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网

繁体

教育部重磅消息出台:“双减”的同时,要推动“双增”

2021-11-04

关注

10月26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表示:要落实“双减”政策,而“双减”的落实也是在推动着“双增”。



王登峰司长提出“双增”,主要是两个方面:


增加学生在校期间参加体育活动、艺术活动的时间;


增加学生参加校外艺术培训和艺术活动的时间。


消息一出,立刻在家长群中引发了热议。有家长表示,这样一来,原本“双减”省下来的时间要去参加体育及艺术活动,家长和孩子的负担更重了。



有家长呼吁:要把孩子的睡眠时间增增,进校时间减减。



同时,也有很多家长大力支持,认为体育活动能够预防近视,降低抑郁风险,保障孩子的身心健康。



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始终是全社会关注的重点,“孩子疲惫、家长焦虑”的状况急需改变。


让孩子成为孩子本身的样子,让家长能拥有自己的生活,享受成长的快乐,这才是教育的初衷。


无论是之前的“双减”,还是现在的“双增”,其目的都是要改变“唯分数论”的状况,让教育轻松一些、快乐一些。


教育,需要将眼光放长远,体育和美育教育,受益的,不仅是现在,更是将来。


体育,强健的是体魄,重塑的是性格


很多家长担心,体育运动会占用孩子太多的时间,会影响孩子的成绩,但其实,看看我们身边的那些成绩优秀的孩子,大多都是运动场上的明星。


李玫瑾教授说:那些在操场上特别活跃的,都是学习特别优秀的。



哈佛大学教授约翰·瑞迪(John Ratey),经过多年的调查与研究后发现:运动的重要意义在于能够健脑。


他还将运动与大脑的关系,写进了《运动改造大脑》这本书中。这本书发行后,被重印了16次,翻译成10种语言,推动了教育领域的改革。


他提出:运动是最佳的健脑丸。


这也说明了,为什么那些经常在运动场上肆意奔跑、挥洒汗水的孩子,会越来越聪明,他们精力旺盛、做事专注、思维活跃。


体育运动对于孩子的意义,除了强身健体之外,更重要的,是帮助孩子重塑性格。


正如奥运会冠军吴敏霞说的:运动对儿童的成长帮助,最重要的是天性的释放、身体的锻炼、心态的培养。

 


有一位小学老教师就曾经提到过她教过的一个非常优秀的学生。其实,她并不是那种天资聪颖的孩子,除了刻苦之外,她还在父亲的带领下,坚持着体育锻炼,无论刮风下雨,从不间断。


坚持,是一件听起来很容易,做起来却异常艰难的事,所幸,她做到了。在运动中,她宣泄了学习的压力、锻炼了毅力、获得了自信,也注入了强大的动力,最终,她在学习上一路领先,成为了学生的榜样。


学习,就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真正能笑到最后的,一定是那些内心有阳光、心中有信念、脚下有动力的孩子。


在英国最古老的私立学校伊顿公学的官网上,有这么一段话:


学会赢,也学会输;

学会去领导,也学会被领导;

学会做极致的自己,也学会做团队的一员;

学会什么时候去奋争,也学会什么时候去承认失败;

这些,都是我们人之为人的必修课。


体育运动带给孩子的能量,必定会支撑着他们走的更稳、走得更远。


美育,滋养的是心灵,收获的是幸福


周末外出,看到了一对母女,妈妈背着个画架,估计是刚带女儿上完美术课。两人站在路边,对着一棵小树认真的讨论着。


女儿说:妈妈,你看这棵树,皱纹这么多,它一定很老了,像爷爷一样,背都驼了。妈妈回答:对啊,你看,它年纪大了,但依然很有力量。


听了她们的话,我回头看了她们一眼。很羡慕这个女儿,有一个万分“宠溺”她的妈妈,能够在繁重的课业之余,学习画画,学会欣赏,拥有美的能力。


很多家长都忽视了美育教育的重要性。他们认为学习和分数才是第一位的,其他的事情,都被视为“无用之功”。


在他们给孩子安排的时间表中,每一分钟都被各种学习所挤占,没有娱乐,没有艺术,没有交友,没有游戏,没有自我。


这么做,实际上是剥夺了孩子在未来获得幸福的能力。正如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周宏海说的:要想成功幸福,从小要热爱艺术。



他说:人有两大心智能力,一个是理性,一个是感性。理性思维的代表是科学,感性思维的代表是艺术。理性和感性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不可偏废。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一个人要想获得一生的幸福,除了要拥有获得幸福生活的能力,还要拥有体验幸福、感知幸福的素养。


前不久,人民日报发表文章《构建校外艺术教育新格局》指出,校外艺术教育是国民艺术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民艺术素养提升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美国芝加哥大学音乐学院院长安妮·罗伯森曾表示,她的大女儿非常喜欢双簧管,并且始终坚持学习。


她说:从大女儿身上,我看到的是学音乐给她带来很多好处,让她在进行科学研究时更有创造力,她看问题的方式非常新颖有趣。所以,孩子从小学习音乐是有好处的,对于心智、听力的开发都有帮助,而且会影响孩子的思维方式,孩子也可以从音乐中学会如何表达情感。



美育,不是浪费时间,而是奠定了孩子一生幸福的基础,让孩子赢在终点线。


好的教育,一定是增减平衡的


孩子的教育,从来不是一道简单的算术题,没有标准答案,每个家庭都会有自己的育儿方式和理念。


“双减”和“双增”政策的出台,持续引发了众多家长的热议,有人很迷茫,不知道对孩子的教育之路该何去何从。


为此,有专家指出:双减+双增=健康教育。


好的教育,一定是增减平衡的,有增必有减,有重必有轻。



一增:增的是知识的宽度



孩子的知识体系的搭建,从来不是书本的叠加、分数的递进。


课内学习和课外拓展相辅相成,课堂上学到的,是专业的知识和科学的思维,课堂下学到的,是观察力、想象力、反应力、思考力。


这些多方位、多维度的能力,为孩子编织了强大、厚重的知识网,让他们能够从容的行走于世界。



一减:减的是焦虑的心态



一系列政策的出台是要减少家长的焦虑,让孩子走出“分数的修罗场”。


看看我们周围那些被家长的焦虑所裹挟的孩子,沉重的书包,写不完的作业,疲惫的神情,着实令人心疼。


家长的心态会直接影响孩子的情绪,放缓脚步,慢慢来,要知道,今天的“慢”,才能托举明天的“快”。



一重:重的是孩子的未来



教育,不应局限于孩子的今天,更应着眼于未来。


我的一个朋友经常说:孩子有个好的身体,有个健康的心理,才是最重要的。


在她的教育下,孩子非常的阳光健康,永远笑容满面。就算考的不好,成绩不理想,他也会和妈妈说,然后,一起分析问题,找对对策。


小学成绩一般的孩子,上了中学后不断进步,最后考入了理想的大学。



一轻:轻的是分数的权重



身为家长,我们应该稀释分数的权重,在分数的背后,看到孩子的差距和不足,认可孩子的努力和进步。


看了一位网友的故事,很受启发。他在班里的成绩很一般,但父母从来没有指责过他,相反,每次拿到试卷,都仔细的分析:这次的计算题都对了,不错,有进步,这个题的审题不仔细,下次要反复读题,这个题错了,是因为概念不清。


就这样,在父母的帮助和鼓励下,他逐渐的进步,分数也渐渐的提高了。


育儿,是世界上最难走的一条路。


优秀,也从来不是单一的标准。


好的教育,都是有增有减,有轻有重的,在增与减、轻与重之间,考验的,是父母的智慧,折射的,是父母的胸怀,决定的,是孩子的未来。


让我们的孩子,在课堂之内,在阳光之下,在家庭的温暖中,在父母的呵护下,健康茁壮的成长,这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最大的愿望。



作者|夏小雨:一个热爱生活的资深财务女,此生唯两大理想,一支笔,一束光。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快速匹配适合您孩子的学校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

立即匹配

家长关注

为你推荐

预约看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