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就要到了,要给老师送礼吗?一年一度的讨论,今年来得似乎更早一些,并且上了热搜!
日前,有网友通过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向深圳市光明区领导反映,公明中学初二年级家委会发动所有班级为教师节购买礼品。
其实想给老师送礼的家长,小花觉得一般会分为以下几种:
第一种:孩子在学校进步特别大,家长是真心真意的想对老师表示感谢;
第二种:觉得别人都送,我不送。老师会不会对自己的孩子另眼相看?
第三种:真心觉得老师辛苦,就是表达一下心意。
什么是最好的教师节礼物?
其实对于老师来说,她们什么都不缺,只要孩子好好学习,家长和学校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配合老师教育好孩子,支持老师工作,做好家庭教育,就是对老师最大的谢意。
所以,家长们,别再为送礼纠结了,让全社会都来关注教育,发自内心的尊重老师的工作,体谅老师在目前教育体制下的无奈,配合老师教育好孩子,把自己的孩子培养得健康、懂事、有礼有节,就是给老师的最好的礼物了,与其煞费苦心给老师选礼物,不如配合老师地教育出一个好孩子,这肯定就是老师最想要的!
家长与老师间的关系
那么家长与老师之间怎样才能建立和谐的关系?人们说真正美好的关系是相互支持的,那最美好的三角关系应该是:家长支持老师,老师支持孩子!
教育这条路上
最不该缺席的是父母
老师只能陪伴孩子一程
却能影响孩子一生
教育路上,老师就像是一个孤独的守护者,护送孩子走过他们人生中的一段路,在到达这段路的终点时,把他们交给另一个人,继续前行。
而自己原路返回,继续守护另外一批孩子,相遇-守护-送别,如此反复。在这过程中,相互的快乐和悲伤,欢笑和泪水都是最自然和真实的事。
在电影《放牛班的春天》里,马修老师一直从事着教育工作,没有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他在事业、爱情当中其实都碰过壁。但就是这么一个普通人,他和一群“坏孩子”短暂的相遇,却改变了这些孩子的一生。
他没有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仅仅是打开了“坏孩子”们防备的心门,走进去,在他们心底种下希望的种子而已。
老师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一次批评、一次表扬,一次鼓励,都可能对孩子的一生产生重要的影响。
家长支持老师
就是支持自己的孩子
日本教育家多湖辉分享过一个故事:一位植物学家的儿子拿着一株不知名的小草请教老师,但老师不认识。于是,老师和颜悦色地对他说:“你的父亲是一位著名的植物学家,不妨去请教他,老师也想知道小草的秘密。”
第二天,孩子又来找老师:“爸爸说了,他也不知道小草的名称。他还说,老师您一定知道,只是一时忘记了。”
说完,孩子还顺手把爸爸写的一封信交给了老师。老师打开信,上面详细的写明了小草的名称和特性,最后还附着一句话:希望这个问题由老师回答,想必更为妥当。
这位家长的做法非常高明,他降低自己的身份,支持老师,帮助老师塑造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其实这也是支持自己的孩子!
家庭教育是为了让孩子拥有安全感、幸福感,同时培养孩子的品行与人格。
学校教育要承担的就是教会孩子适应规则,掌握知识,学会学习。
只有家长教得好,老师教得好,孩子才能学得好。
教育孩子,就像划船,家长和老师一人一只桨,只有双方都坐在自己的位置上,都齐心协力劲往一处使,教育这艘船才能载着孩子驶向美好的未来。
任何一方的缺席,都会导致船的失衡,任何一方的不配合,都会导致船的失控,最后受伤的,还是孩子。
所以,在教育这条路上,既然老师和家长都有着共同的目标:希望孩子好。那么也该保持着最和谐的关系:老师做好领路人,家长做好榜样!
最好的教育是
家长配合老师,老师支持家长
“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家庭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学校的教学、教育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
教育这件事,不是父母单方面的努力,也不是老师单方面的使劲,更不是父母和老师的互相对立,彼此拆台。
而是老师和家长各司其职,前者负责学校教育,后者负责家庭教育,互不打扰,但又彼此支持、彼此配合。
父母和老师达成共识,心往一处想,步子往一个方向迈,才能托起孩子的人生,让孩子走得更稳,走得更远。
家校配合,才是教育成功的关键。
教育路上,孩子最大的幸运,莫过于同时拥有心中有爱、眼中有光的老师,和以身作则、永不缺席的父母。
父母懂得和老师肩并肩,共同为孩子保驾护航,孩子才会走上人生的光明坦途!
最后的最后,让我们共同感恩每一位“人生指路人”,是您们全心的付出,让孩子们拥有梦想、拥有读书的权力,拥有更多的可能性。祝每一位老师——教师节快乐!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