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网

繁体

重点高中“指标到校”的利与弊

2022-07-14

关注

01
中考结束,高中招生开始。
毋庸讳言,考上重点高中是所有中考生和家长的最大心愿。
而当前中考的“指标到校”政策,规定高中要将一定比例的招生指标分配给各初中,而且这一比例最终将达到100%,一直是人们议论的焦点。
因为指标到校,使得各学校的中考录取分数有高有低,一些教育质量好的学校,有些学生可能分数较高也考不上重点高中。
而一些薄弱学校的学生,则可能会以较低的分数考上重点高中。
“指标到校”到底是利是弊?本文专门讨论一下这个问题。
02
个人觉得,重点高中“指标到校”是有诸多好处的。
一是有利于教育公平。
虽然我们这些年致力于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均衡发展,但不论怎样均衡教育资源,都难以做到完全一致,总会有强有弱。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各种原因,各学校间、各家庭间的教育资源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也很难消除。
“指标到校”可以最限度地抵消教育资源不均衡带来的影响,使得教育薄弱地区的优秀学生同样有机会进入重点高中,这是好事。
二是能够减轻学生负担。
虽然现在义务教育阶段不允许比拼升学率,但需求决定了社会上对初中的办学质量评价,升学率仍然是唯一的金标准。
而各学校间的竞争,最后的压力都会落到学生头上,造成学生学习负担的加重。
“指标到校”后,学校升入重点高中的名额是固定的,校际间的竞争不复存在,各学校失去了以升学率彰显办学水平的动力。
这样,学生的学习压力自然也就大大减轻。
三是可以让重点高中招收到更优秀的生源。
一般来讲,一个地区总会有一所初中一家独大,学生成绩远远领先于其他学校。
在那里,学校的管理严格,软硬件条件优秀,老师的教学经验丰富,成绩中上的学生就可以升入重点高中。
笔者所在的地区,就有这样的学校。
但本地重点高中的校长也说过一个有意思的现象,那所最好的初中哪年的中考成绩突出,三年后该高中的高考成绩就越差。
因为学生们在初中经过了严格的管理后出了成绩,部分学生到高中后会显得后劲不足,相反,一些薄弱校的学生虽然入学成绩稍低,但潜力更大。
我们打个比方就明白了,一批平时只是上体育课的学生,和一批天天坚持训练的学生,后者的运动成绩肯定较好。
但大家在一起集训后,那些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学生,可能成绩提升得更快。
“指标到校”可以把一些在薄弱学校未经充分“开发”的学生选拔进重点高中,这部分学生,比经过充分努力勉强考入重点高中学生更有潜力可挖。
03
当然,凡事有利就有弊,“指标到校”也有一定的弊端。
一是有违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长期以来,以高考、中考为代表的选拔性考试,一直都在坚持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这也成为了人们的共识。
现在,一些学校的学生分数考得高却上不了重点高中,另一所学校的学生分数低却能考上,打破了人们惯常的认知,让人不容易接受。
说实话,对于部分通过努力取得了好成绩却不能上重点高中的学生而言,确实有些不公平。
二是可能带来“中考移民”现象。
高考移民我们都知道,一些有条件的家庭,把孩子的户口弄到教育薄弱省区,让孩子在优质高中读书,去薄弱地区考试,能够取得巨大优势。
“指标到校”会不会迎来“中考移民”?一些有能量的家长会不会把孩子的学籍弄到薄弱学校,去挤占薄弱学校的名额?
这不是没有可能。
三是可能使部分劣质生源升入重点高中。
诚然,如前所述,薄弱学校的优等生潜力更大,但如果学校的教育质量非常差,或者生源的条件并不好,学生的分数远低其他学校,仅仅靠指标升入高中,也算不上优质生源。
对学生本人来讲,也可能会因为跟不上学习进度而丧失学习兴趣。
04
打个不知道是不是恰当的比方,高中招生的“指标到校”,有些像高考的分省区招生。
在某一所学校,实际上仍然在遵循着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而且,为了避免上面的那些弊端,在制度层面一般也有相应的设计。
比如,指标的分配并不是严格按学生人数统一规定比例,而是会考虑生源素质、办学水平等诸多因素。
而且,虽然指标到校,但录取时也会有一个最低分数线,低于这个分数,有指标也不能录取,这样就保证了素质较低的生源不会因为政策原因升入重点高中。
而通过“人籍合一”的规定,要求学生必须在学籍校就读,也能够杜绝“中考移民”的产生。
总的来说,“指标到校”是利大于弊的,应该会成为中考招生的趋势。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快速匹配适合您孩子的学校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

立即匹配

家长关注

为你推荐

预约看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