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网

繁体

“学生评教”是为难老师吗?如何“评教”才能发挥作用?

2021-01-27

关注

点击上方蓝色字“王营说教育”关注公众号!

“学生评教”是为难老师吗?如何“评教”才能发挥作用?

王营

“老师不为难我,我也不为难老师”,这样的表述反映了高校学生评教过程中师生微妙的博弈。临近期末,一般在期末考试之前,各大高校又将启动学生对教师的评教。从早先手写分数、机读卡到如今的网上评分,学生评教程序越来越便利,标准越来越规范。

学生评教不仅是高校评价教师的重要项目,也是中小学评价教师教学态度和能力的重要手段。这一评价方式有利于教师检验自己的教学效果,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促进自身专业水平不断提升,同时还有利于学校管理者掌握学生的需求,了解教师教学的具体情况,以便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改进学校管理。

但是,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学生评教远没有达到这样的效果。笔者在担任中学校长期间,也像高校那样,将学生评教安排在每学期期末考试前,评价结果经统计后,记入教师年度考核。每年考核名次公布后,几乎都有部分教师对“学生评教”一项得分不服气,那些得分较高的教师要么是各班班主任,要么是那些平时对学生管理不严格,教学成绩几乎倒数的教师,这就使部分工作认真、对学生要求严格、教学成绩优秀的教师在此项得分上失去了优势。

按理说谁工作认真、成绩优秀,谁就应该得到学生较高的评价,为什么学生评教成绩反而会低?原因有二:一是在评教前,学校没有向学生讲清楚评教的意义,学生凭直觉给任课教师胡乱打分,这样以来那些对学生要求严格的教师往往得不到高分;二是评教时间安排不恰当,每年都在期末考试前举行,有些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掌握了这一规律,提前给学生做工作,学生只能按照班主任老师的意志行事,将所有任课教师全部评价为“优”或者是“满意”。这种虚假的学生评教数据看上去好像很客观,其实没有任何参考价值,非但不能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反而会影响教师的情绪,打击部分教师的积极性。

有鉴于此,经过反复论证,我对这一评教制度进行了改革,首先将“期末评教”改为“平时评教”。学校教导处事先不打招呼,不规定具体时间,每月按年级发放一次“学生评教表”,安排专人引导学生到指定地点填写或“涂卡”,评教前要给学生讲清楚评教的意义,让学生本着对任课教师负责的态度,认真填写每一张评价表。

其次是正确处理评教结果,不再纳入教师考核,而是每月举行一次“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评选。每月一次的评教结束后,由学校教导处负责统计,按照得分高低,全校选出十名“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在学校橱窗里宣传他们的事迹。对于得分较低的教师,则由年级主任汇总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后,私下与任课教师交流,督促他们改进日常教学工作。

评教的目的是为激励教师改进自己的工作,而不是借此整治教师,打击教师的积极性。改革后的评教制度,对于教学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学校每月进行一次反馈,教师能从学生的角度清楚地知道自己在教学中存在哪些问题,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而且每月一次的“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评选,为老师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较好发挥了正向激励作用。更为重要的是,评教结果不再纳入教师考核,教师心理轻松,学生没有思想压力,班主任也不用提前给学生做工作了,有利学校管理者及时发现教师工作中存在的真实问题,保证了评教结果的客观真实。至今这一做法仍在该校延续,并作为经验在全县推广。

本文来源于作者新浪博客,已关联!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快速匹配适合您孩子的学校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

立即匹配

家长关注

为你推荐

预约看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