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网

繁体

家庭不是孩子的“附属学校”

2021-11-18

关注

11月5日-7日,两场教育领域的论坛相继在上海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举行。专家学者们就长三角领域政策、学生、家长、教师、师范生、国际比较等多个层面,对“双减”背景下的教育变革现状分享学术研究成果。在11月6日的第19届上海国际课程论坛上,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高德胜教授以孩子做作业太晚为引子,创造性地从伦理视角审视了家庭作业。

“孩子通过家庭作业,把学校背回了家庭,打破了学校和家庭之间的边界。可以说,每个家庭都是一个‘附属学校’。”高德胜总结,各方亟需对家庭作业正本清源,重新定位各个空间和角色在教育关系中的位置,并加强相关研究、破解困局。对此,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专家,教育部家庭教育指导专委会副主任委员、首师大特聘教授孙云晓也曾指出,现在的家庭教育、家校合作存在一个很大的偏差,即家庭教育学校化、家庭教育知识化。

家庭不是孩子的“附属学校”,家庭教育的本质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正确的人生观、健康的人格,发展孩子的个性特长,为孩子一生的幸福打下坚实的根基。把家庭沦为孩子的“附属学校”,把本该由学校承担的教育责任转嫁到家长身上,模糊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边界,由此给孩子带来了学习和心理上的双重压力。笔者认为,家庭教育不是学校教育的附庸和延伸,家庭也不是孩子的“附属学校”,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家长要认真履行以下三方面的责任:

把培养孩子的好思想、好品行、好习惯作为家庭教育的首要目标。孙云晓认为:家庭是生活的组织,生活是教育的源泉。家校合作不应只有知识教育,还可以有很多积极的方面,比如追求立德树人,追求五育并举等。家庭是以生活为依托的,家庭教育的本质是生活教育。一个人既需要知识教育,也非常需要生活教育。

家庭不同于学校,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不应把目光只盯在孩子的分数上,要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孩子拥有“好思想”,这是孩子的立身之本;要教育孩子遵纪守法、尊老爱幼、诚实守信、助人为乐、热爱劳动,让孩子拥有“好行为”,这是孩子的做人之基;同时,要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学习习惯、思维习惯等,让孩子拥有“好习惯”,这是孩子将来事业成功的法码。

好思想、好品行、好习惯是生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孩子成人、成才的基础,是孩子将来在社会上立足的通行证,也是促进孩子更好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前提和保证,理应成为家庭教育的首要目标。孩子具备了这些好思想、好行为、好习惯,长大以后就会成为一个乐观向上的人,一人受人欢迎的人,一个意志坚定、不断进取的人,这样的孩子无论在学业上,还是在将来的事业上,都会积极努力,奋发向上。

寻找孩子的长处,促进孩子发展个性特长。对孩子学业期望值过高,是家长焦虑重重、把家庭变成孩子“附属学校”的主要原因。日常生活中,许多家长要么拿自己的事业成功或失败的经验激励孩子,要么盲目攀比“别人家的孩子”,总希望孩子一飞冲天,顺利考入清华、北大,成为人中龙凤。过高的期望值不但加重了孩子的学习负担,也加重了孩子的心理负担,最终导致孩子怀疑人生,失去学习的信心。

美国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每个人都同时拥有相对独立的八种智能,即语言智能、节奏智能、数理智能、空间智能、动觉智能、自省智能、交流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八种智能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形式组合,使每一个人的智能各具特点。有的人语言智能强,适合于从事作家、记者等职业;有的人节奏智能强,适合于从事作曲、演奏、歌唱等方面的职业;有的人数理智能强,天生喜欢运算和推理,则适合于从事科学研究等方面的职业……

事实证明,由于孩子的先天秉赋和外部教育环境的不同,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考上北大、清华,更不可能所有的孩子将来都成为科学家、顶尖人才。除了极少数学生因先天智力低下外,大部分智力正常的儿童只要进行科学的教育和引导,几乎都能找到适合自身的特长,并通过努力,在某些方面取得令人满意的成就。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理性设置对孩子的学业期望值,鼓励孩子充分发挥自身特长。

有一个男孩儿,多年来一直是班里的差生,他非常希望能向那些成绩好的同学看齐,一度也非常刻苦,但成绩就是上不去。从小学到中学,因为成绩实在太糟糕,他被不同的学校像皮球一样踢来踢去。经过父母的多次恳求,一家很差的学校才勉强同意招收他。

他的自尊心受到极大的打击,终于有一天,他问父亲:“我是不是很笨?”父亲说:“当然不是。”“那为什么无论我如何努力也赶不上其他同学?”父亲无语,只是慈爱地摸摸他的头。父亲心里清楚,儿子一点也不笨,只是天生对文字类的东西很迟钝,导致患有学习障碍。但又如何跟儿子解释呢?

男孩开始变得越来越自闭,平常总爱在自己的小屋内,不与外界接触。有一天,父亲发现他的床头铺满一张张图画,很是好奇,翻开看看,顿时哭笑不得。原来,儿子把在学校所受的委屈和打击全发泄在画纸上,画里有他的老师被西瓜滑倒,同学被马蜂狂追……,看着看着,父亲突然眼前一亮,然后把散乱在床头的画一张张叠好,用夹子夹整齐。

男孩儿的成绩依然很差,父母经常被老师叫去训斥。但是父亲从来没有训斥过儿子,任由他躲在自己的世界里自由自在地画画。由于担心儿子孤独,还特地买了一只宠物猫送给他。时间长了,男孩儿反而觉得奇怪,问父亲:“是不是你也对我彻底丧失了信心,决定不管不问?”父亲沉默良久,说:“周末我带你到动物园玩玩吧。”

那天,动物园里游人如织,很多人都围着铁笼欣赏一只威猛的老虎。父亲也带着儿子走了过去。这期间,父亲回答了儿子的问题。回来后,男孩儿心情很好,从此专心致志地把漫画当做一生的追求。25岁那年,他成为漫画界炙手可热的人物,《双响炮》、《涩女郞》等作品红遍东南亚。他就是朱德庸。

多年后,他到大学演讲,提到了小时候在动物园父亲讲的那段话:“人和动物一样,都有各自不同的天赋。考虑强壮,善于奔跑;猫则温顺、灵敏,虽然不能像老虎那样威风和霸气,但也具备老虎不具备的天赋与本能,它能上树,能抓老鼠。人们都希望成为老虎,而这其中有很多是猫,久而久之,变成了一批烂老虎。儿子,你天生对文字迟钝,但对图画却非常敏感,为什么放着优秀的猫不当,而偏要当很烂的老虎呢?我不希望你成为一只烂老虎,我相信你一定能成为一只好猫!”

每个孩子都是无法复制的孤本,都是一颗等待唤醒的种子。教育是慢的艺术,不能“拔苗助长”,需要“静待花开”,家长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要低估自家孩子的潜能,家庭教育就是要唤醒每个孩子无限的发展可能。作为家长,如果有一天孩子因特长找到了自信,激发了兴趣,唤醒了孩子沉睡的创造潜能,孩子定会给你一个意想不到的收获和惊喜。

培养孩子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抗挫折能力。“争第一、考名牌”也是把家庭变成了孩子“附属学校”的原因之一。有的家长总是想着比赛、竞争、超越,总是想着让孩子赢,却很少教孩子坦然面对失败。殊不知,只有那些既能赢得起、又能输得起、心理素质过硬的孩子才能赢得美好的未来。人生处处充满博弈,输赢无常,无论多么优秀的孩子也不可能考总考第一,更不可能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如果家长不希望孩子将来面对困难和挫折时抑郁,甚至做出极端行为,就要从小教会孩子正确认识输赢,坦然面对考试失利和生活中的挫折,学会独立生活,培养孩子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前段时间,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2017届博士毕业生黄国平的论文“致谢”信在网络上走红。他回顾了自己从山坳穷学生到计算机博士的艰辛历程,说自己曾多次因现实压力快扛不下去了,最终因“把书念下去,然后走出去,不枉活一世”的信念而坚持下来。出身寒门,家人离世,光脚上课,生活的苦难曾一次次击打他,但都没有击退他读书的愿望。他的这封感谢信写得很豁达,格局也很大,即使经历了种种磨难,但他仍然怀着最朴素最简单的梦想,咬牙坚持,最终将理想变成了现实。如果每一个孩子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都拥有这种坚定的信念和钢铁般的意志,将来何愁学业和事业无成?

不可否认,让孩子考出漂亮的成绩、升入理想的大学,这是良好的家庭教育的重要成果,但不是家庭教育的全部。如果家长把“好教育”标准仅仅局限在孩子的考试的高分数上,把家庭变成了孩子的“附属学校”,忽视了孩子的全面发展和健康人格培养,那就一定不是“好教育”,甚至离“好教育”的标准越来越远,最终会“竹篮打水一场空”。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基督教家庭服务中心杨蔡慧娴纪念幼稚园

课程设置:香港课程

学费区间:11825港币/年

快速匹配适合您孩子的学校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

立即匹配

家长关注

为你推荐

预约看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