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网

繁体

学习传统文化不必恢复“跪拜”

2020-12-25

关注

点击上方蓝色字“王营说教育”关注公众号!

学习传统文化不必恢复“跪拜”


王营


前几天,在北京参加了一个“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专题培训班,一位校长在介绍他们学校经验时,用视频播放了这样一个场景:开学典礼上,教师面对学生端坐,家长站立学生身旁,全体新生在司仪的主持下,齐刷刷地跪倒在操场上,向老师行“三拜九叩”的大礼。据这位校长介绍说,不仅开学典礼,教师节、学生过生日、家长会都要举行这样的仪式。许多校长看后纷纷表示:太夸张了吧!难道“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就是全盘恢复古代的礼仪?

“跪拜”做为一种封建礼仪早在1912年辛亥革命时期就已经废止,却又在如今这一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里重新上演,让人觉得有点可笑。令人深思的是,还有专家学者还为这种行为辩护,说什么“中国传统礼仪中,跪拜礼是表示特别敬意的一种方式,对某些特别崇敬的人使用这一礼节是可以的。”难道学生对老师表达特别的敬意就必须要“跪拜”吗?

不可否认,尊师重教是中华传统美德。教师为了教好学生,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默默无闻,呕心沥血,无私奉献,作为学生和家长理应对老师充满感激、感恩之心,也应当对老师表达由衷的敬意,这是人之常情。但是,对老师表达敬意的方式很多,可以是一句温馨的祝福,也可以是一个表达学生爱心的小礼物,甚至可以帮助教师做点力所能及的工作,为他们排忧解难,何必非要让学生行“跪拜”礼?况且,很多老师也难以承受这一“跪拜”之重,老师最大的愿望不是让学生给自己磕几个头,是希望自己的学生将来成名、成才,有所作为,可以说,学生对老师表达敬意的最好方式是好好学习,天天进步,全面发展,立志成才,将来不辜负老师的希望。

“跪拜”做为一种封建性糟粕也反映出师生人格的不平等。学生尊敬老师是应该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生在人格上比教师低人一等。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尊重学生的人格,把学生当成一个完整的人,这是教育民主化的必然选择,然而学生的这一“跪”,实际上把教师置身于一个高高在上的“权威”地位,意味着学生必须绝对服从老师的管理,但这一“服从”也可能是一种心口不一的“假服从”。因为今天的学生已经不像封建时代那样,可以“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他们生长一个开放的社会环境中,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面的扩展,这一“权威”地位将伴随着他们自我意识的觉醒而逐渐淡出,到那时,想一想小时候对老师的这一“跪”,会觉得非常可笑。


由此可见,继承优秀中华传统文化不在于全盘恢复古代的繁文缛节,而在于吸收传统文化中的精神营养,融合时代精神,塑造青少年健全的道德人格。正如孔子所说:“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灾及其身也”(《中庸》)。“眉毛胡子一把抓”,言必称古,不加选择的照搬照抄古代各种礼仪,是对学生不负责任,也是对传统文化不负责任。

本文选自于作者新浪博客,已关联!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快速匹配适合您孩子的学校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

立即匹配

家长关注

为你推荐

预约看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