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针对教育环境的一系列改革正在火热进行中。
刚开始时,不少家长都还抱着观望的态度在关注这个热点,不过改革的步伐明显超出了大家预期的速度。
还记得7月12日,广东省广州市教育局发布的一则《广州广雅实验学校转办为公办学校》的公告,这是广东第一所经历“民转公”改制的学校。这一举措宣誓着这所在广州民办圈内名声大噪的“牛校”正式由民办学校转为区属公办初中。
截图来源:广州市教育局
而在9月1日,最新修订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正式施行以来,越来越多的民办学校都在逐步转为公办。
图为中国政府网网页上发布的
由总理李克强签署的国务院令
许多的家长开始慌了,小助手也收到不少正在考虑择校升学的家长发来的信息。
①“民转公以后,是不是深圳的双语学校也都会变成公办学校?”
②“城市绿洲、哈罗礼德、梅沙书院这些双语名校未来会改变吗?”
③“未来的双语课程会不会有重大的改变?”
不断更新的学校改制新闻在影响着大家对双语学校的看法,不少家长也会担忧,难道说“民进公退”的优势快要结束了?
这些问题中其实存在着许多改革对双语学校影响的过度焦虑。
实际上,政策在未来到底会抑制双语学校的发展,还是促进双语学校的进步,这些都是非常难以预料的。
但小助手认为,大家至少应当在足够了解政策的意义,且对深圳地区相关资讯有一定的正确解读过后,才能以此来预期双语学校未来的走向。
条例深度解析
对于民办教育的改革分为两大方向:
“义务教育阶段”与“非义务教育阶段”
“在中国境内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以及外方为实际控股制人的社会组织不得举办、参与或者实际控制实施义务教育的民办学校”,
也就是说,大家所传言的不再审批新民办学校的红线,所针对的实质对象是“义务教育阶段”,对于双语学校而言,实际上学校是在国际课程的框架中融合国内课程,大体上属于“其他类型民办学校”,而条例中有关的政策是:
“举办其他类型民办学校的,应当符合国家有关外商投资的规定”,
图片来源:中国政府网
换而言之,双语学校只要做到规范化,政策暂时没有限制,拦截的意思。
管控越来越严格是一定的,但管得严,不等于就是要将其截断。
另外大家所关心的“公”、“民”合作的问题,条例中也阐述的很明确,针对“义务教育阶段”,公办不得举办、参与民办,而“非义务教育阶段”,公办不得举办、参与盈利性民办,也就是说,首先对于幼儿园、高中阶段的双语学校,即使有公办参与,学校往后该怎么发展还是怎么发展,而对于小学和初中,在双语学校目前的课程框架底下(国际课程为主,结合国内课程),与公办的合作是暂不设限的。
图片来源:中国政府网
“实施义务教育的民办学校应当在审批机关管辖的区域内招生,纳入审批机关所在地统一管理”,
同样在招生方面的管控也是针对“义务教育”而言,此外如果孩子打算入读国际高中的,条例中对“非义务教育阶段”也只是针对“实施普通高中教育”的民办学校做了一定的招生限制。
图片来源:中国政府网
换而言之,走高考路线,小学阶段到高中阶段那些曾经扰乱正常招生的“掐尖”行为,将被平息。至于走国际化路线的双语学校,目前招生的权限依然是掌握在各个学校自己手上。
“任何社会组织和个人不得通过兼收并购、协议控制等方式控制实施义务教育的民办学校、实施学前教育的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实施义务教育的民办学校不得与利益关联方进行交易;”
图片来源:中国政府网
“实施义务教育的民办学校理事会、董事会或者其他形式决策机构组织成员应当具有中华人们共和国国籍且应当有审批机关委派的代表”
图片来源:中国政府网
关键字眼依然是“义务教育”,对于双语学校及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其他民办学校,“遵循公开、公平、公允的原则,合理定价、规范决策,不得损害国家利益、学校利益和师生权益。”
对于学校管理机构以及管理者,也不做硬性身份要求,只是“鼓励”吸收社会公众代表。
从以上三个方面对最新修订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进行解读后,我们不难发现,就条例内容的解读而言,目前双语学校没有会受到影响的趋势,家长们尚不必担忧。
明确深圳时政态度
事实上,目前对深圳地区而言,政策非但没有针对双语学校做出限制,反而还有给予其越来越多扶持的趋势。
深圳教育局早在2020年提出规划在每个区扶持发展2-3所优质民办学校,在深汕特别合作区等区域建设3-5个高端国际化的民办教育园区,扶持发展15-20所优质国际化的特色学校。未来5年,要新建和扶持发展35所优质民办高中。
图片来源:深圳晚报
而在9月13日,深圳市推进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建设新闻发布会举行。
在会议上,现任广东省深圳市委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市政府港澳事务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姜力琨也表示:
“进一步在教育、医疗、文化旅游等领域扩大对港澳开放,支持前海引入港澳和国际一流高等教育资源,建设一批优质港人子弟学校和外籍人员子女学校。”
总结看法
结合条例的解读及深圳目前政策的态度,家长对于深圳地区的双语学校的发展真的不需要过于焦虑。
从某种程度上讲,深圳未来要做的事情是,一方面响应政策,保证传统教育的公平化、普惠性,另一方面积极推动大湾区建设,让深圳成为国际教育精品化、多样性的聚集地。
深圳作为整个大湾区中非常核心的一环,既然已经明确提及了对国际学校的支持态度,那大家对于城市绿洲、梅沙书院、哈罗礼德等双语学校的未来,心理都该有杆秤了吧?
最后为大家奉上深圳热门双语学校概况一览:
如果有家长对国际学校感兴趣,想要了解更多情况的,或者是不清楚该如何选择合适孩子的学校的,又或者是已有心仪的学校,却不知道该如何申请及做准备的,欢迎添加升学小助手微信,我们会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量身定制学校申请计划,帮孩子挑选最合适的升学方案!
请扫码后添加小助手即可咨询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每天限50个名额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