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网

繁体

一次触及青少年心灵的新闻课堂

2022-01-20

关注


中文教育一直是荟同“培养根植于中国的世界公民”的着力点,自建校伊始荟同就十分注重中文课程的建设。


中文部的老师们通过经典阅读、诗歌展、辩论赛、中国文化活动、作品集、跨学科项目等多种形式开展中文教育,教育戏剧也是荟同中文教育独特的教学方式之一。


围绕教育戏剧的理论及实践,中文组全体老师开展过多次教学研讨及分享活动。毕业于英国华威大学艺术教育博士及戏剧教育硕士,中学语文老师王笑迪博士基于多年研究及实践,为中文组全体老师分享了教育戏剧的理论及重要方法,并结合话剧《雷雨》及杜甫《江南逢李龟年》的具体文本,为老师们生动阐释了教育戏剧的方法如何与中文教育结合,打开了古诗文教学的新角度。



在小学,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的三年级语文老师江晶晶,创造性地使用教育戏剧的方式开展文言文《司马光》的教学,大大激发了小孩们对于古文学习的兴趣。


而在中学,八年级的谢安达、冯军鹤以及张画三位语文老师们在新闻单元的教学中更是大胆采用教育戏剧的方法,将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关注,通过教育戏剧的方式巧妙地融合进新闻单元的教学中,设计了既有新闻本质的深度思考,又关涉青少年当下问题的别开生面的新闻单元教学。


课程主设计老师:

谢安达

荟同中文老师

北京语言大学英文语言文学专业学士

•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电影研究专业学士

• 爱尔兰都柏林圣三一大学教育戏剧研究生在读


今天,让我们随着文章,一起探究这场运用教育戏剧理论设计的新闻课堂的魅力。


—▼—


八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是新闻单元。我们的孩子是在资讯爆炸的环境中浸泡和成长的一代,他们习惯获取新闻的方式是刷朋友圈,微博热搜,短视频等,如何让他们静下心来有动力去学习那些最最基础的新闻写作要素、特点,认识不同类型的新闻文章呢?


我们必须要给他们一个学习这些内容的理由,让他们找到学习这些知识的价值。这是我们设计这系列课程的起点。


此外,我们还藏着一份小小的野心。我们希望能带着孩子直面近些年来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青少年抑郁症和心理健康问题,帮助他们去思考如何看待人尤其是青少年所承受的压力,这些压力的来源,进而思考可能如何应对,引导他们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并且在这过程中看见生命的珍贵。


因此,我们借助戏剧框架,希望为孩子们提供足够小心的保护,让他们在虚构的故事中感受真实,在故事的境遇中表达情感,并尝试进行采访和新闻写作。


一个由《南方周末》为原型改编的新闻教育戏剧系列课程由此诞生。




《鹏城周末》编辑部故事



2014年1月2日,是《鹏城周末》创办30周年,然而《鹏城周末》的元老却显得垂头丧气。此刻,坐在台前的不再是荟同八年级的语文老师,而是《鹏城周末》的主编——方平。


▲ 谢安达老师的新闻课堂


方主编手里拿着一封信,而此刻电话铃响起,同学们能通过她谈话的内容,感受到她此刻的愤怒和无奈。


伴随着新媒体时代的来临,互联网、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等新鲜事物的出现,传统媒体人的黄金时代似乎正式宣告褪去。而老一辈新闻人践行的“正义,爱心,良知,理性”仍镌刻在每个人的脑海中。


伴随着一声叹息,她是为三十周年撰写的文章因为“敏感”而被告知不好发布而感到惆怅,还是因为眼前的这封十五岁少年的来信?


她缓缓地读出信中的最后那句话——十五年前,这个世界还没有我,会不会好一点?


而与之静止和沉默的还有教室里的同学们,他们不知道这位少年经历了什么,但这句话却勾起他们无限的沉思。 


▲ 十五岁少年晓晓的来信


在课上,同学们随着方主编一起回到了十五年前。


1999年,正是《鹏城周末》的黄金时代。从电话那头轻快的对话中,同学们能感受到副主编方平此刻的还很年轻,对报社未来的发展充满希望。


▲ 冯军鹤老师的新闻课堂


员工们聚集在一起,朗诵新年献词和主编寄语是《鹏城周末》的传统。每个人都能在其中感受到媒体人对每一份报纸的用心,而其中传递的温度,真实性,正是其报纸能畅销全国的原因。


方平也接收到报社扩版的要求,报社急需新鲜血液的加入。这一天,每位同学都成了一名求职者。


▲8D班涂静容同学撰写的求职信


报社的面试正式开始,而令人出乎意料的是,这场面试从以团队合作的方式来呈现。


面对一起高材生弑母案,同学们进行了分组讨论。从采访的角度,讨论作为记者该从哪个角度切入报道。同学们也对该社会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


“是否应该重视家庭教育?”

“学校对学生的教育应该重视学术,还是人格教育、生命教育?”

“作为好学生,是否要学会做一个好人?”

“青少年有哪些心理健康问题?”

……


▲ 同学们进行面试案例讨论与分享


顺利通过面试后,每位同学都获得了报社的入职通知书,此刻他们不再是一名学生,而是《鹏城周末》的一名记者。


在入职培训中,他们学习了新闻的不同类型——消息、特写、通讯、评论等,同时做了相应的区分。后期还学习了采访及人物特稿等新的新闻写作方式。


经过培训,时间很快又回到2013年11月,记者日这天,方主任和大家一起讨论这十几年,担任记者以来做过最有成就的事情。



▲ 张画老师的新闻课堂


“我最有成就的,还是北京奥运会现场报道那次。”


“汶川大地震时,我们到达时余震已经结束,到处都是废墟,大家心情都不好,但我们身为记者,必须记录最真实的,正在发生的事情。”


“2008年非典爆发时,我到一线调查、收集数据,采访了许多非典感染者的家属,充分了解了他们的心情。”


……


一次次的回忆分享,慢慢把同学们从初来乍到的媒体新人代入到已经从业十几年的老记者的角色中。



在同一天,在报社开设的“我是鸡汤”的栏目中,方平也收到了十五岁少年晓晓的来信与他的两个画作。有黑暗、影子和跪坐在一旁的小孩。


而这种压抑的情绪,让每一位记者都似乎感同身受。他们都十分担心,想要知道晓晓究竟经历了什么。


▲ 图片源自插画书《小小的事》


在课上,方主编让同学闭上双眼,当大家再次睁开双眼时,已回到了15年前。看着照片,方主编向记者们抛出了问题“你觉得他发生了什么?晓晓经历了什么事情?”


于是,记者们分成几个小组,通过定格动画还原晓晓的“决定性瞬间”,向观众展示晓晓可能正在经历的事件。


在一个画面中,晓晓遭受到了校园暴力,在永无止境的绝望中,他无声地传达了“什么时候这种日子才能结束”。无助的晓晓和一旁的欺凌者、旁观者产生了巨大的反差。



而在另一个画面中,晓晓在课桌前,围绕在他身旁的,是关爱他的母亲,是对他充满期盼的培训机构的老师,还有认为他不如“别人家的孩子”的严厉父亲。



当这个场景演绎时,每个人都沉浸其中。甚至有的同学感同身受,在课堂上瞬间红了眼眶。“这说的不就是我吗……”。


而晓晓经历的可能远不止这些,可能是家庭中父母的争吵,可能是在校园里被孤立….. 真正的原因我们无从得知,但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深深地体会到晓晓的无助。



在这节课上,每个孩子都产生了高度的共鸣,这也正是谢安达老师所期待的一刻,这是孩子们“被唤起的瞬间”,而与此同时被唤起的还有同学们的写作意愿。


在课后,每位同学都以自己记者的身份,给深陷泥沼的晓晓写了一封回信。


▲ 8C班王涵煦同学给晓晓的回信


在课上,记者们一起读了晓晓的来信。读完之后,全场鸦雀无声,似乎也感受到了这个少年所承受的压力和孤独。

晓晓是一个敏感的孩子,来自身边的人的压力、学业的压力、家庭的压力,让他倍感孤独。


而这也成为了记者们下一个专题的契机——他们将站在记者的角度,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撰写一篇新闻报道。


每位记者都需要准备资料,寻找采访对象,为自己的新闻报道积累素材。


8C班江致广同学在元旦假期期间前往采访深圳市龙华区中心医院副主任李医生


有的记者采访了公立学校和双语学校不同的学生,感悟其中的“压力与异同”;有的记者探讨了当下热门的“内卷”话题,重新审视教育的意义;有的记者采访了心理医生,以专业的角度剖析青少年心理问题成因;有的记者采访培训机构的青少年们,探寻那根“束缚青少年的绳索”。


在同学们最终的报道中,没有千篇一律的形式,也并非每篇都符合新闻稿的标准要求。


但在每篇报道中,他们对青少年心理问题现状剖析,却无一不展现出自己对社会问题的深度思考。


新闻报道节选

紧缚青少年的绳索

——培训机构究竟是需求满足还是一种负担?

记者:李梓平


我们都曾经站在悬崖的底端,面前是从云间垂下的无数条绳索,是一条条漫长的学习之路。而培训机构,则是这其中最多青少年选择的那条。培训机构对于青少年来说,既是牵引他们向上的绳索,也是他们身上的束缚。家长和老师为学生们垂下一条绳索,有些学生愿意自己顺着它往上攀爬,而有些却只想被别人拉着不断向上。他们被紧紧地束缚着,有时几乎喘不过气来。


我们选择赢在起点还是笑在终点

记者:章颖儿


记得在采访过程中,小温的妈妈告诉我,她当初让家里的独生女走国际这条道路就是为了让孩子能够脱离公立学校的应试教育,得到全面综合发展,让孩子拥有中西合璧的品质。而现在,为了考上一所理想的学校,小温却还是走回了“应试”的这条道路。这不禁让我们思考:到底是什么原因要兜这么一个大弯最终却似乎回到起点呢?


困在“无形之网”中的学生还能“掌控人生”吗?

记者:吴如璧

 

什么是教育?就如苏格拉底所说的:“教育的本质是唤醒,是开发你的内心。”在我眼里也是如此,教育不是把篮子装满,而是把灯点亮。教育给予学生最重要的并非知识,而是对求知知识的渴望与热情,对成长的信心,对生命的敬畏,对自己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我的妈妈不爱我,但是她爱考第一和一百分的我。”

记者:江致广

 

只要父母还不够了解青少年,那么青少年的压力来源不过是从学校布置的作业变到父母布置的作业罢了。想要根本的解决问题,就应该构建和谐的家庭关系和良好的亲子关系,让青少年在父母的帮助下逐步掌握面对各种压力的能力。


“减不掉的负”:什么是青少年心中需要的教育?

记者:韩与旁

 

教育的本质是认识世界和认识自我,从而和这个世界进行交流。“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育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它的内在价值,在于“使人成为人”,塑造完整而平衡的人格。教育就是“成为”,成为一个完善的人。面对未知的未来,只有学会如何学习和学会如何适应变化的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才。


未来的路很长,我只想在一旁静静看着

记者:贺小丹


在采访的最后,那位母亲说道:“我希望她变得更好,却又不希望她变得更好,未来的路很长,我不想过多干涉,只想在一旁静静的看着她,看她自己去选择了。

 


在近一个月的新闻单元课程结束后,同学们再次登台分享他们在《鹏城周末》担任记者时的感悟与反思。而过往的每一节课,都犹如电影般历历在目。


“这是我第一次看到老师在课堂上演戏,在第一节课上就深深吸引了我。”


“在采访以前我以为很简单,真正站在大街上想采访路人时,才感到真正的紧张。”


“定格画面的展示让我印象深刻,仿佛大家讲述的正是我们所经历的故事。”


而这些记忆犹新的回忆,也让同学原本以为枯燥无味的新闻单元学习,变得鲜活而生动起来。



这无疑是一场短暂而漫长的经历。短暂在于这只是诸多单元中的其中一个,仅仅是一段间断持续一个月的旅程。但是,课堂里不约而同的沉默、悄然湿润的眼眶、对新闻求真求实的信念呼吁,又让我们相信,这颗石子投下的涟漪,将在孩子们的心中久久回荡。


这也正是荟同中文课堂期望带给学生的成长——不仅培养中国文化和文学素养,也注目着他们心灵和精神生活的丰沛,帮助他们在书写中找到认识世界的方法,赋予自我以出口和力量。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免费联系深圳荟同学校

每天限50个名额

联系学校

提交成功后可以直接一键联系学校哦!

苏州荟同学校

课程设置:双语国际课程

深圳荟同学校

课程设置:美国课程,双语国际课程

学费区间:20-28.5万

快速匹配适合您孩子的学校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

立即匹配

家长关注

为你推荐

预约看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