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网

繁体

​把“教师”变成“导师”

2021-06-10

关注

把“教师”变成“导师”

——学习日照实验高级中学“全员育人导师制”经验有感

王营

前段时间,我参加了在宁阳一中举行的“构建‘以校为本、研训一体’的教师专业发展机制的实践研究”课题开题会。会上,日照实验高级中学介绍的实施“全员育人导师制”的经验,切合实际,我认为不仅高中学校可以学习,凡有寄宿制学生的初中和小学皆可以借鉴。

作为一所拥有140多个教学班、9000多名学生日照实验高级中学,在04年高中实施新课改后,遇到了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如:如何将“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关注每位学生的个性需求”新课程理念有效落实到教学实际中的问题;现行高考体制下,如何解决高中学段片面追求升学率,任课教师重视“教书”,而忽视“育人”的问题;如何调动全体教师参与德育管理积极性,并为他们的德育专业化成长搭建平台的问题;如何在教书育人的实践中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和育人能力,实现教师、学生、学校同步发展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学校在反复论证的基础上,创新并实施了“全员育人导师制”的校本课题,经过多年坚持不懈的研究和实践,该项课题取得了丰硕成果,顺利通过国家级课题鉴定,并被省教育厅确立为全省素质教育工作先进经验。

“全员育人导师制”的内涵是:在保持现行班级管理模式的前提下,以宿舍为基本单位,每个宿舍的学生都有一名任课教师担任导师。导师根据学生的个性成长需求,及时对该宿舍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和品德等全面负责、全程指导。具体表现为:

一是育人面向全体学生,使宿舍内每一层面的学生都能受到来自导师的亲情关怀和来自同伴的友情帮助,让每一位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在情感交流合作互助的过程中不断进步,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

二是全体课任教师都担任导师,每一位导师都有责任宿舍,都要对责任宿舍内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全面负责,并在宿舍内部创造有利于学生成长的最佳人文环境,教师在具体指导学生成长,在与学生的互动交流过程中,实现教书育人和个人的专业发展。

导师的职责是:全体任课教师都是导师,每一位导师都有责任宿舍,每个学生都有导师。每位导师都要“一岗双责”,即在认真做好学科教学工作的同时,还对责任宿舍的学生进行思想引导、心理疏导、生活指导和学习辅导。导师要指导学生怎样做人、做什么人,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指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变“要我学习”为“我要学习”;及时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和健康指导,与其他任课教师、家长及时沟通,形成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合力。

传统教师观认为,教师的主要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即教师只要教好书,向学生传授系统和科学文化知识,就是一位合格的教师。受此观念影响,在学校教育中,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职责被界定的泾渭分明,好像教育学生只是班主任一个人的事,与其他教师无关。但是,随着教育环境和人才观的变化以及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传统的教师观已难以适应时代的需求,教师已经不能仅仅满足于做“经师”,而应当既做“经师”,又做“人师”;既要“教书”,又要“育人”,而且要把“育人”放在第一位,教育学生先“立德”,再“立言”,在“成人”的过程中,逐步“成才”。

日照实验高级中学“全员育人导师制”做法恰恰适应了这一转变。首先,这一做法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将以养成教育为核心的德育工作落到实处。导师和学生零距离接触,便于掌握学习思想状况和行为动向,及时发现学生身上的弱点,对症下药,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从而解决了学校德育工作针对性不强、实效性不大的问题。

其次,这一做法有利于因材施教,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导师可以及时发现责任宿舍内学生在学习上遇到的问题,与相关任课教师取得联系,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从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再次,这一做法还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真正实现教师向既“教书”又 “育人”的职能转变。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快速匹配适合您孩子的学校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

立即匹配

家长关注

为你推荐

预约看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