来,当他有了女儿后,就全然支持女儿自己做决定:

“从她两三岁时开始,我就让她自己做选择,让她去尝试。”

父母如果真的望子成龙,不应要求他去做什么,而是该帮助他完成他的梦想。父母是弓,孩子是箭。父母能做的,就是尽力拉开弓,帮助箭实现梦想。

蔡志忠作品——每个小孩都是天才

心理学家克莱尔所说:“世界上所有的爱都是为了相聚,只有一种爱是为了分离——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

父母真正成功的爱,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这种分离越早,你就越成功。”

最好的亲子关系就是互相依偎,但彼此独立。

孩子有他自己的人生,父母也有自己的人生,我们应该为各自的人生负责,为他人的人生喝彩!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北京启明星学校

课程设置:IB课程,双语国际课程

学费区间:19-23.9万

快速匹配适合您孩子的学校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

立即匹配

家长关注

为你推荐

预约看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