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网

繁体

“哈佛摇滚女乐手”拿下诺贝尔奖:这位诺奖得主的话,值得家长深思

2022-10-17发布于北京

关注

今年诺贝尔各项大奖归属已陆续出炉。量子纠缠物理学,保卫银行经济学、悠悠岁月人文学……

在一众学术大咖中,诺贝尔化学奖的得主之一卡洛琳·贝尔托齐(Carolyn Bertozzi)跨界人生火爆全网。

她是百年史上第八位女性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还是重金属乐队的键盘手和和声,擅长多种体育运动,给自己当博导,她把人生活成了人人羡慕的样子。

美国化学家卡洛琳·R·贝尔托齐(Carolyn R. Bertozzi)因开拓生物正交化学(bioorthogonal chemistry)领域获得2022诺贝尔化学奖

拿完诺奖第一天上班,她的画风也及其“另类

在同事们夹道欢迎中,她豪爽地脱外套、自拍还表演开香槟,让人不禁眼前一亮——原来还有这样的诺奖得主!


家庭教育
永远独立,永远自由


1966年,卡洛琳出生于波士顿的一个科学世家

爸爸是麻省理工的物理学教授,母亲波士顿大学毕业的法语学者,一家三姐妹。

父亲威廉一直希望自己的三个女儿能够继承他的事业,继续研究物理,天天带三姐妹逛麻省理工图书馆,参加麻省理工的夏令营,从小就让她们被科学熏陶。

从小,老师问“你的理想是什么”,别的小孩说教师、医生、警察,三姐妹齐声回答:“当物理学家。”

在家庭教育的熏陶之下,姐姐安德里亚是美国科学院院士,在加州洛杉矶大学担任数学系教授,在非线性微分方程方面颇有造诣。

妹妹是著名职业治疗师,妥妥的一家学霸

那个年代,很多人还在鼓吹女性读书无用,妈妈却时刻叮嘱三姐妹:

“女孩们,你们要拼命读书,去看更大的世界,要攻下博士学位,拥有自己的事业。”

“永远独立,永远自由!”

妈妈志存高远的境界深深的影响了三姐妹。

不过,在中学时期,卡洛琳并不是最让人省心的“好学生”。

兴趣多元

哈佛乐队最强键盘手

中学时期,她就擅长多种运动,在学校踢足球,她能拿到“全县明星”称号,曾梦想成为一名足球运动员。

篮球打得好,还曾进行过专业的足球训练,成绩十分优异,获得了多所学校的体育奖学金。

她在音乐方面是很有天赋的。在高中时期,她就多次在作曲和音乐方面获奖,因为自己对音乐方面的兴趣,所以一心想要进入音乐系。

考上哈佛的她本想选音乐专业,却被父亲否决了:“你表哥就搞音乐,最后还得去银行打工交房租,你得选一个能还得起银行卡账单的方向。”

卡洛琳想想也是 ,自己还喜欢研究生物学,于是她成为了一名医学预科生。

在哈佛读书期间,热爱音乐的她曾作为键盘手与现摇滚巨星Tom Morello组成的Bored of Education(厌学)乐队。

获奖之后得到了前队友-摇滚界大佬Tom Morello硬核恭贺:

“我老妹,当年哈佛乐队最强键盘手,现在是诺贝尔得主!”

很多人是用自己的专业,养自己的音乐爱好,到了卡洛琳这里,用自己的音乐爱好,供自己读了大学。

在大学期间,她在厌学乐队Bored of Education当键盘手挣钱,有时候自己写一些金属的流行的作品,去聚会上表演挣钱。

使命必达
一切都是从0开始,我必须到达


要知道,化学一开始就不是卡洛琳的第一选择。

一开始她觉得化学太无聊了,“我上化学课,就像面前有个盒子,我对它毫无兴趣,但不得不去打开一样。”

转机发生在次年,她开始上有机化学课了,并被课程的艰深吸引了:“这个好难,我喜欢!配得上我的脑子!”

二话不说,卡洛琳转专业,人也变了。

同学都约她去蹦迪喝酒,她都借口拒绝,跑去图书馆和化学书通宵约会。

哈佛从大一就鼓励本科生找实习,卡洛琳便拼命找化学实验室。

第一年,人家满员了,把她分到眼科医院打杂,工作是复印文件。

第二年,她参加有机化学的研究生课程,让研究生师兄姐帮忙找实习,到暑假,又黄了。

卡洛琳都想摆烂了:“成为一名有机化学家不是一个好主意。”

此时,一位乔·格拉博夫斯基化学教授伸出橄榄枝,就这样,她顺利进入实验室。

可一到实验室,人傻了。

这项研究,卡洛琳不仅要构建一种科学仪器,还要使用鲜为人知的编程语言来编写仪器软件。

她形容道:“一切都是从0开始,但我知道前面有一条路,我必须到达。”

暑假结束时,她攻克了编程,建成了仪器,后来她将这个项目写成论文,拿下了哈佛的最佳高级论文。

回首往事,卡洛琳笑道:“一个巨大的挑战很容易吓到你,但只要你每天都解决一些问题,时间推移,杂草清除,前路铺展。”

她还豪言:“从此之后,无论多复杂的仪器,我都毫无畏惧!”

抓住机会

做自己的博导


1993年,卡洛琳读博,遇到同样大胆的导师Mark Bednarski,团队开始合成聚糖类似物,研究细胞-病毒等相互作用。

在网络还没普及的年代,卡洛琳和同事天天扫楼,找免疫学家支招,轮番给实验室打电话,获取生物学技术和建议。

路,就是这样走出来的

然而,第三年,导师Mark查出了结肠癌,离开了实验室。

正常来说,这种情况就要换课题组,但她冷静想了想,有机化学吸引她的恰恰是难度,是挑战。

所以,当读博期间面对导师因病不得不离开实验室,组长直接退出的窘境,贝尔托齐做了一个之后想起来都佩服的决定:

自己当自己的博导,亲自带队,跟同学一起攻克实验。

往后两年,她和实验室伙伴就在无导师情况下,一边继续研究,一边管理实验室,一边投科研论文,还要打电话和编辑扯皮。

“我们也不懂怎么做,船到桥头自然直。”最后,她们成功了。

33岁,卡洛琳就斩获迈可阿瑟”天才奖“。

2010年,卡洛琳获得了勒梅尔森-麻省理工学院奖,是这个奖项设立近20年来的第一位女性获奖者。

12年之后,也就是现在,诺贝尔化学奖的丰碑上刻上了她的名字,120年内第8位女性得主。

她带领团队进行研究,制造高效、平价的抗癌药物和疗法,并且功课罕见遗传病和免疫肿瘤学等领域。

她也曾用一句话道出科研之苦:”论文上的一句话,就是我们的5年。“

一篇篇论文面世,卡洛琳名声鹊起,斯坦福邀请了她两次,都被拒绝。

她选择留在母校伯克利大学,当导师。

她是学生心中平易近人的教授——现任加州大学化学生物教授的Jennifer Prescher回忆起自己面试时听到卡洛琳鼓励的话:

”不懂就对了,懂了你还学什么?“

而对于一个女性而言,更是不易。她曾回忆道:”在我读书的年代,化学被束之高阁,有影响的教授觉得女性无法以有意义的方式做出贡献。“ 

难以想象的是,在那个传统的年代,18岁的卡洛琳就敢公开出柜。在接受采访时她说道:

“我是多元、平等和包容的倡导者。25年来,我实验室成员的多元性可能比一般的化学实验室要好,我认为这对我作为一名科学家的成功非常重要。与拥有不同背景、不同思维方式、不同目标的人共事,使我成为了一名更好、更有影响力的科学家。“

卡洛琳作为第8位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女性说道:”没错,我们只有8位,人数很少,但我坚信,这肯定是一条正确的道路。“

卡洛琳的人生,也许正如经典歌曲It's My Life中所唱的:It's my life, it's NOW OR NEVER. 年近六十的她依然充满活力,活出自我。

就像她母亲的那句话:“愿你永远独立,永远自由!”

与君共勉。


作者:知子花,部分图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快速匹配适合您孩子的学校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

立即匹配

家长关注

为你推荐

预约看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