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网

繁体

将体育纳入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真能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吗?

2020-10-10

关注

体育强国是新时期我国体育工作改革和发展的目标与任务。

2019年9月2日,国务院印发《体育强国建设纲要》。近日,体育总局与教育部又联合印发了《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将体育科目纳入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纳入中考计分科目,科学确定并逐步提高分值,启动体育素养在高校招生中的使用研究。

简单来说,体育课开始与升学挂钩,各科老师再也不能随意“占用”体育课了。


图源:中国政府官网截图


中学体育老师总是生病


中学有一个有趣的现象:经常能看到体育老师在锻炼,但一到上课就生病,一个学期有三四个月在感冒发烧。当然,体育老师“生病”的日子里,体育课总是被“借给”语文老师、数学老师、英语老师、政治老师......


图源:网络


这个有趣的现象背后,折射的是应试教育的功利性。

在很多老师和家长看来,中高考体育才二三十分,考核也不太严格,与“正主”科目比起来,学生在体育成绩上拉不开太大的距离,并且有些地区体育成绩还不计入中高考。因此,体育课的地位自然而然地排在了九大核心科目之后。

缩减了体育课的时间,并没有让学生进度多快,反而加剧了学习压力和紧张情绪。常年得不到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下降,一到换季就容易感冒或被传染一些流行性疾病,甚至需要住院输液,既要承受身体上的痛苦,又要承受心理上的压力,担心生病的这段期间学习进度跟不上,落后于其他同学,加剧紧张和焦虑。


老师看望生病的学生 图源:网络


而这种现象常发生在整天坐在教室学习的学生身上,他们大多不善言辞,学习成绩不算差但要更上一层楼却特别困难。相比之下,那些喜欢打球、踢球的学生,一年到头因为生病请假的次数屈指可数,也更加开朗健谈,付出努力后进步更明显。


沈阳清华万博的学生在上游泳课沈阳清华万博的学生在参加户外活动


青春期的女孩总是排斥体育课


中学阶段的体育活动多为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等竞争性比较强的项目,女生因为身体原因或性格原因并不太喜欢这类项目,自然会出现一些“排斥反应”。

再加上中学阶段男女生身体形态开始呈现差异,性别意识加强,男生扎堆的活动场所女生通常不爱去,就连跑步、跳高、跳远这类相对“中和”的体育活动,女生可能也因为身体原因或顾及个人形象而尽量少参与。

在小学,学生们最期盼的活动之一就是运动会,因为不用坐在教室写作业,不管男生还是女生都会踊跃报名比赛项目;而到了中学尤其是高中阶段,运动会上女生主动报名的人数屈指可数。

在中学阶段,也有比较开明的班主任,主动要求学生们去上体育课,甚至将学生“赶出”教室。即使是这样,很多学生到了操场也不会参加体育项目,而是坐在角落读书、背书。体育课,变相成了大部分学生尤其是女生户外自习的课堂


造成这类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两点。

一是目前学校的体育活动项目选择少,场地、设备和师资不完善。学校可适当增加一些类似体育舞蹈、健美操、体操等更受青春期女生欢迎的体育类活动,让男女生都有机会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

二是学校、家庭从小就没有向学生传输正确的体育意识。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和爱好,应该从幼儿园就开始。只有从小感受到体育运动的乐趣,长大了才能持续热爱。


在美国,孩子具备基本生活能力后父母会经常带他们出去打球、远足、攀岩、进行野外生存等活动,寒暑假还会参加冬夏令营。在学校,精通一项体育技能或代表学校参加体育比赛是一件非常光荣的事情。从幼儿到成人,体育运动伴随着美国人的一生


中美学生不同年龄段对比,图源:BCC


体育教育能培养更好的人才


二十一世纪,体育教育是中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培养全面发展的通用型人才就不能忽视体育教育。

体育教育能为学生带来什么?


健康、强健的身体是学生完成学业和发展事业的第一条件。各项体育活动从跑、跳等方面训练学生的力量、肌肉、速度、平衡性、耐力等各项身体素质,让学生有更高的免疫力对抗各种疾病。


经常在户外开展体育项目的人,能呼吸到新鲜的空气,不仅对肺好,还能使脑细胞得到更多的氧气,加速细胞新陈代谢,增强脑细胞的活动能力。同时,新鲜的空气能消除大脑的疲劳,有利于神经细胞的正常活动。

美国密歇根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花一个小时到户外接触自然,或在公园和郊外散步能使人的记忆力提高。


竞争与合作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关系,一个团队里既有竞争也有合作。

热爱体育的孩子,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意识更强。合作时互相帮助,团结友爱,共同争取集体荣誉;竞争时尊重对手,努力提升保持不被淘汰,最终导向共同进步。

在学校,良好的团队意识不仅能使学生获得比赛的成功,还能收获真诚的友谊;在职场,良好的团队意识则是个人事业成功的前提条件之一,还能收获高质量的人脉资源。


做任何一件事情都会遇到困难与挫折,孩子在坚持运动并一次次克服所遇难题的过程中,也逐步锻炼了意志力与耐力。

一件事情做到一定程度后总会步入瓶颈期,每一次进步都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身体上和心理上都会承受压力。通过体育运动培养出来的顽强拼搏的精神和坚韧的耐力,有助于孩子克服学业上的困难,在事业上攀登高峰。


体育有着其他科目不可替代的作用,体育教育带给孩子的影响是伴随其一生的,这些影响来自每一场比赛、每一次跌倒、每一个并肩作战的伙伴......在进行体育运动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包容、开放、进取等高尚的品质,影响着孩子的每一个决定、每一项事业......


将体育成绩纳入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虽然多少有些“无奈之举”的意味,但如果学校和上级部门能落实到位,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改善国内中小学生的体育教育现状,那么,计算机课程、美术课程、音乐课程改革相信也会接踵而至。

如此看来,将体育成绩纳入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也算是推动素质教育的一大进步。

那么问题来了,这与当下的中小学学业减负会不会形成冲突呢?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快速匹配适合您孩子的学校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

立即匹配

家长关注

为你推荐

预约看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