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网

繁体

95后设计院辞职当保安,看见一个残酷真相!

2022-10-13发布于北京

关注


近日,一则“95 后女孩从深圳设计院辞职当保安”的新闻引发大众热议。

 

今年24 岁的江苏女孩蒋雯,第一份工作是建筑设计师,因 " 难以忍受长时间加班 " 选择辞职,选择了 " 解决住宿且薪资不低于设计师 " 的保安工作。


 

据她介绍,建筑设计师的工作任务繁重,加班是常态,每月薪资6000~7000元;

而保安工资和设计师差不多,6000元左右,包住宿,工作时间规律,还不加班。


 

这则新闻颠覆了大多数人的传统认知,因为女孩原来的单位是「深圳某设计院」,是当地小有名气的设计院,在外人看来,是又有前景又体面的工作。


当大家逐渐发现:现在哪儿哪儿都是大学生,送快递、送外卖的、建筑工地、工厂流水线等等,以前都是没有什么文化的人干的事儿,现在怎么哪儿都是大学生。


高学历从事底层工作,引发的是全民心态失衡的焦虑感。大家不禁发出疑问:大学生还值钱吗?


学历正在“贬值


前段时间,#浙大博士送外卖#的新闻也是讨论颇多。

主人公孟伟今年31岁,浙大十佳大学生,直博念浙大博士生,如今却靠兼职送外卖维持生计。

自从兼职送外卖以来,孟伟一直面临争议,有人认为送外卖浪费了他的知识,提出以他的学历有更好的去处,也有人质疑他这样做是为了博眼球。

面对部分人“送外卖是辜负国家培养”的指责时,孟伟道歉:“给浙江大学丢人了,对不起。”

近几年,类似的新闻事件,接连出现在媒体的报道和热搜榜单上。

链家APP上,北京市认证为“双一流大学毕业”的房产中介占比达到4.4%。也就是说,每23个人当中,就有1个是名牌大学的高材生

而在一份杭州余杭区的公示名单中,里边清一色是来自清华、北大的硕士和博士生。

深圳某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有哈佛博士学位,而清北学霸则成了一线城市小学的标配。

“上学造核弹,入职拧螺丝”的事并不少见。这种高学历人才供过于求的现象,其实叫“过度教育”。

50年前,美国的学者弗里曼在《过度教育的美国人》中定义过度教育,指教育回报率下降,教育年限超出工作要求,劳动者从事低于自身技能的工作岗位的现象。

简单点说,就是社会“太卷”,把人挤入一个低于所受教育的位置。

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在显著提高,学位供给的大幅增加,必然会造成学历的贬值。

△1949-2019年全国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和毛入学率,数据来源:教育部


水涨船高,街道办事处主任需要哈佛大学博士学历,清北学霸成了深圳小学老师,连个办公室打字倒水的文员都要985本科学历。

这说明社会就业,正在变得越来越难。阶层上升的通道,正在变得狭窄。

即便是孟伟在在全中国最好院校之一读A+学科,也不得不频频承接低于自己能力的横向项目,在还没熬到能独立生存的时候,依靠送外卖来解燃眉之急。

社会竞争的加剧,上升通道的狭窄,舆论导向的转向,以及大学的内在利益需求,让学历膨胀的趋势在短期内很难逆转。

在传统观念里,人们认为的高学历必须匹配相应的职位,不然就是辜负培养,浪费资源,其实这种想法会催生更多问题。

事实上,学历是一道门槛,但当你跨过这个门槛,就会发现除了学历,你的阅历和历练同样重要。

高学历的“快就业


蒋雯新闻的评论下,多数网友都是觉得太可惜了,也有网友感叹:

拼死拼活,把孩子培养成硕士,最后还是送外卖。
所以说折腾这些干什么,高学历非要去干中学毕业就能干的活……
哎,高学历最后都在送外卖、送快递、跑滴滴。


有父母认为,年轻人应该熬下去,在设计这个岗位上熬下去:

他们朴素的认为,只要坚持这样工作,就可能通过经验的积累逐步获得提升,有“更好的未来”。

多年前,有个著名的“两颗糖”的实验,给一群小孩子一个棉花糖,告诉他们忍耐15分钟不吃,就能拿到另外一个,可以吃两个糖。

然后追踪发现说能够忍住不吃糖的孩子将来事业学习都会更加成功。

这也是我们教育中长期鼓励孩子的,现在努力学习,将来就有“两颗糖”也就是更好的前途和生活。在一个岗位上熬着,将来收入就是会更高。“现在吃苦,将来过好日子。”

但是这个实验还有后续,后来研究人员发现,棉花糖实验在设计上其实是有问题的。

后来重复做实验就发现能够忍住不吃棉花糖的孩子家庭条件往往更好,他不缺这糖,所以忍15分钟没什么问题。

因为家境更好所以自然会在学习事业还有资产上获得更好的成就。

但工作不是实验,年轻人的忍耐也不一定能给他们换来“两颗糖”的。

整体行业下行,所谓的积累经验很可能就是自我安慰。与其寄希望于短时间内产业结构变化,不如像孟伟一样,放下包袱,寻找出路。

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2019年硕士毕业生何成,曾经从专科生一路“逆袭”读研,却在毕业三年后选择了送外卖。
在他看来,“硕士”只是一个名称,不觉得有什么特殊含义,“目前找不到更好工作,倒不如先自己养活自己”。

孟伟后来在视频中回应也称,选择送外卖能赚些快钱,时间相对自由,也是迫不得已的选择。

他的儿子出生10天后得了心肌炎,在ICU住院的两个月时间,一天医药费要2万元。孟伟在保障学业的前提下,只得选择送外卖来支付医药费。

正是因为灵活就业的存在,让不少人度过了工作的“空窗期”、职业的“观望期”,从而获得了更多、更好的发展机会。关键是想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一定要留出思考和规划的时间!
就像选择当保安的蒋雯,对保安这份职业有着清醒的认识,只是她人生中的过渡。目的是赢得自主时间,为将来公考或者从事专业性工作做准备。
拿空间换时间,争取人生更大的可能性。这才是“蒋雯”选择做保安的目的。

“风物长宜放眼量”“快就业”找到的岗位虽然可能不是“最向往的”、不是“最赚钱的”,却可能是最能解燃眉之急的。

更何况,人生需要历练,某种角度上说,诸多经历都可以为未来的漫漫人生积淀一些经验和智慧。

劳动无分贵贱

我们在讨论“95后设计院辞职做保安”的时候,实际上就带了职业偏见去看的,但是这个职业偏见是社会固有认知,大家都有。
中国人习惯将人分为三六九等,同样也自然的将工作分为三六九等。
人与人之间,行业与行业之间,存在着高低贵贱的巨大鸿沟。
否则,北大学生养猪、卖猪肉,清华毕业生当保安、当城管也就不会成为新闻了。
但是劳动无分贵贱。带着刻板印象去看待“高学历低就业”现象,本身也是对学习经历的一种误读,还可能潜藏着对体力劳动者的不尊重。
幸福、成功没有统一的标准,同样是硕士毕业生,有人奋战在科研实验室,有人出入高档写字楼。也有的人,大中午顶着烈日,骑着电动车穿梭在大街小巷。
重要的是,谁也别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人,谁也不应在不了解实情的情况去随意点评甚至指责他人的选择。
年轻人希望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减轻经济压力,薪水是依靠自己的辛勤努力得到自己该得到的。哪里有什么高低贵贱之分呢?

人生从来不是一条直路冲到尾,竞争激烈,选择面变窄的现实,总要去面对,如果再给自己设很多条条框框,只会把前路走得更窄,不被专业门槛和表面功夫所捆绑和定义,且行且精进的人生,其实也挺好。


作者:知子花,部分图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快速匹配适合您孩子的学校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

立即匹配

家长关注

为你推荐

预约看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