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网

繁体

40%的北大新生认为活着没有意义?警惕“空心病”正在毁掉这一代孩子

2021-04-12

关注

  作者|泡芙


“我不知道自己是谁,不知道自己为谁而活,我好像完全没有自我……”


你知道这样巨大的迷茫和空洞,已经侵袭了多少孩子的内心吗?


北大精神科医生徐凯文摆出了这样一组数据:在北大一年级入学的新生里,包括本科和研究生,有30.4%的人厌恶学习,40.4%的学生认为活着没有意义。


北大清华,中国地位最高的学府,是多少惊才绝艳的人才成长之地,多少孩子心中的神圣殿堂,又是多少鸡娃的父母做梦都希望孩子能进去的地方?


可是,正是这些全中国最优秀的年轻人之中,宛若传染病一般的空心病正在迅速蔓延。


听起来有些危言耸听,但只有听到这些孩子们的内心话,才能体会到他们内心的痛苦。


在徐凯文的个案案例中,有同学说:


“我感觉自己在一个四分五裂的小岛上,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要得到什么样的东西,时不时感觉到恐惧。19年来,我从来没有为自己活过,也从来没有活过。


“我不知道为什么要活着,我总是对自己不满足,总是想各方面做得更好,但是这样的人生似乎没有头。


“我的世界是一个充满迷雾的草坪,草坪上有井,但不知道在何处,所以有可能走着路就不小心掉进去了,在漆黑的井底我摔断了腿拼命地喊,我觉得我完全没有自我。这一切好难。”


很难想象,这些优秀、自律、成绩好的孩子,内心却像是一张蜘蛛网,看上去密密麻麻坚韧无比,实则一戳就破,且一直在承受着渐渐被腐蚀的痛苦。


这一届孩子,正在以不可忽略之势掉入“空心病”的深渊中。


多少孩子,活成一座孤岛


什么是空心病?


徐凯文医生将其成为“价值观缺陷所致心理障碍”。


《阳光普照》里的“完美儿子”阿豪,品学兼优、前途光明。


弟弟尊敬他,同学爱慕他,父母信任他。


可这样一个人,却在某一个夜晚,决绝奔赴死亡。



所有人都要问一句:为什么?


这样看起来花团锦簇、并无遗憾的人生,在阿豪的眼里,却是一场一个人的电影。


身处人群拥挤之中,可他却满是孤独。


他的优秀,并非自己所愿,而是父母给予的使命和压力:“你不能停下来,弟弟不成器,只能靠你了。”



他活着,却不是为自己而活;他拼命努力奋斗着,却看不清人生的方向。


这才是“空心病”最可怕的地方:那些看似优秀的孩子,内心却是价值观的缺失。


我们现在的教育,正在势不可挡地侵占孩子的所有时间和心力,消磨着孩子的灵魂力和生气。


“他们为了获得成就感而努力地生活、学习和工作,但是当他发现所有那些东西都得到的时候,内心还是空荡荡,就有了强烈的无意义感。


这一代孩子们,承受着空前的学习和竞争压力,也背负着父母深厚的期望,逐渐变成塞满父母理想的一具躯壳,失去了自我和灵魂。



父母对于孩子情感的忽视,就是一种精神暴力,切断了和孩子之间心与心的交流和情感的链接。


他们看似优秀努力,实则缺乏安全感、存在感和归属感。


久而久之,孩子就成了“空心人”。


别让我们的孩子,活成一座孤岛。


父母要摒弃过分焦虑

和孩子建立情感链接


当代父母焦虑指数不断攀升的典型表现就是,我们逐渐将自己的理想自我投射到孩子身上。


在将孩子塑造成理想自我的过程里,对孩子的情感关怀却逐渐缺失。


想要培养孩子“成人”,就要躲开这些容易导致“空心病”的陷阱。


首先,扔掉控制欲。


弗洛伊德曾说过:“成长的主要动力,来自和父母的分离。”


可是很多时候,因为父母的绝对权威,我们总是容易把孩子看成自己的所属物,打着“为你好”的名义,行控制之事。


大到人生方向,小到今天穿什么袜子,把孩子牢牢掌控在自己的视线之下。


可失去了自由的孩子,也就失去了自我独立的灵魂。


每当我们对孩子有所要求时,先想一想:这到底是真的为了孩子好,还是在满足自己的控制欲,或是在将自己的理想自我强加在孩子身上


也许我们无法完全避免不这样做对孩子的担心,但我们至少多和孩子有些平行的沟通与交流,允许他有机会体验小脚丫无束缚的自由感,理解他不愿意睡觉也许只是想和父母多玩一会儿的小心情,同意他宁愿饿着也愿意多吃的决定……我想这才是孩子发展自我感受的开始。


先解决父母的问题,才能解决孩子的问题。


另外,父母一定要和孩子建立牢固的情感链接。


儿童精神病学家温尼科特说:“抚养一个孩子成长为情感健康、可与他人形成健康连接的成人,需要父母给予一定量的情感互动、共情和持续的关注作为燃料。”


面对孩子时,一定要做到:及时回应、时时关注、深度陪伴。


让孩子感受到,无论何时他回头,父母都在身后;


无论经历什么困境,他都不是一个人。


父母的陪伴、关注和爱,是孩子人生中最重要的财富和力量。


父母的倾听、理解和信任,也是孩子的成长中最充沛的养分。


感受到被爱的孩子,心才不会变空。


帮助孩子寻找自我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就如同莫言所说:分数、学历、甚至知识都不是教育的本质。教育的本质是启发,是点燃,是感化,是激励,是热爱,是对孩子人格修养的塑造,和身心的关怀。


我们要做的,是把孩子送上人生的船,为他指明方向。而路上的坎坷和艰险,和人生的方向盘,终究握在孩子手里。


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对自己的人生有想法,有的孩子会因为自己本身没有想法而亦步亦趋地跟在父母身后,等到自己长大了才发现以前做的这些事都不是自己感兴趣的进而变得浑浑噩噩。


对于这样的孩子,父母们要和他们多多聊天以及多多观察他们的行为,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兴趣、特长所在,鼓励孩子走出去多做尝试,从而找到自己人生的方向和活着的价值。


这很可能是一个不断试错、反复尝试的过程,希望父母们不要操之过急,给孩子多点耐心、多点引导。


首先,从小我们就要给孩子自由,从感官到思想,允许孩子自由行动和思索,在不断的体验中,他才会建立起自我的概念,逐渐明白自己是什么样子的。


另外一个,就是要提供机会让孩子去做事。做事,必然会有成功和失败的时候。在不断做事的过程中,孩子慢慢会发现自己喜欢什么、擅长什么,逐渐明确自己人生的方向。学习只是帮助孩子达成他人生目标的手段,学习成绩更不是人生的目的。


再有就是,在安全的范围,从小就要让孩子自己学习做选择,并教导他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人生总是面临各种选择,孩子在不断选择过程里,会不断尝到甜头和苦头,也会不断做调整。这样,不仅家长比较轻松,孩子也会成长得有主见,更能主宰自己的人生。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父母和孩子之间唯一能聊的话题好像就只剩学习。


我们不关心孩子快乐与否、不关心孩子今天在学习有没有交到新朋友,只关心孩子考了多少分、有没有退步、作业写完了没……


“空心”的孩子,是被空心的社会养出来的。


诚然,父母的焦虑,是时代洪流下不可避免的竞争焦虑和对孩子的担忧。


但这些种种,不都应该建立在孩子的健康成长之上吗?


《你好,李焕英》的一句台词不知戳中了多少人的心:“我的女儿,我只要她健康快乐就好。”



天下所有父母,没有人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快乐。


所以,不妨放慢一些步伐,多一些和孩子的情感交流。


用为人父母与生俱来的爱和包容,填满孩子的内心世界,为他构建一个充满爱的人生。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快速匹配适合您孩子的学校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

立即匹配

家长关注

为你推荐

预约看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