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网

繁体

B站播放量180万视频爆火:从小被爱和缺爱的孩子,长大后区别有多大?

2022-10-17发布于北京

关注


在家庭教育中,爱永远是一个简单又深刻的话题。

一个孩子想要健康快乐地成长,养育者(主要是父母)就要提供一些精神养分,包括安全感,自主权,独立性等等,这些都是帮助孩子适应现实的最基本的生存能力。

从小被爱和从小缺爱的孩子,长大后区别有多大?

在B站,有一个播放量达到180万的视频,就回答了这个问题。

林聪明和Kitty这两个女孩生活在不同的家庭环境中,父母的教育方式完全不一样。

林聪明是一个备受父母宠爱的小公主,Kitty是被父母忽视的“小透明”。

看完这两个女孩的成长经历,不少家长对爱,对规则,对自由的理解有一些疑惑:

过度关爱孩子,容易溺爱,使孩子丧失生活自立能力;

限制孩子的自由,又会让孩子内心缺失安全感与自信心;

孩子不能太听话,也不能太没规矩,自由和规则的尺度该如何把握?

其实自由和规则并不冲突,规矩是为了更好维护自由,而不是消灭自由,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让孩子“适应现实”。

只要我们在“给自由”和“立规矩”之间,守护住孩子成长的三个底线——安全感、自主性、自信心,不破坏,不攻击。

安全感与独立性的博弈

林聪明的家庭,让网友“羡慕到流泪”。

6岁时,她就不吝啬地表达对爸爸妈妈的爱,每天要讲好几次“我爱你”。

自己的第一次生理期,全家人都万分激动,像迎接新客人的到来。

妈妈一边指挥爸爸去超市买卫生巾,一边安排哥哥承包接下来一个礼拜的洗碗工作,自己则留下来安抚她的情绪。

爸爸去超市买回来两大抽各种牌子的卫生巾,其中还混杂着两袋婴儿纸尿裤。

等到长大后,有一次她外出回家后,行李还没放下,她就开门跑过去拥抱爸爸妈妈,亲亲他们的脸颊。朋友就感觉一脸震惊,认为这个行为有点腻歪,但她觉得,爱不一定要成熟,幼稚一点也很好,如果在爸妈面前能够一直拥有‘特权’,其实也蛮好的。

大三那年,她结束了一段糟糕的感情。妈妈发红包安慰,爸爸和哥哥开一瓶酒庆祝。还为她安排相亲用来缓解伤痛,让她不再感觉自己很差。

而Kitty就不一样了,她生活在重男轻女的四口之家,有一个比她小4岁的弟弟。

13岁时,她和弟弟打架,妈妈不分青红皂白地打了她一顿。然后,妈妈气愤地坐在地上边哭边说:

“你要对你弟弟好一点,不然家里的财产跟你没有半毛钱关系。”妈妈用金钱利益绑架情感,逼着她去照顾弟弟。

因为父母的偏袒,现在她和弟弟几乎不说话,关系寡淡。

童年的不同处境,让她们成年后呈现了不一样的性格和做事风格。

林聪明内心有稳定的安全感,她对世界充满信任与爱。

“我认识一个人,我会预设这个人会对我好,下意识地做一些让对方觉得开心的事。”

但她的自立能力有所欠缺,因为父母对她的保护太多了。

为了向父母证明自己一个人也可以过的很好,她会故意打苦工来磨练自己,或是偶尔谎报工资。

也正是父母给她足够的尊重与自由,才让她可以在社会中重新认识自己,毫无压力地脱离父母,弥补自己缺失的能力。

而长大后的Kitty,因为太缺爱,很容易““对小小的爱感恩戴德”。

“如果一个人对我好一点,为了报答他的好,我会做很多额外的事情,而且觉得那是我该做的。”

父母的忽视,虽然促使她20岁就实现了经济独立,但内心始终是残缺的。走向社会,她才在关系中加深了对爱的理解。

“刚开始,我觉得付出爱是为了交换,然后我慢慢地进化,当我去爱别人的时候,我完全不在意到底是多少。”

“长大的意义,是我们可以在独立之后,做任何事情是出自真心,而不是讨好,出自于爱,而不是恐惧。”

每个人都有修复自我的能力,原生家庭无法改变,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重塑自己对世界的认知。

溺爱与真爱的区别

对孩子溺爱的父母,其实是为了满足自己内心的匮乏感,并不是满足孩子真正的需求。有些父母其实是打着“为你好”的名义,在喂养自己内心的小孩。

孩子不爱吃肉,你硬塞给他,怕他营养不良;
孩子和同伴起争执,你怕他吃亏,去训斥别的孩子;
孩子要做家务,你不让他参与,认为这浪费他的时间;
孩子要选择挑战性的活动,你不允许,怕他受伤,从而增加你的担忧;
……

被捧在手心的孩子,像翅膀折断的小鸟,渴望飞翔,但无能为力。

而真爱以孩子的成长需要为核心,是尊重孩子独立的爱。懂得放手,接受并乐于看到孩子的自我独立和自我成长。

遵循孩子的发展规律,在不同的成长阶段给予不同方式的关注。

0-2岁,给孩子及时的呵护,让他储备好最基本的安全感;
2-4岁,尊重孩子自由探索的需求,但不要干扰他的注意力;
4-6岁,帮助孩子建立规则感,开展社交活动,为适应校园生活做准备……


真爱还是溺爱,一切以孩子的感受为主。如果孩子不需要,那么我们一定不要把自己的意识强加给他;如果孩子有需要,那我们一定要无条件地给予支持与帮助。

在行动上的表现就是,孩子刻意躲避父母,把父母从身边推开,那就是一种明显的信号:他们需要独立的空间,完成自己创造的任务。

自由与规则的配合

我们崇尚爱与自由,但在育儿中往往失了分寸感。

身边践行爱与自由教育理念的家长们,大多都有一个困惑:给足了孩子自由,但他变得任性无比,以自我为中心,自律性也差……

这就是走入了自由养育的误区。自由不是放任不管,而是在一定规则之下给孩子相对宽容的发展空间。

给孩子的自由太满,孩子感受到的也许就是焦虑和恐慌了。因为在集体活动中,往往那个不懂团队意识、放纵惯了的孩子,是最容易受到排挤的。他要想得到他人的认可,必须通过制造麻烦来吸引注意,这样也能缓解他的焦虑。

这样的孩子需要父母提供帮助,告诉他们一些规则,哪些行为是可以做的,哪些是万万不可以的。

所以,完全的自由是不存在的。日常生活中,有三种自由不能给孩子:

1.伤害别人的“自由”,不能给孩子。

语言攻击他人,冒犯他人身体或剥夺他人物品的行为。

2.破坏集体固有规范的“自由”,不能给孩子。

比如不遵守交通规则,横穿马路;在高铁上大声喧哗、嬉闹,干扰其他乘客;在公园挑逗具有攻击性的动物等等,这些都是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

3.在危险中试探的“自由”,不能给。

在危险水域游泳;在火车运行的环境周围玩耍;在有触电风险的环境中玩闹等等,这些威胁人身安全的行为,家长必须制止。

心理学家武志红曾说,好的规则,是平衡的,是父母与孩子都要遵守的;坏的规则,是严重失衡的,只偏向一方的。

和孩子制定、重申规则时,要遵守平等、客观的原则,不要带有指责、训斥的语气。和孩子讨论这个规则的原因和意义,让他们树立规则意识,提高自己的集体意识、安全意识,更好地适应环境。

规则意识,不是受外界的约束才有的,而是内心对规则真正的尊重与接受。只有正确的引导,孩子才能在自由和规则中平衡地发展。

我们常说无条件地接纳孩子,说的是接纳孩子这个人本身,对于不合理的行为,父母有责任指正,这才是一个全然接纳孩子、支持孩子的养育之道。这是一个孩子拥有健全人格、顺利走向社会的必经之路。


作者:小石榴,部分图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快速匹配适合您孩子的学校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

立即匹配

家长关注

为你推荐

预约看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