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网

繁体

班主任有了批评教育学生的权利,敢用吗?怎样用?

2021-05-20

关注

班主任有了批评教育学生的权利,敢用吗?怎样用?

王营

前段时间,教育部出台了《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其中第16条指出:班主任有权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负责人指出,在我们强调尊重学生、维护学生权利的今天,一些地方和学校也出现了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教师不敢管学生、不敢批评教育学生、放任学生的现象。《规定》明确:“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

《规定》出台以来,立刻在教育部门和社会各界引发了一场热烈的讨论:有人拍手叫好,有人对此持怀疑态度,还有人认为这一规定纯属多余。比如,有的老师认为: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是教师的职责所在,也是《教师法》赋予教师的权力,无需再作这样的规定。目前,老师们普遍感到疑惑的是:这一规定表面上看好像给了班主任一把“尚方宝剑”,但具体操作起来却很难把握其中的“度”,到底对学生的批评教育怎样才能算作“适当的方式”?

事实的确如此,有的教师抱怨说,谁都知道当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但是具体实施的时候,轻了没效果,重了往往会被冠以“体罚”、“心罚”之类的大帽子,一旦产生一些极端后果,如学生自杀、离家出走等,家长投诉,学校也要追究责任,班主任可要吃不了兜着走,要为全部后果“买单”,此种情况下,班主任还敢对学生行使批评教育权吗?

什么是“适当的批评教育方式”?“适当”、“不适当”到底有没有一个判断的“标准”?这的确让一线老师操作起来感到迷惘。记得当年我们这一代人上小学和初中的时候,当时的班主任大多是男教师,脾气都很大,稍微一犯点儿错误,轻则罚站、罚跑,重则挨打、挨骂,但没有一个人记恨老师,也很少有人向家长告状,让家长到学校出气。

有些人回想起当年所受的惩罚,反而有些感激老师。至今我还记得有一天中午午睡时间,我和几个小伙伴偷偷蹓到村后机井里洗澡,被班主任老师逮了个正着,在烈日下足足罚我站了两个多小时,晒得我满身直冒“油”。从此以后,我再也不敢轻易违反学校纪律,去干一些危险的勾当了。想想如果没有那次的批评和惩罚,我可能至今也学不会什么叫“遵规守纪”。

因此,我认为,所谓适当的“批评教育方式”,首先要做到批评有的放矢,问题找得准,能击中要害;其次,要摆清利害关系,使被批评者乐于接受,产生痛改前非的教育效果;三是要运用适当的惩戒手段,使被批评者记取教训,今后不再犯类似的错误。

另外,批评教育还要看不同的教育对象,男生女生、性格不同的学生,所采用的批评教育的方式应当有所不同。有的孩子天生性格开朗,不拘小节,为了让其改正错误,批评教育时严厉一些,也不能说是不适当。相反对于那些自尊心较强、感情较为脆弱的孩子,则应该春风化雨,用心进行说服教育。

对于适当的批评教育方式,一些专家和老师也提出了很多好建议。武汉市教科院教科所德育研究室主任王一凡认为,在学生的成长中,接受批评,并由此获得成长,这是正常的规律。但是,要达到好的效果,批评教育也要讲究方式方法。以下几条可供老师参考:

1、批评要对事不对人,不提以往的过错,不使用伤害学生人格的字眼,维护学生的自尊心。2、不能忽视学生犯错时的情境因素,少将过失归咎于学生的个人品质或主观意图。3、要注意对所有学生在问题面前一视同仁,应摆脱老师个人情绪状况的影响,也不可带个人偏好,如成绩优良的学生犯错时不批评而成绩差一点的学生重批评。4、形成“契约式”班规,让学生认可批评的方式,以学生比较愿意接受的方式进行沟通。

武汉市吴家山三中初二(13)班班主任徐静老师认为,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要做到三点:1、尊重学生,这是批评的原则,诸如讽刺、挖苦、抨击和指桑骂槐等行为,对学生心灵是一种极大的摧残,万万不可用。2、实施批评要与学生达成共识,不对学生实行肢体接触。3、善于抓住教育的时机实行高效批评。批评这种方式虽然能够纠错,但毕竟是一种否定,容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和自信,不可将此方式日常化(《中国教育新闻网》)。

客观地讲,相对于过去教师对学生不敢管、不敢问的现实,出台这一《规定》,总算让教师心里稍稍有了一些安慰,在批评教育学生的时候,可以理直气壮地认为:“上级有这样的规定!”尽管目前老师们还很难把握所谓“适当方式”的标准,但我们至少在批评教育学生时有了一点儿底气,不像过去那样颤颤惊惊,如履薄冰。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快速匹配适合您孩子的学校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

立即匹配

家长关注

为你推荐

预约看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