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网

繁体

​“满意度”问卷调查不应“一好百好”

2021-11-13

关注


11月3日,家住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的网友李先生反应,他的孩子在遵义市播州区第五小学读书。3日上午,班主任在家长群里发布通知称,根据区委政法委关于“双提升”工作最新通知要求,请每位家长于3日下午5时前参与“贵州统计与发布”APP问卷测评,请各位家长做公正地回答,并将截图发在学习群内。该班主任对民意调查的作答要求画红圈,着重强调“客观正面地回答,‘安全!’‘满意!’‘重视!’”。该班主任还多次提醒家长,完成填写后一定要把截图发到群里。

此类针对家长的“满意度”问卷调查,不仅发生在地方行政部门和学校、家长之间,也是教育部门收集信息、对学校和教师进行评价的主要方式。前段时间,有学生家长爆料称,某地教育局以电话或短信的形式,调查家长对学校的满意度,有学校竟将问题与答案打印出来发给家长,老师还表示可以上门协助填写。这位家长表示,学校这种行为已经有好几年了,家长忍无可忍了,才选择网上曝光的。这位家长说,学校这种行为有点形式主义,对学生学习没有任何益处。

有关部门通过家长,对本系统工作进行满意度调查,本该是一种系统从外至内的纠察机制,通过家长一方反馈的信息,用以反思和改进系统内部出现的问题,为本部门决策提供参考。就教育系统的满意度调查而言,其目的是通过收集家长对学校和教师的意见和建议,督促教师教好课、学校办好学,让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如果这一做法得以良性运转,有关部门可从家长反馈的意见中,发现一些系统内部无法自纠的问题,进而有的放矢地加以解决和改善。

然而,看了这两则报道,却让人啼笑皆非,大失所望,这类调查之所以走了过场,进而被家长吐槽为形式主义,令家长忍无可忍,甚至有一种被逼疯的感觉,我想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调查时,不让家长讲真话。因为这项调查涉及到对有关部门的评价,甚至与单位领导的升迁相关,所以在调查开始前,为了得到一个满意的结果,学校便使出浑身解数,无所不用其极,着重强调家长填写问卷时要“客观正面地回答:‘安全!’‘满意!’‘重视!’”,对家长进行了十分露骨的暗示,既使家长对有关部门的工作有意见,也不能提,只好做出违心的评价。

二是家长害怕调查结束后,影响孩子。家长担心如果在调查时说了真话,孩子在学校里会遭到冷遇或报复,进而影响孩子的学习。

事实上,以满意度问卷调查的方式来评价单位或者职工的工作,并不能做到客观准确。就教育系统的满意度调查而言,一些家长对学校教育一知半解,并不真正了解学校的办学方针、办学思路和办学特色,不懂得教师的教学策略和教学特点,仅凭孩子是否喜欢以及自己的主观印象,对学校的办学质量和教师的教学水平、方法进行评价,这种评价不能真实反映学校和教师的实际水平,有失公允。在学校看来,来自于其它单位满意度调查只是空对空、假对假,为了落实上级部门的要求,事先不得不对家长进行一番运作。

既然这类满意度调查有关部门摸不到真实信息,走了形式和过场,不能作为评价单位工作成效的依据,甚至会误导决策,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其存在的意义就值得商榷。就教育部门而言,如果真想了解家长对学校和教师的意见、建议,不一定非要采用这样的方式,可以通过家访或家长会,也可以让家长定期走进学校、走进课堂,或者参与学校组织的活动,通过与家长座谈,让家长放下思想包袱,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沟通,或可获得一些真实的信息。

另外,既然被称作是一项问卷调查,就不该带有评价的性质。这种调查应该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而不是一个最终的定性评价,或者借题发挥,评判学校和教师的能力水平,抑或与教师的工资和绩效奖励直接挂钩。如果调查带有这种功利性目的,即使让家长进行面对面的评价,家长也会有思想负担,害怕因为自己的评价不客观、不准确,影响到教师工作业绩和薪酬,甚至打击学校、教师的积极性,只能一好百好,如此获得的调查信息不仅与事实相去甚远,甚至会影响家校关系。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快速匹配适合您孩子的学校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

立即匹配

家长关注

为你推荐

预约看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