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网

繁体

校本教研重在提升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

2022-06-21

关注

众所周知,校本教研是提高教师专业化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有力抓手。近期,在学校调研时发现,有的学校校本教研徒有其形:要么以备课组为单位,同年级教师碰一碰,按单元分配备课任务;要么教研组长将同科教师集合起来,传达学校指示精神,或者学习一篇教学杂志上的文章。

这样的校本教研封闭僵化,没有现场、没有案例、没有讨论、没有反思,从书本到书本,只是应付学校检查而已,对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并无多大益处。校本教研应以校为本,立足课堂,引导教师听、看、思,积累教学经验,稳步提高教学和研究能力。

孔子在《论语》中有这样的论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大意是:有一种人什么都不懂却在那里凭空创造,我绝对不做这样的事。多听,选择其中好的来学习;多看,然后记在心里,这就是获取知识的顺序。闭门造车的校本教研就相当于凭空创造,难以实现提高教师教育智慧和专业能力的目的。

在这段话中,孔子也指出了两条提高教学能力的途径:“多闻”“多听”。

“多闻”,指听别人谈话。听别人谈话,先不要急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待听明白后,再通过过滤、筛选和分析,取其精华,并吸收、利用。校本教研应当让教师各抒己见,真正“研”起来,让每个人在听取他人意见的过程中,择善而从,不断提升自己。

“多见”,指多读书、多观察、多思考,将间接经验转化为直接经验。校本教研不能搞一言堂,要引导教师对教学现象进行反思,并将反思作为校本教研的一种重要形式,促使其转化为教师的自觉行动。

美国教育家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经验+反思。这个公式反映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客观规律。经验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资源,但没有反思的经验是封闭的、僵化的、有局限性的。

很多名师的成长经历也印证了这一点。在参加公开课或教研活动时,无论是课前的教学设计,还是课后的评课,都会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和建议,博采众长。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善于总结和反思,不仅反思自己教学中的得与失,也经常通过听课、评课等活动,反思别人教学中的得与失。

由此可见,校本教研不能只走形式,要以促进教师对自己或他人教学经验的反思为目的,以对教学现场和教学案例的研究为重点,加强主题性、系列性设计,引导教师多看、多听、多思,不断提升专业能力。

(作者王营,蒲公英评论特约评论员。此为蒲公英评论网站首发作品,转载请务必标注来源,违者必究。)


声明: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香港东涌天主教学校

课程设置:香港DSE课程

学费区间:免费

香港孔教学院大成何郭佩珍中学

课程设置:香港DSE课程

学费区间:免费

西贡崇真天主教学校

课程设置:香港DSE课程

学费区间:免费

快速匹配适合您孩子的学校

全国500所国际学校大全 / 3分钟匹配5-8所 / 1年名校升学备考托管服务

立即匹配

家长关注

为你推荐

预约看校

提交