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网

繁体

家长可以参与学校管理,但不等于代替教师工作

2021-05-31

关注


家长可以参与学校管理,但不等于代替教师工作

王营


近日,某地有学生家长到县教育局纪委反映,孩子所在学校初三年级让家长轮流代替老师进行监考、自习课值班,有的家庭父母没空,甚至由爷爷奶奶披挂上阵。这一做法在家长中引起不小争议。对于这样的安排,校方的解释是“家委会的决定”。

学校同时认为,家长走进校园适当参与学校管理,既能体验老师工作的辛苦,又能了解到孩子的学习情况,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教师工作的压力,是“一举三得”之举。

笔者认为,这样的“一举三得”,模糊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界限,效果不一定好。首先,给部分家庭带来了巨大压力,尤其是双职工家庭,其中一方不得不请假参与学校监考,有些家庭甚至爷爷奶奶亲自上阵,而学校却当起了甩手掌柜。其次,就学生学习而言,让家长代替看管自习,任课教师就不能及时了解学生当天学习情况,不能解答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这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

面对家长的质疑,学校拿出“家长会决定”这一挡箭牌,表面上看似乎与学校无关,可是仅凭家委会的一次研究、一纸决定,就把校方的教育责任轻易转嫁到家长身上,显然不符合情理,也有违家委会设立的初衷。

重视家长在孩子教育和成长过程中的作用,引导家长参与到学校管理中来,这是现代学校制度提出的新要求,只不过这种参与必须符合家长自愿的原则。国外学校也有类似的“家委会”,但这一组织成立的目的,是增进学校与家长之间的沟通,搭建起意见交换、信息沟通的桥梁。如果家长只剩下被学校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义务,对教学活动和有关举措缺乏有效的知情权、监督权和建议权,就无法实现学校教育的良性发展。

学校教育当然需要家长的参与,但参与的形式不是统一要求,也不能随意绑架家长们的意志。我县另一所中学近几年来开展的“家长课堂开放日”活动,让家长参与学校教学管理,就取得了良好效果。所谓“家长课堂开放日”,是指学校每周拿出一天时间,邀请两、三个家长自愿到孩子所在班级听课、与任课教师和班主任交流。家长可以根据自已的工作情况,每学期主动申请一到两次听课的机会,由班主任统筹安排,此举既尊重了家长的意愿,又能听课后与班主任或任课教师交流学生的在校表现,深受学生家长欢迎。由此可见,家长参与学校管理不等于代替教师的工作,而是当好学管理的参谋者和建议者,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家长委员会”作为联系学校和家长的桥梁和纽带,要广泛收集来自于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帮助学校改进工作,同时学校在作出每项重大决定前要征求大多数家长的意见。

二是办好家长学校,开展家长教育。家委会要通过家长会、家庭教育讲座等活动,让家长们学习家教新理念,促其自我成长、团队成长、伙伴成长,共同进步。

三是参与课程建设。家长是学校重要的课程资源,一些讲座、短期课程、实践课程,在家长自愿的基础上,可以由家长承担。

曾经不断有人呼吁给孩子减负、给教育减负,如今看来,也需要给家长们“减负”。要明确厘清现代教育中家长和学校各自承担的职责,桥归桥,路归路,该学校承担的职责不能推诿给家长,更不能打着“参与学校管理”的名义,弱化学校的管理和引导职能。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快速匹配适合您孩子的学校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

立即匹配

家长关注

为你推荐

预约看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