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网

繁体

勤学苦练就能铸就天才

2021-04-22

关注

勤学苦练就能铸就天才

王营

人们通常认为,数理头脑、音乐才能及良好的口才都是从“娘胎”里带来的;对生物学家来说,他们更愿意相信,天才存在于人们的基因中。然而,美国遗传学作家戴维·申克却坚信,勤学苦练就能铸就天才。

申克说,若能把握环境的影响,人们就可以跨越所谓的先天局限。比如音乐才能,许多人对他说,“我生来就没有音乐细胞”或者“我是个音乐天才”。实际上,没有谁生来就是天才。所有的人生来都具有音乐音调方面的潜质。在讲声调语言的国家,如汉语,人们的音调很难掌握。但由于音调在日常交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人们就能轻车熟路地使用它。

有一种看似很有道理的观点认为,某些民族在特定体育活动中具有遗传优势。现在,这种观点也受到了申克的质疑。在他看来,肯尼亚马拉松选手的成功要归结于固有的长跑传统,因为许多肯尼亚的儿童从幼时起,每天就要长跑8到10公里。他说:“田径运动员中流传着这样一个笑话:世界其他国家怎样才能消除肯尼亚人在长跑方面的优势?答案是,给他们买校车。”

申克的研究结论无疑为教育带来了一种乐观的理论:只要为孩子提供适宜的成长环境,培养他们勤学苦练的精神,孩子就可以成为某一方面的天才。

现在的家庭大多数仍然是独生子女家庭,祖辈、父辈两代人围着一个孩子转,孩子想要天上的星星,父母也要想方设法摘下来,对孩子百依百顺,言听计从。这种以“溺爱”为特征的家庭环境,不但造就了一大批以自我为中心的“小皇帝”、“小公主”,而且培养了孩子过分依赖别人的懦弱性格。

有的家长则反其道而行之,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今天让孩子学钢琴,明天让孩子练书法,什么都想学,什么都浅尝辄止,由于没有培养孩子勤学苦练的精神,非但没有把孩子培养成某一方面的天才,反而因此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事实证明,家庭教育中对孩子勤学苦练精神培养的缺失,过分地溺爱或者过高的期望,盲目攀比,是导致大部分孩子平庸的主要原因。

学校教育中,由于“减负”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导致部分学校和教师谈“负”色变,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时,不敢让学生勤学苦练,认为培养学生刻苦学习的精神就是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从而导致教学质量下滑。其实,“减负”和勤学苦练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勤学苦练是一种优秀的学习品质,学生一旦具备了这种品质,不但能为自己的成长打下基础,而且能够实现是更高层次的“减负”。

人的先天禀赋是有差别的,有的人天资聪明,在某些方面反应快;有的人看上去很愚钝,在某些方面反应慢,但在其他方面的表现不一定差。无论多么聪明的人,如果不能做到勤学苦练,就很难成为天才。因此,看一个人能否成才,不要看他表面是否聪明,而要看他内在是否具备勤学苦练的良好习惯。

曾国藩小时候,因为天赋不高,为了背会一篇文章,不知要背多少遍才能记住。有一天晚上,曾国藩又在背诵一篇文章。这时候有一个小偷来到他家并潜伏在屋檐下,好等待曾国藩背诵完睡下后,趁机偷点东西。于是他就在那儿等呀等,时间已经过了好几个时辰了,都听见了鸡叫的声音了,估计天也快要亮了。曾国藩还在一遍遍地背,没有睡的意思。小偷实在是不耐烦了,大怒,跳了出来,走到曾国藩的面前,怒气冲天地说:“你笨到这种程度还读什么书呢?”说完,他便很流利地将这篇文章背诵了一遍,扬长而去。

这个故事让人不禁为这个小偷的聪明才智而惋惜,同时也为曾国藩的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所感动!小偷非常聪明,听几遍就会背,至少要比曾国藩的智力强十倍甚至百倍,但曾国藩凭着他那份锲而不舍的精神,最终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就连毛主席都佩服他。而那位小偷,最终还是小偷,湮没于历史的长河之中,不为人所知。可见,勤学苦练的确是一个人成才必备的优秀品质。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快速匹配适合您孩子的学校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

立即匹配

家长关注

为你推荐

预约看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