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网

繁体

我可以既“合群”又“有个性”吗?

2021-12-01

关注


作为一所凝聚了世界各地优秀教育者的现代化学校,荟同希望与更多家庭分享宝贵的教育资源。我们相信,分享是荟同的使命,也是我们应尽的责任。


下文由荟同小学初中部主任郭歆博士投稿并发布于《蒲蒲绘馆》杂志,并转载自《荟同学校周报》解忧小站专栏。我们特此转载,与您分享她在教育道路上的思考和感悟。


本文作者:

郭歆博士

荟同学校

小学初中学部主任

伦敦大学学院教育社会学博士

• 牛津大学循证社会干预学硕士

• 清华大学高等教育学硕士


—▼—


很多家长都会有这种感觉:我希望我的孩子是有个性的;但是,又希望孩子不要“太有个性”,因为说到底,孩子还是要融入群体啊。因此,就会总有家长问,怎样才能做到两者的平衡呢?


那我们先来看看,大家一般所说的“个性”,是指什么?


对于“个性”研究最多的莫过于人格心理学,它的研究范畴就是:致使一个人有别于其他人的人格层面的因素。比如,有人敏感内向,有人活泼外向,有的孩子天生领袖气质,有的则是追随者。人格心理学认为人们行为的差异大都是一些个体因素所导致,如基因,家庭生长环境和过程等。



但是,自从“社会心理学”被开创以来,这种看法就被不断纠正。社会心理学家多次证明,在决定个人的行为时,社交和环境的因素比人格特征更强有力。他们把用人格因素来解释个人行为称为“基本归因错误”


看到这里,父母们也不要怀疑自己的基因力量,但是,一定要记住, 你的孩子的“个性”可能并不像你所想的那样一成不变。同样性格的孩子可以在不一样的环境中展示出非常不同的行为表现。所以,请不要太早给自己的孩子贴上各种性格标签,如,你就是内向/外向;你就是好动/太宅了;太懒了/小聪明……每一次的标签化,都是孩子在成长道路上的绊脚石。


▲ 郭歆博士在课堂上


但是,自由表达和发展自己的性格特点不等于没有边界和规矩。这里我们就要聊聊平衡的另一边——合群。我们一般经常用这个词来指孩子能够主动适应 Ta 所生活的那个群体。如果从学术的角度来看,其实“合群”的根基是“社会性”。


在社会心理学家看来,人之所以为人,在于我们特有的“社会性”——我们天生(或经过进化而来)的这种特性让我们可以理解他人,具有同理心,并能形成团队的合力来抵抗外在远远超过个体能力的各种危机。所以,只要是人,我们其实也都具有“合群”的本能。而这个能力正如其他能力一样都需要我们去不断练习并提升。


戴维·布鲁克斯在2011年写了《社会动物:爱、性格和成就的潜在根源》,非常形象而深刻地揭示了人类的这种社会性。这本书讲了两个主人公从出生到最后离世的一生故事,神似卢梭的《爱弥儿》,但比卢梭的故事多了更多的科学证据。书的前言这么介绍:


“这将会是你读过的最快乐的一本书,本书介绍了两位活得充实的成功人士,……令人惊异的是,这两位主人公并不是那种天生就出类拔萃的高智商人才……他们到底是怎样取得成功的?……他们拥有很好的个性。他们精力充沛,诚实坦率,值得信赖。在遭遇挫折时,他们会坚持不懈地尝试,也肯承认错误。……”(前言,第一页)


▲ 《社会性动物》及其作者阿伦森


这段描述里的不少特征都和我们说的“合群”密切相关:好个性,诚实坦率,值得信赖。其中可能比较模糊的是“好个性”。如果您细读这本书,就会理解,这里并不是指随声附和或“老好人”的那种特质。而是指对其他人的一种共情能力,能够在尊重别人差异的同时去关怀他人的能力。


所以,强调“社会性”/“合群”并不等于掩盖个性,千人一面!一个真正的“群体”,是一个包括多样性的群体。理解这个道理,就可以避免父母和教育者单纯地强调孩子们“听话”的那种合群;而是可以引导孩子理解每个人的差异,并尊重彼此差异下的共处的“合群”。


比如,如果您的孩子在家里较为自由,进入幼儿园和小学之前,您就可以开始有意地引导一些不打扰他人的规则(别人想要听老师读故事的时候,你如果觉得无聊,应该怎么做?),以及为什么要遵从学校规则的道理(老师让大家要慢走的时候,你很想跑出去,为什么不可以?)



如果您的孩子是比较敏感的孩子,您可以主动和孩子去解释一些让 Ta 担心的情景,如:班级某个孩子给他/她起了外号。那么,我们要帮助孩子去理解为什么总会有人喜欢起外号,理解这个行为背后并不是简单地有人要 “欺负”我,并指引孩子该怎么做?如,明确但不是愤怒地告诉对方自己不喜欢这个外号。(有兴趣的家长,我会推荐您去读读《非暴力沟通》以及阮胤华在践行非暴力沟通多年后,结合中国的文化和反思的力作——《爱的语言》。)


如果您是一个非常民主父母,您的孩子在家里总是拥有充分表达的自由。那么,请您也引导孩子怎么把他在家所享受到的尊重,也给到其他孩子。而不是他永远必须是“被尊重”的对象?


这些例子都是对“合群”或社会性的主动引导,但并不会影响孩子“个性”的发展。父母们其实不用太去纠结我孩子是什么“性格”,因为太早给孩子贴上性格的标签,只会限制 Ta 的发展;但是,我们也不要把所有的规矩都视为对孩子个性的扼杀,因为,人类的形成,进步的动力,甚至未来的希望都和人类区别于动物的这个“社会性”息息相关。为什么?如果您有兴趣,就读读《社会动物》这本书吧。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免费联系荟同

每天限50个名额

联系学校

提交成功后可以直接一键联系学校哦!

苏州荟同学校

课程设置:双语国际课程

深圳荟同学校

课程设置:美国课程,双语国际课程

学费区间:20-28.5万

快速匹配适合您孩子的学校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

立即匹配

家长关注

为你推荐

预约看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