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网

繁体

名是一张皮,中国大学热衷改校名

2019-12-31

关注




名是一张皮,中国大学热衷改校名。


高校划归地方,推动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后的高校改名。上世纪末开始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则彻底点燃了高校改名的热情。然物极必反,近几年高校改名趋于收紧。


一热一凉,催生了许多令人捧腹的梗,也带来了不少若隐若现的坑。


热潮


最近的一波大学改名热潮,是在去年年底。


2018年5月31日,教育部官网发布《关于2018年拟批准设置高等学校的公示》,40所高校的改名、新设等申请通过。


通过了公示期,在半年后的12月份,陆续有学校开始公布改名成功的消息,北部湾大学(原钦州学院)的学生高呼“我们也叫北大了”。


学院改大学,是中国高校常见的改名套路,但套路不止于此。



改名的结果,是我们再也分不清东华大学、西华大学、南华大学和北华大学有什么传承。


其实半毛钱关系都没有,更改后的中国高校名普遍缺乏继承性。



中国高校为什么这么喜欢改名字呢?说穿了不过是资源。教育的投入是个无底洞,而且周期长见效慢。


1949年后,中央各部委都兴办起自己的特色学校。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一些部委自身被撤并,很多部委所属高校都被划归到地方。由于地方政府资源有限,转型高校的经费和地位也大不如前。


此外,招生成高校改名最大动力。同济大学学者吕健通过研究发现,改名能推动招生规模的增长。吕健的研究还发现,不管办学层次是否真的提高了,只要改了名,学校的教育经费支出就一定会增加。


降温


2017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十三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强调“坚决纠正部分高等学校贪大求全,为了更名、升格盲目向综合性、多科性发展的倾向”。


其中提及,严格依据标准审批“学院”更名“大学”;坚持高等职业学校原则上不升格为本科学校,不与本科学校合并,也不更名为高等专科学校的基本政策。


收紧趋势之下,今年进入教育部“拟批准设置高等学校”公示名单的高校,相比往年数量有所减少。



5月23日,教育部发展规划司正式公示了新一轮新设置的高等学校名单。


拟新设置的11所高校包括独立学院转设为独立设置本科学校(4所)、新设本科学校(3所)和更名大学(4所)。


本次改名高校大多为各省学科特色较为鲜明的高校,比如淮海工学院改名江苏海洋大学。



由于职业学校在公众印象中低人一等,不少高职院校一直想去掉校名中的“职业”或“技术”字样,高职院校校名去“职业”化趋势明显。


收紧趋势之下,高职院校更名开始了逆“去职业”化。



影响


改名字也会有风险,比如高校改名改残了的例子也不少,成了公众茶余饭后吐槽的谈资。



历史上的几次大学改名潮,导致了一个意外产物,就是校名雷同,为简称之争埋下了伏笔。



大学改名最直接的影响,是有些“名不副实”的名字,容易导致考生在填报志愿时迷雾重重,考了高分,进了低坑。要挑上一所真好“大学”,得睁大火眼金睛了。


与此同时,一二三本合并大势所趋,没了分批次录取将大学事先分好档次,鱼龙混杂的“大学”们,仅考量校名大气,注定要吃大亏。


以及,5月27日首批职业大学诞生,已经升格为本科院校,从2019年起即可面向全国招收本科生。虽有大学之名,但实际上不过是高职。



结语


不停改名的中国大学,让人心里更压上了一杆秤:名字跟名气压根不是一回事,名字跟教学质量更不是一回事。


佛系一点,让我们都去怪汉语的博大精深吧。


来源:图解教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声明:除特别注明原创授权转载文章外,其他文章均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平台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谢谢。

____________

中国大学教育  ID:cncollege

关注高等教育发展 / 关心大学教师成长 / 关怀大学生成才

大学,有大学问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快速匹配适合您孩子的学校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

立即匹配

家长关注

为你推荐

预约看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