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网

繁体

听“新东方顶流”董宇辉聊家长会,才知道这些年的家长会白开了

2022-10-08发布于山西

关注

前段时间,有位妈妈找我们诉苦:也不知道咋回事,每次一参加完儿子的家长会,亲子关系就会直线下降。
详细询问才知道,每次妈妈都会因为儿子的成绩给孩子“敲警钟”:
你马上就要小升初了,这个成绩想考个好初中没那么容易
你不要整天吊儿郎当学习不认真,成绩得有点进步啊
你看看你们班张浩哲,放假也不出去玩,整天就是看书写作业,人家这次全班第三,你拿什么跟人家竞争
本来就是想借机敲打一下儿子,怕他还是老样子不当一回事。
结果儿子每次都很厌烦,这次突然情绪爆发,冲她吼起来。
妈妈就觉得委屈:我说错什么了吗?明明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他好,他却一点都不领情。当了六年的小学生家长,我还没搞懂家长会的意义。
最近在直播上大火的董宇辉在闲聊时,说起了自己作为老师开家长会的经验。
对于孩子成绩好的家长,他没有开口表扬,而是提醒家长“孩子们学习辛苦”,请务必要保证孩子的营养,没事多陪孩子下楼散散步,缓解一下压力。
因为他知道,越是优秀的孩子,越容易给自己压力,过于要强,并没有大家想象中开心。
至于成绩中等的孩子,他给家长的建议是:耐心很重要。
这种有耐心,各方面均衡发展靠中间的孩子,才是大多数,父母千万不要过分焦虑紧张。
而对于孩子成绩不太好的家长,他没有批评反而是狂夸家长和学生。
比如“你孩子最近学习很认真哦!回答对了一道题,还写笔记呢!”
面对家长,他还会和大家分享“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的道理,聊理想聊励志。
只有这么做,父母才能把善意、信任、鼓励和陪伴给自己的孩子,从而提升孩子的学习动机,改变孩子“不想学”的心态。
如董宇辉所说:
“开家长会聊成绩没意思,成绩是结果,就结果聊结果没有意义,要关注的是过程。”

我们大多数家长开家长会都是按照孩子的成绩,决定对待他的态度。
孩子考得好,就夸;考不好,就严厉批评。
说的最多还是考试,抓住孩子分析他每科的主要失分点在哪里,给他定目标提升成绩冲刺前20等等。
结果呢,自己焦躁孩子还不配合。
开家长会这件事,一定不要搞错了本质。
有位家长曾在网上分享过自己参加女儿家长会的一段经历。
她的女儿总体成绩不错,就是数学差了点。
会后班主任和她私聊,也提到孩子数学比较弱,应该再想办法提高一点,巩固一下基础知识。

为了不打击女儿,她回去选择“改一改”班主任的原话,对女儿说:

“老师说你这几次数学虽然考得不是很理想,但她觉得你在数学方面其实是很有潜力的。”


听她这么说,女儿略显惊讶,觉得自己考得这么烂,怎么老师还能觉得自己有潜力呢。

见女儿不信,她继续结合自己过来人的经验说服女儿:
“你的老师数学教得那么好,教了一届又一届,凭她的经验和感觉,应该知道哪个学生有潜力吧,要不她怎么会这样说呢?”
发现女儿心有所动,她赶紧趁热打铁,讲讲老师在学习方面的建议。
就这样,女儿受到极大的鼓励,自信也被激发起来。
著名心理学家贺岭峰分享过女儿的故事。
他被女儿的数学老师叫到学校,劈头盖脸就是一顿批:
“你们家长是不是觉得生完孩子就没啥事了?教育孩子的事全推给我们学校老师啊?

你知不知道你孩子同一道数学题现在已经错第四遍了?你怎么做家长的啊?”
虽然莫名其妙被责问了一通,但回到家,他并没有“如实”讲给女儿听,反倒编一段话安慰女儿。
他告诉女儿老师夸她卷面明显比以前整洁多了,说明态度比以前端正,希望她以后做题要多认真审题、多验算,成绩才能不断提高。
简单两三句话,化解了女儿揣了许久的忐忑和不安。
比起在乎孩子的成绩,我们更需要的是及时给予孩子鼓励。
家长会,是父母和老师一次有效了解孩子学习情况的沟通渠道,它的重点不是去追究孩子为什么考60分,80分或100分。
关键在于,和孩子最密切相关的两个角色,应该如何调动和保持孩子的学习积极性,激励他一往无前。
无数事实已经证明:无论学得好还是一般,那个总被鼓励的孩子,总是表现的更好。
想起之前看过的一个视频:
一个小男孩一蹦一跳走在路上,和妈妈探讨自己长大后的规划。
他说,“如果我将来考上清华或北大呢?”
妈妈温柔地回应道:“那妈妈就很为你骄傲呀!”
说着说着,小男孩话锋一转,问妈妈“那我考上地瓜呢?”
只听见妈妈不假思索接住他的问题,依旧鼓励他:
“如果你把地瓜烤得又香又甜又软又美味的话,我觉得也是可以的,也会为你骄傲的。”
多么智慧的一位母亲啊。
虽然不知道这个小男孩的未来是上清华北大,还是当烤地瓜老板,但妈妈的鼓励,一定会化成他的动力,不断驱使他往更好的前路走去。
好的教育,比起看重孩子一时的成绩,更重要是父母对孩子的认可、表扬和理解。
就像最近再次引发热议的北大女孩王心仪
不管是出身寒门写出激励无数学子的《感谢贫穷》,还是2年前考上北大后毅然选择当兵入伍,都可以看到妈妈一路对她的鼓励和支持。
儿时求学,妈妈告诉她要相信“读书改变命运”,陪她看书,带她在田里干农活,也教她各种生活常识、做人的道理。
穿的衣服太破旧被别人嘲笑,妈妈就耐心安慰她,让她别理会别人的冷嘲热讽,踏实做事就好。
高考填报志愿,她原本学理科,却想报考更喜欢的文学专业,妈妈没有干涉或阻挠,而是双手赞成。
就连第一次报名参军,因体育较弱被刷了下来,妈妈也不忘开导鼓励她:学好本领,报效祖国。
正因为在成长路上,妈妈不断给她正面的激励和肯定,心仪才能不断突破自己,持续成长。
心理学家威廉·杰姆士说过:
“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得到别人欣赏和赞美。”
只有孩子感觉到父母的激励和肯定,对自己充满信心,他才能做得更好。
就像尹建莉的女儿,被那番“老师说你有潜力”的话激励到后,学习有了很大的起色。
即便中间也有没考好的时候,但在父母的肯定下,她心态慢慢放平,踏踏实实地学习。
一段时间后数学学习大有长进,成绩也从全班的中等偏下,变得名列前茅,后来还一举考上了清华。
心理学家贺岭峰的女儿也是,虽然同一道题错了四遍,四年级还考过59分。
但在爸爸平和温柔的鼓励下,她高中时就能在实习的动漫公司独立负责项目,清楚明白自己喜欢什么,擅长什么,以后要往哪条路发展。
如今的她,是一名出色的动漫从业人员。
鼓励,说到底就是接纳孩子眼下的不足,相信孩子有能力去突破自我,变得更好。
在父母的鼓励下滋润长大的孩子,才能唤醒内在的驱动力,不断给自己加油打气,一步步努力向前逆行。
这份“让孩子看到希望”爆发出来的力量,更能指引孩子走在对的人生道路上。
是啊,孩子要的根本不多,只是需要多一些信心和鼓励罢了。
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在父母爱的鼓励下,满怀热情与梦想,大步向前。

作者:知子花,部分图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快速匹配适合您孩子的学校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

立即匹配

家长关注

为你推荐

预约看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