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网

繁体

《评价指南》是普通高中提升办学质量的基本遵循

2022-01-16

关注


1月10日,教育部发布《普通高中学校办学质量评价指南》(以下简称《评价指南》),着力克服普通高中办学中“唯分数、唯升学”倾向,切实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加快建立以发展素质教育为导向的普通高中学校办学质量评价体系。

教育评价事关教育改革和发展方向,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目标和办学行为。为迅速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普通高中办学质量评价中“唯分数、唯升学”的顽瘴痼疾,《评价指南》从办学方向、课程教学、教师发展、学校管理、学生发展等5个方面明确了普通高中办学质量的评价标准,细化了18项关键指标和48个考查要点,并对下一步普通高中办学质量评价进行了整体部署。这样的评价导向对于普通高中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提升学校发展内涵意义重大。落实《评价指南》,要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各级党委政府要坚持正确政绩观,坚决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错误评价导向。长期以来,高考升学率已根深蒂固地成为一些地方普通高中、教育部门和地方党委政府一项政绩工程,成为普通高中校长选拔任用、领导干部提拔晋升的一项硬指标,这样的评价导向必然引导普通高中牺牲学生的全面发展,竭尽全力地抓分数和高考升学率。

为此,《评价指南》特别强调要坚持正确政绩观和科学教育质量观,在考查要点中明确,普通高中要正确处理考试升学与发展素质教育的关系,将高考升学率作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客观结果之一,不给年级、班级、教师下达升学指标,不将升学率与教师评优评先及职称晋升挂钩,不公布、不宣传、不炒作高考‘状元’和‘升学率’”。这些要求意味着,高考升学率不再是评价高中学校和教师教学质量的唯一指标,也不再是地方政府和教育部门的政绩,这样的评价导向有利于学校和教师发展素质教育,践行全面发展的教育质量观。

二是要坚持师德为先,注重实绩,全面评价教师的工作业绩。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是发展素质教育的主力军。教书育人是教师的第一职责,普通高中片面以分数和升学率评价教师,必然会引导教师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提前结束功课,争抢时间,以牺牲学生的健康为代价,换取所谓的高升学率。

在教师发展方面,《评价指南》提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重视教师专业成长和健全教师激励机制等3项关键指标,在考查要点中明确提出突出全面育人和教育教学实绩,克服唯分数、唯升学的评价倾向,充分激发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创造性。注重精神荣誉激励、专业发展激励、岗位晋升激励、绩效工资激励、关心爱护激励。完善校内绩效工资分配办法,坚持绩效工资分配向班主任、教学一线和教育教学效果突出的教师倾斜,将教师参与考试命题工作纳入绩效考核等。

如何评价教师的工作业绩?前段时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指出:“探索建立中小学教师教学述评制度,任课教师每学期须对每个学生进行学业述评,述评情况纳入教师考核内容。完善中小学教师绩效考核办法,绩效工资分配向班主任倾斜,向教学一线和教育教学效果突出的教师倾斜。”这表明,升学率不再是评价教师的唯一指标,而要将“教学述评制度”这种新机制纳入中小学教师业绩考核,其目的在于引导教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抓好教学质量的形成性和发展性评价,是对教师片面追求分数和升学率的一种纠偏。

三是要改革学生评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普通高中教师的心目中,“好学生”的标准似乎只有一个,那就是学习成绩好,能考上“985”或者“双一流”大学,至于学生品德如何,身体好不好,有没有审美素质,是否培养了劳动习惯,似乎都不入教师的法眼,学生实则成了教师的实现个人价值的功利性工具。

为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倾向,《评价指南》提出将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劳动与社会实践等作为学生评价的主要内容,注重考查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情况和兴趣特长,突出学生个性特点和主要事迹。建立健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常态化实施综合素质评价,严格写实记录、整理遴选、公示审核、形成档案等评价程序。充分利用综合素质评价档案,对学生成长过程进行科学分析,及时诊断和改进教育教学工作。

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评价指南》还着重强调了体美劳三方面的评价要求。提出学生在校内每天锻炼至少1小时,体质健康监测达标,掌握1—3项体育运动技能,有效控制近视、肥胖。掌握1—2项艺术技能。具有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观念,积极参加家务劳动、校内劳动和校外劳动。在学业上,特别提出具备一定阅读量和较好的阅读理解能力,具有创新精神,有自主探究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

同时,《评价指南》还要求加强对学生理想、心理、学习、生活和生涯规划等方面指导,注重提高学生选修课程、选考科目、报考专业和未来发展方向的自主选择能力;学校要指导学生根据国家发展需要和自身兴趣特长选择选考科目,不得违背学生个人志愿组织要求学生普遍选考特定科目,坚决避免功利化选科选考。

四是优化评价方式和方法,建立增值评价体系,因校施评。由于历史的原因,目前各地仍有普通高中和重点高之分,城市高中和农村高中之别,不同类型的学校由于生源不同,外部环境各异,办学质量存在较大的差异,若有“一把尺子”衡量不同起点学校的办学质量,显然有失公平。为此,《评价指南》对各地优化评价方式方法也提出了要求,提出结果评价与增值评价、综合评价与特色评价、外部评价和自我评价、线上评价与线下评价四个相结合的评价方式。要求评价在关注学校办学质量实际水平的同时,关注学校在办学质量上发展提高的程度,科学判断学校为提高办学质量所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效。在关注学校全面育人整体成效和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情况的同时,关注学校特色发展和学生个性发展情况,切实防止用“一把尺子”衡量不同学校的做法,促进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这样评价导向,必将充分调动各级、各类高中学校的积极性,为学生的健康发展创造优良的外部环境。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快速匹配适合您孩子的学校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

立即匹配

家长关注

为你推荐

预约看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