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网

繁体

​教育评论:发挥教师职称评审的激励功能

2021-09-17

关注

近段时间,各地都在紧锣密鼓地组织教师职称评审工作。据一名中学教师反映,在他们学校,“市级优质课”奖励不如校级优秀安全管理员、县计划生育先进个人积分多,花钱买来的国家级、省级课题和论文都能加高分,导致一些课堂教学水平高、教学成绩优异的教师名落孙山。这也让许多教师心生疑惑:讲课水平高的教师与相应的职称无缘?

按照职称制度设计的初衷,职称应当是对教师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的肯定,而课堂教学水平又是教师业务能力的重要体现。按理说,评上什么级别的“职称”,就应该达到相应高度的讲课水平。但现实却并非如此——许多评上高级职称的老师,其职称与其业务能力和水平并不成正比,这种现象在中小学尤为明显。

受名额、指标的限制,许多学校往往采用论职排辈的评审方式,致使一些讲课水平高、教学成绩优异的青年教师晋级遥遥无期。一些学校则走上另一个极端,评职称只看教师发表的论文和获奖情况,一些专事写文章甚至买文章但教学工作一塌糊涂的教师评上了高级职称。

笔者不反对将校级优秀安全管理员、计划生育先进个人之类的荣誉纳入职称评审积分项,因为这些荣誉也代表了某些教师的付出和努力,但在权重上要科学合理,这类荣誉与市级优质课付出的努力是不可相提并论的,还不排除学校指定或论资排辈获得的可能。如果学校教师都削尖脑袋去争取这类荣誉,显然不利于调动教师提高业务水平的积极性。

再说科研成果,首先要明确中小学教师科研成果的内涵。论文、课题和著作算科研成果,教师认真研究教材、教法,上好每堂课,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又何尝不是研究成果?

笔者并非反对教师评职称看论文、看成果,反对的是只看论文和成果,不看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不问所教学生的学业成绩和发展水平。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备好课、上好课,做好常规教育教学工作,把学生培养成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而写文章、搞研究、出成果则是教师的“副业”。更何况,所谓的论文、成果要来自于课堂教学实践,并通过教学实践检验。没有深厚的教学实践作根基,写出来的文章只能是镜中花、水中月,从理论到理论,没有多少实践意义。

科技部、教育部等部门联合印发通知,要求开展以“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为内容的“四唯”专项整治行动,纠正高校、科研机构等部门人才评价体系中的功利化问题。在笔者看来,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中的不良倾向也要有效治理。

纠正职称评审中的“四维”倾向,让业务真正优秀的教师取得相应级别的职称,要打破现有的以名额、指标为限制的职称评审体系,采取“自然晋级”制度。只要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学业绩达到了某一级别的晋级标准,不用教师自己申报,经评审组织审查确认后就可“自然晋级”。这样才能让教师安心于教学工作,并最大限度激发教师研究教学的积极性。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香港教师会李兴贵中学

课程设置:香港DSE课程

学费区间:免费

快速匹配适合您孩子的学校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

立即匹配

家长关注

为你推荐

预约看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