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网

繁体

《论语》教育智慧: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2022-01-14

关注


原文: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译文:孔子说:“如果有一天我早上体认了道的含义,即使晚上死了也值得。”

感悟:孔子的这句话非常有名,古往今来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作出了不同的解释。杨伯峻先生在《论语译注》中将其译为:“早晨得知真理,要我当晚死去,都可以。”教育部在中学生“课外名著必读”《论语通译》中的注释为:“‘闻’:听到,知道,懂得。‘道’:此指某种真理,道理,原则,也即我们所说的儒家之道。今译:孔子说:‘早上明白知晓了真理,晚上就死去,也是可以的。’”

将“道”解释为真理、道理、原则似乎讲得通。事实上,孔子所讲的“道”,的确不同于老子在《道德经》中所讲的形而上学的“道”,它是实实在在的儒家伦理之道,指的是社会、政治的最高原则和做人的最高准则。因此,我们可以把它引申为真理、道理、原理等,所谓“闻道”,就是真正体会、懂得了这些方面的知识。

透过孔子这句话,我们至少可以读出三方面的含义:一是“闻道”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耗费一个人的全部心血,甚至毕生精力,有的人可能在某一天豁然开朗,突然感悟,有的人可能终生无所得。二是对“道”要始终保持强烈的兴趣和旺盛的求知欲,不可心猿意马、浅尝辄止,要把“闻道”做为自己终生追求的目标,无论处在怎样的环境下,都不可动摇自己的意志。三是要珍惜时间,只争朝夕,力争早日“闻道”。“朝闻道,夕死可矣”并非实指早上闻道,晚上就死去,而是表达了孔子在有生之年急于“闻道”的迫切心情。

韩愈在《师说》一文中说:“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说明教师“闻道”在先,是“道”的拥有者,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孔子也是一位教师,他之所以认为“朝闻道,夕死可矣”,一方面是在激励自己终生追求“道”;另一方面也期望他的学生在他的教诲下,早日“闻道”。当今时代,作为“闻道”在先的教师,我们应当怎样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历史使命呢?

首先,要让学生明白,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做人做事的道理,坚持真理,是一个人终生的内在需求。人生在世,无论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自己从事的工作中,都会遇到许多难题,解决这些难题的唯一途径就是学习,向书本学习,向别人学习,向实践学习。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懂得许许多多做人做事的道理,掌握大量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不断使自己变得聪明起来、充实起来。一个人一生都在学习新东西,时时都有新收获,其实就是在不断地“闻道”,这样的人生富有挑战,没有遗憾。

其次,要让学生懂得,学习有时候是一件非常枯燥、非常困难的事情,要实现既定的学习目标,必须付出艰苦的努力,正所谓“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因此,在教学工作中,教师要善于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培养学生对学习的浓厚兴趣,使学生始终保持强烈的求知欲。当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教师要通过自己富有成效地“解惑”,使学生茅塞顿开,享受学习和思考的乐趣;当学生因外界干扰,在学习上出现反复时,教师要因势利导,帮助学生化解思想和学习上的障碍,树立学习的坚定信心。

再次,要教育学生珍惜时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生命短暂,青少年时期是培养良好品德、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黄金时期,是为将来“闻道”、实现人生目标打基础的时期。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时间、效率观念,教会学生合理利用时间,科学安排时间,珍惜生活中的每一分、每一秒,以只争朝夕的良好精神状态,迎接学习上的每一个艰难挑战。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快速匹配适合您孩子的学校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

立即匹配

家长关注

为你推荐

预约看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