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地理探究】安第斯山脉对于南美来说究竟有多重要?

2019-11-24

关注

知名地理科普平台

谭老师地理工作室

高考地理题设计

精心编选综合整理


素有“南美洲脊梁”之称的安第斯山脉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也是世界上最壮观的自然景观之一,山势雄伟,绚丽多姿。

安第斯山脉分布在南美洲的西海岸,从北到南全长8900 余千米。它濒临太平洋,北起加勒比海的特立尼达岛,南到南 美洲南端的火地岛,由几列相互平行的山脉组成,贯穿委内瑞 拉、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智利和阿根廷等 7个国家。

这条山脉既高又陡,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超过 6000米的高峰有50多座。这里不但有众多的铜矿、火山,也 常发生让人却步但又壮观非常的雪崩。

安第斯山脉属于科迪勒拉山系,这个山系从北美洲一直延 伸到南美洲,全长1.8万千米。安第斯山脉许多高峰山顶终年 积雪,位于玻利维亚西部的汉科乌马山为其峰,海拔7010米,也是西半球峰。

南 美洲以拥有众多的活火山 而闻名,这些火山就主要分布在安第斯山脉,这里 共有40多座活火山。位于 智利中部的图蓬加托火山海拔6800米,是世界上海拔的活火山。在火山区,白天白云缭绕,晚上火光冲天,景象十分壮观。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此外,安第斯山区还分布着大片茂密的森林,是亚马孙河等重要河流的发源地。它孕育了世界上最大的地下铜矿,深入地表以下1200米,庞大 的地下坑道总长超过2000千米。

从安第斯山脉发源的冰川,在阿根廷境内有13条,最著 名、最壮美的就是贝利托莫雷诺冰川,该冰川高达70米,绵 延30千米,总面积达257平方千米,仅冰壁前端就宽4千米, 高约50米。它也是阿根廷最引人入胜的自然景观。

从太空俯瞰安第斯山脉,看到的是一幅白蓝相间、清澈明净的构图:白色条状区域即是安第斯山脉,蓝色部分为太平洋。而站在它的身旁,你能瞬间领悟到“壮美”一词的全部美 学含意:高耸入云又终年积雪的山峰,城墙般厚重又洁白的冰 川,白云缭绕又会火光冲天的火山……

安第斯山脉,造物主的绝笔!

安第斯山脉局部卫星图

安第斯山脉就像是南美洲地形上的“脊梁”,横亘在南美洲西部沿海,撑起了整个南美洲,而安第斯山脉的东部地区,面积巨大,从北至南平原、高原间隔分布。从北至南分别是奥利诺科平原、圭亚那高原、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拉普拉塔平原和巴塔哥尼亚高原。其中奥利诺科平原和圭亚那高原是规模最小的两个地形单元,位于南美洲北部,赤道以北的北半球。奥利诺科平原中有奥利诺科河,河流的冲积是形成平原的重要原因。

亚马孙平原

圭亚那高原是相对古老的高原,也是南美洲第二大高原,地势由西南往东北倾斜,海拔高度在300米至1500米之间,由于外力作用时间长,总体海拔高度不高。位于圭亚那高原的“安赫尔瀑布”是世界上落差最大的瀑布,垂直落差达979米。圭亚那高原以南是亚马孙平原,主要由亚马孙河冲积而成,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冲积平原,总面积达560万平方千米。赤道横穿亚马孙平原,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形成终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分布区,被誉为“地球的肺”。

奥利诺科平原、圭亚那高原和亚马孙平原

亚马孙平原以南是巴西高原,巴西高原的总面积也达500多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除了南极冰盖以外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也是一个古老的高原,经过长时间的外力风化侵蚀,海拔高度不断下降,目前平均海拔不足1000米,是一个相对低缓的高原。巴西高原以南是拉普拉塔平原,总面积150万平方千米,其面积仅次于亚马孙平原,位居南美洲第二位,其中60%的面积都位于阿根廷境内。拉普拉塔平原南部地区的潘帕斯草原是世界著名的大牧场放牧业分布区,这里生产的牛肉远销欧洲。

巴西高原和拉普拉塔平原

拉普拉塔平原以南是巴塔哥尼亚高原,巴塔哥尼亚高原位于南美洲东部的最南端,总面积约为67.3万平方千米。巴塔哥尼亚高原虽然东临大西洋,但是气候却十分干旱,主要原因是该地地处西风带控制区,而巴塔哥尼亚高原又位于安第斯山脉的东侧,处盛行西风带的背风坡,降水稀少,属于干燥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地表多分布荒漠自然带。

巴塔哥尼亚高原

气候是一个地区大气的多年平均状况,通常会表现出相对稳定的气候特征,气候的形成受到包括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大气环流、地形状况、洋流、下垫面以及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安第斯山脉位于南美洲西侧,总体上呈南北走向,走向基本上和南美洲西侧海岸线一致,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南北总长度约为8900千米,东西平均宽度约为300千米。

安第斯山脉属于巨大的褶皱山脉,是由于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之间相互碰撞挤压而隆起形成的,由于板块之间巨大的挤压力,使得安第斯山脉的平均海拔高达3660米,许多山峰海拔都在6000米以上,被誉为“南美洲的脊梁”。安第斯山脉对于南美洲的气候有着巨大的影响,首先,安第斯山脉山区由于海拔高,气温低,所以形成了终年低温的“高山气候”。

其次,由于受南北走向高大的安第斯山脉的影响,使得安第斯山脉东西两侧的气流很难逾越山脉而影响另一侧。所以南美洲的气候分布以安第斯山脉为界,分为东西两部分,存在明显的气候差异。安第斯山脉西侧地区距离太平洋沿海距离较近,所以气候呈现南北延伸,南北更替的条带状分布。从低纬至高纬依次分布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

在安第斯山脉以东地区,位于赤道附近的亚马孙平原地区,是世界上“热带雨林气候”最大的分布区,安第斯山脉阻挡了来自大西洋的信风,使得大量降水都落在亚马孙平原中。从亚马孙平原往南,依次分布着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亚热带湿润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南美洲南端东侧的巴塔哥尼亚高原,由于位于安第斯山脉以东,地处盛行西风带的背风坡,降水稀少,形成温带大陆性气候,自然带是温带荒漠带。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快速匹配适合您孩子的学校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

立即匹配

家长关注

预约看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