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网

繁体

我们从西方教育借鉴什么?

2021-05-05

关注

我们从西方教育借鉴什么?

王营

中西方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决定了我们不能完全照搬西方教育模式,从我国国情出发,以下七个方面还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1、增加教育投入,减小班额。

西方国家从小学到高中每个班一般都是额定20人,一个班十五六个人则很常见。国内除了偏远山区学校学生少之外,每个班都在30人以上,一个班四五十人的比比皆是。

20人和40人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20人至少意味着一个学生每堂课都可能被提问,一个班40人有一半被提问就不错了。如果不小心一个学生总是不被提问?学生心里会怎么想?是不是很受打击?

大班额是影响教育质量提高的直接原因。造成大班额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教育投入不足,教室匮乏,师资紧张,学校不得不实行大班额;二是办学水平存在城乡差别,择校风愈刮愈烈,大量农村学生涌入城市,造成城市学校班额过大。解决的办法是:教育立法,严禁学校超班额招生;增加教育投入,解决校舍、师资紧张的问题;实行划片招生,城乡均衡配置教育资源,推进教育公平。

2、取消班主任,实行班级自主化管理。

西方学校没有班主任。在国外最好不要问孩子的班主任是谁,因为这会让孩子很难回答。从小学到高中,学生往往都不知道班主任是谁,每天只有校方管理人员来点点名,还时常更换。

设立班主任,在我国有很长的一段历史,班主任在学生教育和成长的过程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但是,班主任作用的发挥,也有一定的局限,设了班主任,课任老师会片面地认为,管理班级、教育学生是班主任的事,与已无关。其实,教育学生是所有老师共同的职责,如果每位课任教师都把自己当成班主任,尽自己教育和管理学生的职责,形成合力,教育效果会更好。

没有班主任,班级管理怎么办?可以成立班级学生自治组织,放手让学生自我管理。这样做,既可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又可以锻炼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

3、放松课堂纪律要求,改革课堂组织形式。

中国的班级学生多,一个人有点小动作全班受影响,于是只好严格要求:小学干脆就让所有的学生手背到后面,老老实实、规规矩矩地听课;初中和高中老师也必须一遍遍地要求学生齐刷刷坐好,上课的学生就紧张得像士兵了。这样一来纪律保证了,孩子的天性也被抹杀殆尽了。

寓教于乐也是中国教师的追求,不过40人的大课堂,怎样寓教于乐?只能靠老师的独角戏。小班型就不一样了,桌子围成一个或者两个圈,每面排两排中间就可以表演,每个孩子都可以施展自己的天赋。

在大班额现实不能改变的情况下,课堂上,教师是否借鉴一下西方的教学理念,放松一点课堂纪律要求,给学生留一点自由发言、讨论的时间?教师能否走下讲台,关注一下学生的学习状态,并参与学生的讨论?是否可以改变一下目前“插秧式”的课堂组织形式,设立学习小组,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4、减小课外作业量,为学生留下自主发展的空间。

西方国家的学校也要给学生留作业,但作业量比较小。加上学生一般下午1点钟就放学回家了,下午有足够的时间做作业,作业压力几乎没有。中国的学校全天上课,傍晚放学还要留作业。孩子们晚上要应付补课和作业,奋战到半夜也常常做不完。

没有作业压力,学生在课余就有充足的时间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或者多读一些喜欢的课外书,或者就感兴趣的课题进行探究,或者发展一些艺术方面的特长。与西方学生接触,感觉他们爱思考,性格活泼,懂得东西特别多,中国许多学生只会考试,几乎别无他长。

5、吾爱吾师,更爱真理。

中国的孩子被要求要尊敬师长,上课不得顶撞老师,见了老师要主动问好甚至行低头礼。说老师讲错了是最大的忌讳,如果让老师下不来台的话,会被严肃批评。老师讲课都会直接告诉学生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一个问题,答案一二三四五清清楚楚,背下来考试填上就可以得满分。不幸的是,时间和时代一变化,很多答案也变化了,学生会感觉当年上学被骗了。

西方学校师生是朋友关系,老师和学生见面像朋友。学校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意见和观点。学生在老师提示下思考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美国甚至连南北战争这样的问题都要学生给出自己的观点,考试答出核心观点就可以得满分而不必面面俱到。久而久之,西方学生学会了思考,遇事爱动脑筋。而99%的中国留学生刚到国外都很不适应,因为他们习惯于照本宣科,习惯于老师给的现成答案,如何思考还需从头学起。

尊敬师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尊敬并不意味着一昧盲从,尤其在真理面前,师生之间应该是平等的。新课改要求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就是破除传统的师道尊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学会思考,培养学生追求真理的精神。

6、改革家长会组织形式,因材施教。

参加西方国家的家长会,家长要和课任老师一个一个面对面过筛子似的进行私密交流,详细掌握自己的孩子每门学科存在的问题及以后如何改进等等。参加了一次家长会,孩子的情况尽在掌握。更为重要的是,像初升高之类的家长会,所有课任老师会针对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和特长,集体对家长提出孩子下一步学习的参考意见,实际体现了因材施教。

中国的家长会是开大会。首先班主任总体介绍班级情况,然后课任老师继续蜻蜓点水似的补充。不留神说出一个差生的名字,差生的家长还得自报家门。家长丢了面子,一窝火回家就给孩子脸色看。精神刺激在传递,问题依旧是问题,多数学生没受益。

家长会不是学校的新闻发布会,也不是班主任、课任老师的自我展示会,更不是批斗会,召开家长会的目的是让家长掌握学生在校学习情况,家校联合,共同解决学生在学习和成长中遇到的问题。因此,建议学校家长会尽量减少开大会,多开一些教师和家长面对面交流的小型会议。

7、走出校门,在实践中学习。

中国的学生学习的场所大多在教室里,集体外出活动少之又少。西方国家的孩子每学年至少要被安排一次旅游,相当于边走边学习地理和历史。奥地利等一些发达国家每年要安排两次,费用全部由国家支付。意大利等一些国家虽然需要家庭支付,但费用也不多,五六天的旅游一百二三十欧元就够了,是一个家长月工资的十分之一。贫困家庭的学生,旅游费用加上书本费和体育课的服装费,每年可报销1000欧元。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书本知识只有和实践结合起来,才能变成有用的知识。而在我们国家,别说外出旅游,即使短距离的郊游,也没有人敢组织,原因是学校没有这方面的经费,大多数家庭也无力承担;更为重要的是,没有学校愿意触摸“安全”这根高压线,组织学生外出,出了安全事故,学校和老师是要承担责任的。新课程虽然要求学生参加社区服务,走出校门,参加社会实践,开展研究性学习,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些活动也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

参考资料:《中西方中小学教育的十大差别》(培文)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快速匹配适合您孩子的学校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

立即匹配

家长关注

为你推荐

预约看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