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网

繁体

2021泰晤士世界大学排名公布,疫情让中美大学差距缩小

2020-09-05

关注

继QS、US.News和软科最新世界大学排名公布后,泰晤士高等教育也发布了2021年世界大学排名。中国大学世界排名创新高,一些排名中段的中国高校如今的表现已经超过了某些排名中段的美国高校

清华大学今年排名上升了3个名次,位居世界20名,十年来首次跃进世界Top20榜单,也成为亚洲首个进入世界Top20榜单的大学。与2020年排名相比,进入世界Top100榜单的中国大学比去年新增了3所,并且中国大学的整体排名有所上升。

虽然一些美国高校在排名上有所下降,但美国高校几乎年年都“霸占”前20的位置,英国牛津大学更是连续5年保持住世界第一的位置。从2011年到2021年,美国大学每年都有14-15所高校进入世界前20名单,是美国高等教育的缩影。这些大学包括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加州理工学院、麻省理工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芝加哥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哥伦比亚大学、康奈尔大学、杜克大学、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西北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


▲2021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Top100榜单


疫情对很多美国大学产生了致命的影响,收入减少、入学率下降、教职人员被裁等情况都直接导致了美国大学排名的下降。而中国在疫情防控方面的良好表现,长期的教育投资,使得中国大学有机会缩小与英美大学的差距,虽然这个过程比较漫长。


40年,中国人的赴美留学史

1978年7月某天凌晨3时许,美国总统吉米•卡特接了一通电话。

电话来自北京,总统科学顾问弗兰克•普雷斯博士问了总统一个问题——能不能送中国学生到美国留学

“当然可以。”

“他问能不能派5000人。”(他指邓小平)

“你告诉邓小平,他可以派10万人。”

此后,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涌动着中国人热情、智慧和斗志的留学大潮拍天而起,以不可阻挡的力量向海外世界卷去。


1978-1979:破晓


1978年12月26日晚八九点,52名中年人顺序登上飞机,他们要途经法国巴黎转机去美国留学。

飞机万里西行,满座的中国学者难抑心中兴奋,当时大家对美国就像对月球一样陌生。

这52名公费留学生学成后,悉数回国,成为了各个领域的佼佼者,个人命运的轨迹也因此发生急速转折。


1978年12月26日,首批52名赴美留学人员到达美国


1980-1983:生长


70年代末的中国留学生所学专业主要集中在科技领域,而到了80年代,更多的留学生选择了经济学、企业管理等专业。这种微妙的变化跟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分不开。

52人去美国留学的次年,中美建交。

在金门岛,听到这个消息的27岁台湾陆军连长林正谊在一个夜深人静的晚上,悄悄下水,游了三个小时后到达大陆,随后就读于北京大学经济系,林正谊还给自己改了个名字叫“林毅夫”。

1980年,还在北京大学读大三的22岁青年易纲被派往美国学习经济及管理,初到时,他揣着2美元,一边留学一边靠给学校食堂洗盘子赚生活费。

两年后,林毅夫被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舒尔茨看中,推荐到芝加哥大学学习农业经济;曾睡在易纲上铺的海闻从北大毕业,但没能拿到公费留学,只能考虑自费,他骑着自行车往返于学校与北京图书馆,从北图抄写下美国大学的地址,一封封信寄向美国,最后被加州长滩州立大学录取,成了改革开放后北大“自费出国第一人”。

10多年后,这三个命运轨迹若即若离的海归聚在一起,创立了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也就是后来的国家发展研究院。


1994年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成立初期合影


1984-1991:大潮


80年代的中国依然不富裕,但改革开放无疑给予了人们通向未来的信心。社会大环境在不断改变,国人生活的细枝末节也在悄然变化。

1984年,留学这件事也迎来了大潮,这一年,国家颁布了《国务院关于自费出国留学的暂行规定》,打开了人们自费留学的渠道。中国留学生带着那个年代特有的激情、勇气和梦想去往世界各地。

仅在1985年底,出国留学生的总人数就达到3.8万人,其中自费留学生7000人。在之后的十多年间,这些人中的很多人都回到中国,政界、学界和商界不乏他们的身影,中国未来的新技术、新理念和IT产业等由他们担负支柱


1992-2002:激荡


1992年邓小平南巡后,“终结”了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改革开放新一波的浪潮由南向北,在经济上形成了强烈的号召力。

很多国人从中嗅出了巨大的商机,此后又出现了一波办公司热。

“海归”也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重要部分,与经济加速相对应的,是留学政策的进一步松绑,“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被确立为留学海归政策的指导思想,这一扫80年代末一度对留学政策有所收紧的阴霾,给留学潮又加了一把火。

借助一股股留学潮,有人怀着各种想法赶赴世界各地,也有人正从世界的某个角落匆匆赶来。

1992年之后改革开放进入黄金盛年,互联网这项科学技术正在太平洋彼岸落地,开始商业化,展现其迷人的魅力,中国也正迎接这一股互联网冲击波。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中国互联网大潮中,“海归”们也在这一时期鬼使神差地入局。

尽管各种优秀“海归”或出于梦想,或出于商机选择回国,但这也难以掩盖这一时期中国大量的人才流失,2002年,也就是中国被世界贸易组织接纳的次年,出国与归国人数之比一度达到了6.941,也就是说,每7名中国留学生中仅有1人回国


2003-2018:归来


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发布,坚持“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方针。

与蒸腾上升的综合国力相对应的,就是此阶段滚滚洪流般的留学潮,中国已悄然成为全球最大的留学生输出国之一。

拥有更多选择的学界精英和商界大佬,选择将孩子送出国去,出国留学逐渐呈现出了低龄化的趋势。

2018年,中国出国留学人数突破了60万。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留学生选择了回国。从2003年开始,中国出国与归国人数之比不断缩小,2010年为2.11:1,2015年为1.28:1。

少数人的选择成了多数,近五年来回国人数占到了出国总量的70%。


2020年之后:降温、回温


2020年初,武汉爆发了一种从未见过的病毒,随后开始在全球肆虐。各国往来的交通工具被人为切断,中西方文化差异导致美国疫情不能像中国一样快速得到控制,许多留学生进不来,出不去。

美国总统及政府表现出的种种“特不靠谱”,使得很多有留学计划的家庭开始重新思考留学方针——要不要换留学国家?要不要通过国内2+2项目出国?要不要gap year?疫情后留学的价值会不会大打折扣?

改革开放后的美国留学热潮,在2020年迎来了第一次降温。

疫情加上美国大选两剂“药量”的副作用,在中国人身上可能会持续1-2年。在这段时间,每个人都在不停观望、等待,观望未来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关系,等待“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但从大环境下看美国留学,回温是一定的,可能五年,三年,甚至更短。


时代车轮滚滚向前,留学的历史不断变化,不变的,是千万万万个奋力奔跑的人。


真正的梦就是现实的彼岸。

Real dream is the other shore of reality.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快速匹配适合您孩子的学校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

立即匹配

家长关注

为你推荐

预约看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