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17
知名地理科普平台
谭老师地理工作室
高考地理专题设计
精心编选综合整理
气旋是是指北(南)半球,大气中水平气流呈逆(顺)时针旋转的大型涡旋。气旋通常按气旋形成和活动的主要地区或热力结构进行分类。按地区可分为温带气旋、热带气旋和极地气旋性涡旋等;按热力结构可分为冷性气旋和热低压等。分类标准不同,气旋种类也不一样。
大气中存在着各种大小不一的涡旋,有类似江河里的涡旋运动,它们有的逆时针旋转,有的顺时针旋转,其中大型的水平涡旋,我们分别称为气旋和反气旋,即低压和高压。
气旋在北半球,空气是反时针方向运动,在南半球旋转方向则相反。中心气压最低,逐渐向外递增,空气不断流入中心,形成上升气流,也称低气压。它的直径小的有几十公里,大的有几千公里。有气旋影响时,常常容易出现阴雨、大风天气等。气旋的中心地带以上升气流为主,所以多云雨天气,而四周通常是容易干燥晴朗的下沉气流,我们所熟悉的台风就是如此 反气旋是占有三维空间的大尺度的空气涡旋。在北半球,反气旋区气流自中心向外作顺时针方向旋转,南半球作逆时针方向旋转。在天气图中,反气旋是等压线呈闭合、气压值自中心向外递减的高压区,所以又叫高压。反气旋的近地面气流在水平方向由中心向四周辐射,垂直方向的空气自上而下补充。空气在下沉过程中温度升高,水汽不易凝结。反气旋控制下的无风天气和明显的逆温层现象,也不利于大气中污染物扩散。
我国常见的气旋类型有东北气旋、锋面气旋、冷涡、东北冷涡、西南低涡等。东北气旋又称东北低压,活动于我国东北地区,是影响我国天气的重要天气系统之一;锋面气旋产生于温带极锋发展中的波动上强烈斜压性气旋;冷涡是冷性低涡的简称,即中心冷于四周的涡,其强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强;东北冷涡主要活动在我国东北地区或其附近的高空,它是能够维持3-4天或更长时间的深厚天气系统;西南低涡是我国西南地区低压涡旋系统。
气旋对天气系统的影响极大,我们生产生活中的“风雨”往往都与它有关。
热带气旋的分类
以中心最大风力分类,热带气旋包括热带低压,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台风,强台风和超强台风。其中热带低压 6-7级,热带风暴8-9级,强热带风暴10-11级,台风12-13级,强台风14-15级,超强台风16-17级。当强度达到热带暴风级或以上的热带气旋,国际上对其进行台风编号。有台风编号并登陆我国的第一个热带气旋,是我国的初台。所以这热带低压不算今年第一个台风。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等级标准
国际上以热带气旋近中心最大风力作为其强度分类的标准。我国从1989年1月1日起采用国际热带气旋名称和等级标准。国际热带气旋的名称和等级标准是:
热带低压TD(tropical depression)
近中心最大风速≤33n mile/h(风力运7级)。
热带风暴TB(tropical storm)
近中心最大风速为34~47n mile/h(风力8~9级)。
强热带风暴STS(severe tropical storm)
近中心最大风速为48~63n mile/h(风力10~11 级)。
台风T(typhoon)
近中心最大风速≥64n mile/h(风力12级及以上)。
热带气旋在世界各地也有不同的称呼: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称为台风;而在东北太平洋、大西洋称为飓风,划分成3级:
热带低压TD(tropical depression)
近中心最大风速运33n mile/h(风力运7级)。
热带风暴TB(tropical storm)
近中心最大风速为34~63n mile/h(风力8~11级)。
飓风H(hurricane)
近中心最大风速≥64n mile/h(风力12级)。
我国中央气象台将发生在180°E以西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和南海海域的热带气旋,每年从1月1日起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进行数字编号,从2000年1月开始还按照时间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31次会议通过的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地区热带气旋命名表进行命名。美国采取以英文名字来命名的办法,按英文字母顺序排列。
热带气旋发生的地区
热带气旋集中发生在西北太平洋、西北大西洋、孟加拉湾、阿拉伯海、印度洋、南太平洋等8个特定的海域。大洋西部发生的热带气旋比东部多,北半球比南半球多;发生个数以西北太平洋为最多,而南大西洋和东南太平洋至今尚未发现过有热带气旋发生。
热带气旋主要发生在南北纬各5°~20°之间,尤其是在10°~20°之间的占了65%;在高于20°的较高纬度发生的只占13%,而且都是发生在西北太平洋和西北大西洋这两个海域。
热带气旋的天气结构
热带气旋的生命史通常分成形成期、发展期、成熟期、衰亡期4个阶段。热带气旋是在比较均匀的热带海洋气团中发展起来的,所以,气压、温度、风和云的分布常常都有对称性,可以近似地把它看作圆对称的涡旋,特别是成熟的热带气旋。
通常一个发展成熟的台风,按其结构和天气现象大致可分为3个区域,即外圈、中圈和眼区。外圈又称台风大风区。中圈又称台风涡旋区,它是围绕着台风眼而分布的环状的最大风速区。从外圈进入该区后风速突然增大,最大风速常常可达60m/s,有的甚至超过100m/s。台风的中心部分称为台风眼,也称台风内圈。在台风眼区,由于气压极低,会引起海面上升,再加上风向急转,新发展的风浪和已有的风浪方向甚至完全相反,方向相反的波互相干扰,结果产生波幅很大的陡峭波,即所谓的“三角波”或“金字塔浪”,海况十分险恶,严重地威胁着船舶安全。
船舶的防台、抗台
台风是一种具有很强破坏力的灾害性天气系统,它对船舶航行和港口船舶生产作业威胁很大。为了保证安全,避免台风的袭击,除了正确使用各气象台发布的气象报告、警报及传真天气图外,还应利用观测资料测算台风,如根据涌浪、天色、云、风、气压等要素的判断海区有无台风来临,利用云和涌的特点判断台风中心方位等,帮助航海人员判断航行海区有无台风以及台风的动态,然后及时地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实施防台、抗台工作。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