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网

繁体

“人格教育”要以“人性教育”为突破口

2021-07-29

关注

全国政协委员、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姜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最近我看到了很多人格缺失的现象发生在校园中,包括小学、中学、大学,例如对老师的报复、对同学的毒害,让人痛心。这些恶性案件说明我们的社会在这方面教育缺失。”因此,他建议,把国学教育纳入课程中,用国学把道德、教育、优秀的民族文化结合起来,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从小培养新一代人的良好价值观,与人为善。

把国学教育纳入课程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人格教育,这是一条非常重要的途径,能有效解决人格教育的载体问题。笔者认为,要从根本上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仅仅有载体还不够,还必须以“人性教育”作为突破口。

对于什么是“人性”?我国古代学者有许多著名的论述。孔子曰性相近,承认有人性,但未说人性是什么;孟子说人性善,荀子说人性恶,告子说无所谓善恶,又说食色性也,等等。中国的圣哲前贤们大都从社会伦理角度阐发人性。文艺复兴后的欧洲资产阶级则把人性看作感性欲望、理性、自由、平等、博爱等等,他们大都从人的本质存在、天然权利等角度来阐发人性,起因则在于反对封建制度对个性的束缚。

其实,人性就是人“向善”的本性。当代人学家张荣寰对人性作了全新的诠释:“人性是真理性在人身上的自由表达。当人理智地释放人性的自由时,自我的良心就给予意志上的平等,自我的欲望就回归到美善的表达,爱的情感随之产生,人就会在人格上得到某种满足,身体上的满足是快乐,心灵上的满足是欢喜,这种人格(身心)上满足就是幸福。人性就是爱的满全,当真理在人身上的具体表现爱时,爱是法律精神的源泉,爱是人良心的机能,爱是人对真、善、美的向往、回应和给予。”

透过这一诠释,我们是否可以这样理解:人性就是人在坚持人类普适真理的前提下,通过行动表现出来的对真、善、美的爱的回归和表达。无视生命的尊严,对人或者动物嗜杀成性,无丝毫怜悯之心,违背了人类的普适真理和公共道德,不仅不人道,也没有人性。

“人格教育”就是引领学生“向善”的教育,也是人性的教育,教育绝不能培养“有才无德的危险品”,人格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向善”的本性,使整个教育过程处处闪耀人性的光辉。《康德论教育》在谈及教育的功能时有这样的表述:“教育最大的秘密便是使人性完美,这是唯一能做的。换个说法就是能使人性慢慢变得完美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

然而,在平时教学中,有些教师只知道向学生传授客观真理,却很少透过真理的表述让学生体验其中包含的人性要素,于是学生健全人格的培育往往与学科教学割裂开来,或者通过举办活动进行空洞说教的方式来实现,从而使学生求知的过程失去了人性的照耀,这是造成学校德育针对性不强、实效性不高的直接原因。

让学生做一个有人性的人,就是通过知识的教学,唤醒学生内心深处对真、善、美真诚的爱和追求,就是要让学生具备人道的品性,懂得爱,懂得怜悯,学会尊老爱幼,学会尊重他人,学会尊重不同意见和不同地区的文化,具有人文情怀和全球意识等;让学生做一个有人性的人,实际就是让学生成为一个善良的人,一个有良心的人,一个胸怀坦荡的人,一个有知识和智慧的人,一个坚强正直、敢于面对困难和挑战的人。唯其如此,我们才能真正铸造学生健全的人格,从而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快速匹配适合您孩子的学校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

立即匹配

家长关注

为你推荐

预约看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