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网

繁体

​现代文应重视学生阅读主观感受的考查

2021-05-18

关注

现代文应重视学生阅读主观感受的考查

王营

按理说,谁写的文章谁应该最有发言权,还有谁比作者更了解自己的写作意图,更理解文中的每句话、每个词语的含义吗?就像论文答辩一样,拿作者的文章去考作者自己,如果答不上来,肯定会被认为是天大的笑话。然而,这样的笑话却实实在在地发生在高考语文试题中。

日前,一篇博客《我的文章成了高考题,而我却不会做》在网络上点击率颇高。这位博主写的文章《寂静钱钟书》被选为福建省高考语文阅读题,作者提笔试做,总分15分只拿了1分。博客作者说,出题老师比我更好地理解了文章意思,把我写作时根本没有想到的内涵都表达出来了。比如一道题是“请简要分析加点词语‘格调’的内涵”,作者说:“写到那里,顺手就用了‘格调’一词,哪有多少丰富的内涵啊!”

无独有偶,一位“80后”作家也做了以自己文章为材料的中学语文阅读题,8道题只做对了3道,甚至选错了“画线句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选项。还有一位上海语文特级教师,做过不少以自己文章为材料的语文阅读题,同样“不及格”。

“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作者自己竟然不知道,反而答错,你说是不是很有意思?难道作者本人的阅读水平不如学生?即使是这样话,为什么作者还能写出如此佳作,被选为高考试题?一连串的疑问,促使我们不能不思考当下的中小学语文教学和考试命题、阅卷,其中到底出现了什么问题?

长期以来,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一种重串讲分析、重标准答案,轻阅读整体感悟的不良倾向。对于一篇文章尤其是现代文的阅读,教师不引导学生从整体上领会作者的主题思想和表现手法,不重视学生阅读的主观感受,而是依据教学参考书上提供的现成资料,将文章肢解开来,逐字、逐句、逐段地进行串讲分析,让学生“咬文嚼字”,去深挖隐藏在语言背后的所谓微言大义,而且这种挖掘教师最后给出的答案往往是唯一的,不允许学生越雷池半步,否则考试不得分。

记得当年我讲鲁迅小说《孔乙已》时,就曾引导学生分析过文章的最后一句话“大约孔乙已的确死了”,其中的“大约”和“的确”两个意义相反词为什么同时用在一句话中。现在想来,实在没有这个必要,恐怕鲁迅先生在写这篇小说时,也没有我们考虑的这样周全。

为什么会造成这一现象?我想有一个很重要原因是中考和高考这两个指挥棒。中考或高考语文试题中,每年都考现代文阅读,而且占很大的分值。现代文阅读考查往往选择一篇课内或课外语段,或者整篇文章,让学生读后解答后面的问题。问题大多以填空题、选择题、分析题等形式呈现,其中客观题占了很大的比重,大多数考查文学常识、语法知识以及学生对文中个别词语和句子的理解,答案往往是唯一的,对则得分,错则无分,学生没有任何发挥的余地。

在出题者看来,这样的考试方式符合标准化考试的要求,科学简捷,易于操作,但我认为,这完全是出题、阅卷老师图省事。这样的考试方式必然引导阅读教学走上串讲分析的死胡同,是造成中小学阅读教学效率低下的罪魁祸首。

要解决这一问题,唯一的办法是改革中考、高考现代文阅读的命题方式,尽量减少或去掉客观题,加大主观题的比重,不给阅卷教师提供唯一正确的标准答案,引导学生畅谈自己的阅读感受,允许学生对文章进行创造性的阅读。像作文那样,只要言之成理,没有偏离主旨,就应该给予充分的肯定,得到较高的分数。

事实上,阅读纯属一种个人行为,即使针对一篇文章的个别词句,不同人也会谈出不同的理解,没有对错之分,只有深刻与不深刻之别。过去我们常说:一百个人读《红楼梦》,会读出一百个林黛玉,如果阅读过分强调统一的标准答案,我看世界各地的红学研究会也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刘心武也不可能在《百家讲坛》开讲了。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快速匹配适合您孩子的学校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

立即匹配

家长关注

为你推荐

预约看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