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网

繁体

道德重在实践

2021-06-23

关注

道德重在实践

《论语》感悟(七)

王营

原文: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为之学也。”

译文:子夏说:“尊重贤德之人就如同爱好的自己的容颜。侍奉父母,能竭尽自己的全力;侍奉君主,能献出自己的生命;与朋友交往,说话算数守信用。这样的人即使没有学习过文化知识,我也一定认定他学习过了。”

感悟:这一章讲的仍然是做人和做学问之间的关系,做人第一,做学问第二,这与上一章的观点相同。儒家所倡导的“学”,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学”,是指“学而时习之”的“学”,有“践行、实践”之意;狭义的“学”,是指“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学”,即“读书、做学问”。儒家认为,道德也是需要学习的,但是这种学习不是靠读书,而是在具体的道德实践中学习。

在这一章里,子夏通过一系列具体的道德行为说明了道德实践的重要性。首先,要见贤思齐,学习贤人的高尚品德。在此基础上,子夏提出了“尽孝、尽忠、交友”应达到的具体目标。子夏认为,只要达到这些目标,即使这样的人没有读过书,也学会了做人做事的基本道德准则。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事君”,可以理解为“为国家做事”。

道德教育不能靠灌输,这一点已成为当今教育者的普遍共识。但是,许多人却在有意无意地违背这一原则。他们认为,只要让学生记住“思想政治”课本上的道德准则,考试的时候学生能考出高分,道德教育的任务就算完成了。殊不知,这是本末倒置,学生虽然能将道德信条背得滚瓜烂熟,但在日常行为中,仍然会干出一些有违道德的事情。所谓“5+2=0”,就是当今道德教育的最大尴尬。

根据D·克拉斯沃尔和布卢姆的研究,人的价值内化水平可以分为五级,依次是接受、反应、评价、组织、性格化。价值内化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需要唤起学习者的道德兴趣、愿望和热情,使其投入行动并对行动结果做出评价,从而组织判断不同价值标准间的相互联系,改变经验构成或在实践中形成新的经验,最后达到价值性格化的水平,即形成品德。

西方有两种道德教育的传统对我们今天影响非常大。一个是亚里士多德开创的“品格—习惯”教育模式,告诉孩子美德是什么,在实践中怎么做;二是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传统,就是理性的思辨教育模式,可以先不告诉孩子什么是道德,但是要让孩子在生活实践中理解什么是道德,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做。这两种道德教育模式都强调让学生在行为的体验中,养成高尚的道德品格。

所以,道德信条要真正内化到学生身上,在学生心目中生根发芽,靠的是道德实践。空喊“爱国主义”的口号毫无意义,关键是设计一系列“爱家庭、爱学校、爱社区、爱家乡”之类的体验活动,才能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爱国”的具体含义。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快速匹配适合您孩子的学校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

立即匹配

家长关注

为你推荐

预约看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