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网

繁体

【专题突破】影响气候形成的因素及主要气候判别(高中地理),务必掌握

2019-12-17

关注

知名地理科普平台

谭老师地理工作室

高考地理题设计

精心编选综合整理



影响因素

对气候(气温、降水)的影响

太阳辐射(纬度位置)

决定热量带

影响因素

对气候(气温、降水)的影响

大气环流

气压带

赤道低气压带——盛行上升气流,易成云致雨,多阴雨天气副热带高气压带——盛行下沉气流,多晴朗、干燥的天气副极地低气压带——盛行上升气流,易成云致雨,多阴雨天气

风带

信风:一般温暖干燥,但如果是从海洋吹向陆地,则温暖湿润西风:温凉湿润,易带来阴雨天气极地东风:寒冷干燥

[特别关注]

(1)分析气候的区域差异要抓住主导因素,如南北差异重点考虑纬度和大气环流因素,东西差异优先考虑海陆和洋流因素,局部差异首先考虑地形因素。


(2)分析每种因素的影响时都要落实到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上。


1什么因素会影响气候

纬度位置。通常情况下,赤道地区降水最多,两极附近降水最少。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较多,西岸降水较少。


海陆分布。温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较多,内陆地区降水较少。


地形地势。通常情况下,山地迎风坡降水较多,背风坡降水较少。


洋流因素。暖流对沿岸地区气候起到增温、增湿的作用。如西欧海洋性气候的形成,就直接得益于暖湿的北大西洋暖流。寒流对沿岸地区的气候起到降温、减湿的作用。如大陆西岸的寒流(南半球)对澳大利亚西海岸、秘鲁太平洋沿岸荒漠环境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人类活动。通过改变地面状况,影响局部地区气候。如人工造林可使局部地区气候有所改善,任意砍伐森林可使当地气候恶化。此外,人类活动还可形成热岛效应等。全球变暖就是由人类活动造成的。


一、影响气候形成的因素

影响气候形成的因素主要有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地面状况、洋流和人类活动等。


1.太阳辐射是大气运动的根本能源。

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异及同一地区的季节变化主要是由于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分布不均及随时间变化的结果。


地表太阳辐射分布规律是从低纬向高纬递减。同一个地区冬冷夏热的气候变化也主要是由于冬季获得太阳辐射少、夏季获得太阳辐射多的缘故。


2.大气环流:大气环流在气候的形成中具有双重作用,一方面它调整全球热量和水汽的分布,影响各地气候;另一方面,它本身也是一种气候现象。


三圈环流不断地把纬度较低地区的热量输送到高纬地区,调节和平衡低纬地区和高纬地区的热量差异。


气压带和风带对降水量的影响很大。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及其移动对中纬大陆西岸气候的形成起着决定性作用,例如大陆西岸地中海气候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冬雨夏干的气候特点。


季风环流是大陆东岸因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一种大气环流,同时季风环流本身就是一种气候——季风气候。


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夏季陆地上形成低压,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带来丰沛的降水;冬季陆地上形成高压,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形成的陆风比较干燥,降水较少。


3.地面状况:地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和水源,地面状况不同,直接影响到大气中的水热状况。


比热容主要影响到气温变化的大小、海陆风和季风的形成;海陆位置主要影响降水量的多少和温差大小;地形因素影响水热分布;地面反射率影响着地面获得太阳辐射能的多少。


4.洋流:暖流对沿岸气候起增温、增湿作用;寒流对沿岸气候起降温、减湿作用。


北大西洋暖流对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起增强作用;秘鲁西岸由于受秘鲁寒流的影响,在这里分布着世界上最典型的热带沙漠气候。


另外,暖流对马达加斯岛东南部、中美洲东北部、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也起着重要作用。


5.人类活动:人类影响和改变了大气成分和水汽含量,从而影响气候的形成和分布。


另外,由于人类活动影响了下垫面性质,从而引起局部地区气候的变化,形成局部地区的小气候,如城市热岛效应等。


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越来越大,人类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CO2加剧了地球上的温室效应。


一个地区气候的形成是各个影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五个影响因子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共同决定着一地气候的特点和成因。只有对影响气候形成的各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准确地确定一地气候类型的特点及成因,也才能更加准确地判定某种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


在分析影响气候形成的因素中,要特别注意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因为大气环流是形成气候的重要因素。


在太阳辐射相同的条件下,大气环流成了决定一地气候的基本因素。这也是近些年高考中考查的重点内容。


另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越来越大,甚至造成气候的非正常变化。因此,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二、主要气候类型的判别

我们通常依据“以温定带”和“以雨定型”的方法对气候类型进行判别,也就是根据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来判别。


但以下几种气候类型在判别过程中容易混淆,下面对其进行简要分析。


1.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

从气温来看,这两种气候都是全年各月均高温;从降水来看,两种气候都有明显的干季和湿季,因此较难区分。


我们对其进行判别可主要依据以下三点:

一是降水量的多少。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较多,且降水最多的月份可达到600mm以上;热带草原气候降水量相对较少,降水最多的月份在400mm以下。


二是雨季集中的程度。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有突变现象;热带草原气候降水有渐变现象;


三是气温差异。热带季风气候温度波动较小;热带草原气候在雨季到来之前有明显的热季。


2.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这两种气候类型的共同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对其进行判别可主要依据以下两点:

一是看最冷月气温。亚热带季风气候最冷月气温在0℃以上;温带季风气候最冷月气温在0℃以下。


二是看雨季长短。

亚热带季风气候雨季长;温带季风气候雨季短。


3.温带海洋性气候与温带大陆性气候

主要依据以下两点对二者进行判别:

一是看最冷月气温。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冷月气温在0℃以上;温带大陆性气候最冷月气温在0℃以下。


二是看降水的季节分配。

温带海洋性气候各月降水分配较均匀,冬雨稍多;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且各月降水较少。


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考查通常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给出气温图和降水图,要求读图分析判定其类型、特点、成因和分布;


另一种是给出某种气候的分布区域,要求判定其类型、特点和成因。


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判断

1.热带气候类型

气候类型

分布规律

典型地区

气候成因

气候特点

热带雨林气候

南北纬10°之间

亚马孙河流域、刚果河流域、印度尼西亚

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

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草原气候

南北纬10°~南北回归线之间

非洲中部、巴西南部、澳大利亚大陆北部和南部

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干、湿季明显交替

热带季风气候

北纬10°~北回归线之间大陆东岸

亚洲中南半岛、印度半岛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全年气温高,旱、雨两季分明

热带沙漠气候

南北回归线~南北纬30°之间的大陆内部和西岸

撒哈拉、阿拉伯半岛、澳大利亚中西部

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

全年干旱少雨

2.亚热带气候类型

气候类型

分布规律

典型地区

气候成因

气候特点

亚热带季风气候

南北纬25°35°之间的大陆东岸

我国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冬季低温少雨,夏季高温多雨

地中海气候

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

地中海沿岸

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3.温带气候类型

4.亚寒带和寒带气候类型

气候带

气候类型

分布规律

典型地区

气候成因

气候特点

亚寒带

亚寒带大

陆性气候

北纬50°70°之间的大陆

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

全年受极地气团控制

冬长严

寒,夏

短温暖

寒带

苔原气候

北半球极地附近的沿海

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冰洋沿岸

纬度高,太阳辐射弱,受极地气团或冰洋气团控制

全年严寒

冰原气候

南北半球极地附近内陆

南极大陆、格陵兰岛

纬度最高,太阳辐射弱,受冰洋气团控制

全年

酷寒

高原和高山气候

高大的山地、高原

青藏高原、南美安第斯山脉

地势高,地形起伏大

气候垂直变化明显,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特别提示】非地带性气候类型的分布

(1)远离赤道的热带雨林气候(“来自海洋的信风+地形迎风坡+沿岸暖流”)


马达加斯加岛的东侧、澳大利亚的东北部、巴西东南部沿海和中美洲的东侧等地,虽然远离赤道,却形成了热带雨林气候。这些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出现在南北纬5°~25°信风带大陆东岸及热带海洋中的岛屿上,它们均处于来自海洋的信风的迎风地带,东侧附近海域有暖流经过,再加上地形的抬升,形成地形雨,因而发育成热带海洋性雨林气候。


(2)赤道地区东非高原的热带草原气候(“地势高”)


大约在5°N~10°S之间、38°E以东的东非高原上,虽位于赤道附近却为热带草原气候而非热带雨林气候。大部分地区全年降水量不超过1000毫米,仅在山地高原迎风坡和维多利亚湖区等部分地区年降水量约为1000毫米~1500毫米。形成原因是地势高,气温低,降水少。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3)南亚的热带沙漠气候

这一地区为塔尔荒漠,又称印度荒漠,包括印度河流域的印度西部和巴基斯坦东部干旱区。虽然处于南亚季风区并与世界降水量最多的乞拉朋齐分别在印度半岛北部平原东西两侧,却形成鲜明对比,年降水量仅为75毫米~150毫米。


(4)西风带内的南美洲巴塔哥尼亚高原的温带大陆性气候(“西风带但处于山脉的背风坡”)


同纬度西侧太平洋沿岸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巴塔哥尼亚高原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的形成原因是南北走向的安第斯山脉雄踞其西侧,阻挡了西部暖湿的西风气流,成为西风带背风雨影区。


(5)南北美洲西海岸的各种气候

南北美洲西海岸各种气候的分布范围仅局限在沿岸地区的狭长地带,形成南北延伸、南北更替的分布特点。主要原因是受到南北走向、雄踞美洲西侧的科迪勒拉山系的限制,各气候带不能向东延伸。


(6)南半球缺失苔原气候和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原因在于南北半球海陆分布不同。在南半球55°~65°的纬度地带大部分是海洋,所以缺失苔原气候和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7)大陆东岸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如澳大利亚东南部及新西兰南北二岛、智利火地岛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快速匹配适合您孩子的学校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

立即匹配

家长关注

为你推荐

预约看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