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网

繁体

少年志 | 兀唐懿:我是“人类”的旁观者

2021-07-23

关注


为什么我们和欧美人的长相如此不同?

为什么说话口音会影响人与人之间的第一印象?

为什么相似的环境仍能催生出不同的文化?

为什么爱跳槽的年轻人其实是在积极融入社会?

......

对于世界万象,兀同学总是充满疑问。

她善于观察,热爱思考,有十足的耐心和求知欲,

于是她选择了“人类学”成为大学的研究方向。


在国内,“人类学”似乎有些冷门,但大部分美国学生对它并不陌生,包括哈佛在内的很多大学通识课里就有这一课程。

相比起大众眼中能赚钱、好就业的“商科”“工科”,“人类学”显得有些冷清,兀同学对此却不以为然。


我希望能以'天外来客'的眼光看待不同文化”,她这样说。



01 “仲夏夜之梦”

之所以选择“人类学”这一冷门专业,要聊到那场对我改变很大的“仲夏夜之梦”-- 哈佛中美学生领袖峰会HSYLC及到哈佛大学交流学习的HWeek。


去哈峰会前,我觉得它不过是个普通的夏令营,经历完才了解它的美妙之处:当一群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中学生、明星教授聚在一起,不同学院之间激烈的竞争、做Capstone project的团结合作、多样的课程里沉浸式探索的乐趣、还有大家在最后一起做Mission300时的惊喜和震撼...... 它热血沸腾、充满活力的氛围就足以把我们这些来自五湖四海、不同人生背景的人紧紧凝聚在一起。


犹记得当时我们以中国文化为主题做了一个project,联想到无论世界各地的同学和老师来到哈峰会在食堂吃饭都得使用筷子,所以我们便以“筷子”为切入点,探寻“筷子”在海外华人心中的地位及外国人对它的接受程度。我开始以“外人”眼光看待自己的文化群体,甚至以“外人”的身份不带立场浸入一个文化群体,试图以这样的方式了解他们背后的故事。


对于中国人来说,使用筷子吃饭不过是件司空见惯的小事,但是当其他文化与其发生碰撞时,就能够延伸出许多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在对其他国家的同伴进行采访的过程中,我发现,对于没有亚裔背景的外国人来说,使用筷子在他们看来是一件有些难以理解但是非常新奇的体验,是一种文化冲击(culture shock);而对于一些出生在亚裔家庭里的外国人来说,用筷子吃饭则是从家庭中传承下来的习惯。在国外,这是一种特殊的身份的象征,来到中国后,这种吃饭方式则令他们感受到了文化的共鸣。

Capstone Project


“仲夏夜之梦”的惊喜延续到了开学后的十一月的HWeek,我有幸在哈峰会被选去哈佛大学交换学习。第一次出国的我就来到了世界顶尖的学府,一切都那么陌生、新奇。在克服时差和文化差异的同时,我像其它的哈佛新生一样在红砖墙内抱着电脑去不同的教室上课,感受异国顶尖学府里的校园文化。HWeek给我带来了与哈峰会不一样的体验,除了需要独立、克服社恐,还有每走进一个教室,想到和我坐在一起的同学们都是层层筛选出的“天选之子”,我内心确实是敬畏的。


Harvard


这样的心态一直保持到某节课上,当我亲眼目睹哈佛学霸原来也会在课上逛亚马逊刷推特,原来他们也会因为很累而翘课在宿舍睡觉,我才突然意识到我们之间的距离并不远,卸下“学霸”的光环,他们也是一群和我一样的普通年轻人。而这些,如果不是亲身到过哈佛的校园,我可能永远无法知道,更不会意识到自己对太多东西理所当然抱着偏见、对太多人群理所当然打上“标签”。


下定决心要研究人类与社会文化的我,比起冷冰冰难以触摸到温度的数据,更喜欢实地去做田野调查、去研究部落文化、去接触我不了解的群体...... 我希望能去撕下那些贴在我心里的、无形的“标签”。

Hweek



02 Dear Stranger

可能是天生就更关注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和情感,我在上了高一后成立了“Dear Strangers”这个社团,正如社团的名字“亲爱的陌生人”,我的初衷是希望能将更多陌生人的善意汇集起来,帮助更多人。初期尝试了走班去宣讲、也尝试了在广播站做广播读信问答,但进展得并不顺利。


在某一天,我突然意识到这样等待参与太漫长了,不如主动出击。我和几个社员在同学们去饭堂的必经之路搬了些桌子,准备了一些透明的小玻璃瓶,参与者可以通过漂流瓶的形式写下自己内心的困惑或者需要帮助的问题,也可以随机挑选一个漂流瓶写下自己的回复。这样的形式参与周期短,当场就能完成,所以路过的学生也都比较积极响应,那一次“漂流瓶活动”我们收到了四十几个漂流瓶,里面匿名写了很多问题和回复。Dear Strangers的意义就在于此:“我虽然不知道你是谁,但我愿意以我的温暖来慰藉你、以我的诚恳来响应你的困惑。”

漂流瓶活动




漂流瓶内容节选


趁热打铁,我们又利用教学楼每层的白板,创建了类似校园树洞的留言墙,分每期不同的主题进行。除了供学生分享、留言、抒发情感,对学校的一些活动的建议也会被收入新哲议事会,作为主题进行探讨。而老师、校长甚至食堂的工作人员都会来看一看留言板,听听同学们的心声。


大到人类进化、国家建立,小到菜市场的文化现象,每个事件、每个决策甚至每个人背后都有其渊源,我希望能学习更多,更多元地思考而非顺从观点。选择“人类学”,不仅在于其学术知识和内容,更在于希望自己能借此开拓视野,摒弃偏见和歧视,学会对话和沟通,在矛盾中求同存异,建立一种客观处世,包容异己,充满爱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校园生活剪影





知行合一,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总结。比起在教室里对着书本学习,新哲更希望学生们能走出教室、走进自然与社会,去发掘兴趣,解锁人生的无限可能。正如北京大学人类学教授高丙中先生所言,学术并非都是大道理,研究也不仅限于图书馆。学术研究也可以一群充满好奇的人、怀着浪漫的想象到实地去生活,在体验后获得自己的故事,在探索世界的同时不断探索自己,在做更好的自己的同时建更好的世界。


-end-

感谢兀唐懿同学接受采访

文 | 排版 :Holly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免费联系新哲文院

每天限50个名额

联系学校

提交成功后可以直接一键联系学校哦!

深圳新哲文院

课程设置:AP课程,Alevel课程,IGCSE课程,国际艺术课程,其他课程

学费区间:23.8-29.8万

快速匹配适合您孩子的学校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

立即匹配

家长关注

为你推荐

预约看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